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被认为极可能是导致广州地区非典型肺炎爆发流行的重要病原,而且初步结果显示,该病毒与香港分离出的病毒高度同源。
不过,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专家钟南山及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专家都一致认为,两地病原的高度同源并不能证明此次非典型肺炎是广东传到香港或者香港传到广东
,因为要真正弄清传播源头需要大量调查和数据证明。
另据香港专家透露,“非典”有效疫苗最快要等三五年。
寻找病毒“屡败屡战”
昨天,广州市科技局、卫生局和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联合举行发布会指出,广州地区非典型肺炎疫情已经得到有效遏止,病原体课题研究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据与会的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教授管轶介绍,对病原的寻找他们经历了一个漫长波折的过程,可以说是“屡败屡战”。
他说,病原的调查是从2月中旬开始的,由于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会是什么病毒,所以只能凭经验摸索。
他们曾经在病人呼吸道分泌物中发现了多种病毒,包括腺病毒、甲三型流感病毒、细菌等等。
到最后他们发现了一种病毒,显微镜下该病毒有放射状突出物,形状很像冠状病毒。
于是他们开始基因测序工作,但又发现新发现的病毒与已知三大组别的冠状病毒都不一样,因此他们相信该病毒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
有效疫苗要等三五年
“我们今天发现的仅仅是一个初步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对非典型肺炎防治来说是刚刚起步,以后的路还很长。
”钟南山客观地说,紧接下来要做5方面的工作,包括病毒基因序列的分析;更多血清样本的证实;各个地区(国家)重复并分离病毒以证明是否同一病原;进一步探讨病毒源头,究竟是人还是动物,做动物的接种工作;制备相应疫苗。
在被问及何时才能生产出有效的疫苗对抗非典型肺炎时,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代表说,由于疫苗诞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要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三期实验,所以保守估计最快都要等三五年。
死亡率低至3.5%
据钟院士介绍,广州地区救治非典型肺炎病人过程中,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该病的死亡率仅为3.5%,在广医附属一院病人出院率是92.1%。
他还公开了临床经验———重视三个组(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的信息交流;对不同时期的非典型肺炎病人分别采取中西结合治疗、大剂量皮质激素治疗、无创通气等手段。
(日京/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