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究竟是什么?有作家概括为:人之生态也。即机体与灭生因素斗争之过程。生存、成长、成熟,我胜病害也;伤残、衰废、死亡,病害竞我也。
从来没有人主动要求来到这个世界,可见每个人的诞生是被动的,但选择如何生活却是主动的。阿德勒因此表示:“没有一个人是住在客观的世界里,我们都居住在一个各自赋予其意义的主观世界。”
澳瑞森 • 梅伦则说:“人类心灵深处,有许多沉睡的力量;唤醒这些人们从未梦想过的力量,巧妙运用,便能彻底改变一生。”荣格表示:“你没有觉察到的事,就会变成你的命运。”
一个真正活得通透的人,一定是洞穿人生真相的人。本期推文,特别分享8个人生真相,或许会帮你穿透人生的迷雾,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
无知者们是不自由的
因为他们要面对的是
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
▼
NO.1 人生第一要务,不是追求幸福,而是寻求意义
在回顾与幸福有关的文献时,桑娅•吕波密斯基、谢尔登和戴维•施卡德都认为:“人类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 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获得幸福的行动。”
在这三个因素中,基因是先天决定的,外部环境也是我们无法完全掌控的,唯有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是个人可以通过行为和练习,拥有决策力量的。心理学家甚至认为,这个因素是增强幸福感的最大因素。
那何谓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呢?
哲学家威廉•施密德认为,幸福有三重层层递进的层次:第一重是‘运气’,人的诞生就源于偶然的幸运,‘运气’好的人可能有好的父母;第二重是快乐,内心感到平和幸福;第三重是充实,这是最高层次的幸福。这让你正在度过有意义的一生。
施密德因此表示:生活总是有幸福和不幸福的部分,而幸福也并非人生的第一要务,追求生活的意义才是。歌德也曾说过:“谁要是生来就具备某种才能,而又为此而生活,那他就由此找到最美好的人生。”
未经审视的人生是无意义的,无意义的人生必定是不幸福的人生,生活的价值在于寻求意义感。人在寻找幸福,其实是在寻找意义,幸福只不过是被选中代替意义而已。意义是人生的基础,有意义的地方就有幸福。
而由快感到快乐,再到更高层的充实,是逐层递进的三重意义的幸福。权力、金钱、声望都是获取幸福的手段,帮助人们增加幸福感的一种工具,而不是人生目标。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
NO.2 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闲暇是最美好的财产
各个时代伟大的精神人物,都把闲暇视为最可宝贵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认为:能够不受阻碍地培养、发挥一个人的突出才能,不管这种才能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人唯独在闲暇时才有幸福可言,恰当地利用闲暇时间是一生做人的基础。”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幸福不仅存在于意义中,还存在于不受干扰的闲暇中。如果有精神追求,拥有内在生命力,却没有闲暇时间发展自己,就会体验到生命的枯竭,感受到焦虑和痛苦。
心理学家将错失幸福的人分为三类:“忙碌奔波型”的人,错以为只有成功本身可以带来快乐,所以感觉不到过程的重要性;“享乐主义型”则错误地认为,只有过程是重要的,只谈享受不谈后果;而“虚无主义型”同时放弃了过程和结果,他们已经对生活麻木无感了。
“忙碌奔波型”是未来的奴隶,“享乐主义型”是现在的奴隶,而“虚无主义型”则是过去的奴隶。
真正能够持续的幸福感,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快乐地努力与奋斗。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地游逛,幸福是向山顶努力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
叔本华总结说:“如果外在的、不被打扰的闲暇,和内在的、伟大的智力禀赋,这两个特殊的条件恰好凑在一起,刚好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那可真是最大的幸运。”
NO.3 教育的目标是先自立,人生要自立后再剥离
人类之所以创办学校,是因为家庭无法教育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孩子。学校是家庭的延伸,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以及适应社会生存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无论是来自父母的教育,还是来自学校的教育,都是为了实现个人的自立。自立的最终目的,在于消除自我。承认我们只是普通人,不从社会序列和他人的价值,而只从真理中寻找自我价值。
简单来说,就是想要解决烦恼,就要意识到我是完整的我,他是完整的他。我只负责把我的事情做好,而他也只负责把他的事情做好。而真理能让我看懂看清看透,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在阿德勒看来,人们遇到最大问题就是,妄图控制自己所不能控制的东西。成长不必背负他人的课题,不必迎合他人的评价。因此,阿德勒说:“你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
教育不是干涉,而是帮助其自立。一个自立的孩子,明白不必畏惧他人的视线,不必在意他人的评价,也不需要寻求他人的认可。尽管去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路。
父母和学校的教育,初始是适应社会的教育,其后是各方面自立的教育。最后,人格自立后,还需要进行第三重自我教育,即对教育的剥离。当最终剥离曾经的教育之后,才算真正成了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NO.4 不要让自己看起来很强,要让自己真正变得很强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看起来很强”是一种“必须比别人更优秀”的虚伪优越感,被称之为“优越情结”,与“自卑情结”相对。
优越情结是为了掩饰自卑情结而产生的,凭借虚假的优越条件表现优越感,以掩饰自卑感的倾向。
一个内心自卑的人,就会陷入自卑和消除自卑的摇摆进步中。为了消除自卑,他们往往拼命制造假象,打造出自己很强大,很不可一世的样子,并往往为了赢得他人的认同,去做违背真心和尊严的事。
这种自卑情节处理不当,就可能陷入虚荣、做作、矫情和造假的负面世界。表现出一种具有假象的优越感,并通过玩弄权利和操纵他人,用以掩盖内心的自卑、焦虑和不安全感。
由自卑情结转入优越情结的人往往容易发怒。这种发怒或愤怒可能只是表面现象,其真正的情况是内心强烈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感。另外,这种发怒可能是用来操纵、控制他人、威逼他人,以显示自己的强大及对他人的控制权利。
具有这种生活风格的人,基于对个人潜能的不适当认识,而力求获得超越他人和驾驭环境的能力。但一个追求优越感的,是不可能真正内心强大的,因为他的优越感更多源于外在比较。真正的强大,从来源自内心的安定。
真正强大的人明白:强大不是为了成为人上人,真正的强大是为了善用个人潜力,突破个人极限,有勇气面对现实。
心态健全的人,不会试图改变对方,而是改变自己。心理强大的人,不以超越别人为目标,只为不断超越自己。因为真正的强大,是不断优于过去的自己。
NO.5 关系是不幸之源,同样也是幸福之源
被称为“依恋理论之母”的玛丽•安斯沃斯,提出过三种截然不同的依恋模式: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能够亲密,能够分离,也能够重聚。而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则呈现出对依恋的漠不关心,似乎有没有父母都能正常生活,但在分离的场景中,他们的心率是加速的。
这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假性独立”,是对创伤的自我保护(防御)。心理学家布莱克曼,在《心灵的面具——101种心灵防御》一书里,也提到这种伪装的强大:不愿意依赖,只懂得硬扛。为了自己脆弱的自尊,而不断和生活正面硬刚。
现在市场上过度吹捧的“独立女性”和“硬汉”,某种意义上就是“假性独立”。
它否认了人具有群体性特质,对归属感和安全感有与生俱来的需要。人类如果不能从群体中寻找安慰,找到回归群体的内在安全,就会始终将群体视为压力来源,自我就永远无法真正新生和强大。
人类在人际关系上的使命,始于课题分离,终于共同体感觉。何谓共同体感觉?那就是把他人看作伙伴,利他利己,感受到群体是自己的力量之源,自己是群体的一部分。
有句老话叫做:人要是没有学会自立,那么将一无所能;如果过于自立,那也将一无所立。
约翰•鲍威尔比在《依恋三部曲》中表示:真正自立的个体,实际上不是我们刻板印象中的那种独立形象。个体自立性的一个基本成分,是在情境需要时能够依赖、信任他人,并且知道自己依赖谁是适当的。
因此,一个健康自立的人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而转换自己的角色:在一个时间点,他可以为他人提供安全的港湾。在另一个时间点,他可以欣然地依赖自己的同伴,从而获取一定的安全感。
NO.6 10%的人生不幸,可以毁掉90%的生活
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很出名的判断,被人们称为“费斯汀格法则”:指的是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换言之,在你的一生中,只有10%的事情你无能为力,而90%的事情都由你自己决定走向。
为了说明这一点,费斯汀格举了一个卡斯汀的例子:卡斯汀早上洗漱时,随手将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被水打湿,就随手拿过去放在餐桌上。儿子在餐桌吃饭时,不小心把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
卡斯汀随后打了儿子,和妻子吵了架,愤怒中冲出家门去公司,发现忘了拿公文包,掉头回家妻子已经出门。打电话让妻子送钥匙,妻子慌张回来时撞翻了路边的水果摊,最后赔钱解决,并最终因早退被扣除当月全勤奖。
卡斯汀因为迟到被上司批评,心情坏到极点,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儿子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在棒球比赛中发挥失常,惨遭淘汰。
根据“费斯汀格法则”,真正影响生活的10%,是手表摔坏这件小事,而后那糟糕的连锁反应,都是由对这件小事的处理而引发的。
慌则乱,急则疲。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人生中有10%的悲剧,我们可能无法控制,但我们能控制的是遇事冷静,不要用10%的意外,摧毁了90%的生活。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人生就不会陷入恶性循环,如果还有智慧规避和减少那10%的悲剧,就非常成功了。
NO.7 无论你以前经历过什么,现在的你都能选择未来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谁都无法否认过往经历对此时此刻的塑造作用。但阿德勒却认为: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
“遗传和心理创伤都不能支配你。无论你以前经历过什么,现在的你都能选择未来。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自己。”
这是阿德勒“目的论”的核心理念:经历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即便是特别糟糕的事。如果你人生的目的是明确的,那么你都会把它当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如果你的目的是成长,那么原生家庭也好,遇到一两个渣男渣女也好,都可以变成人生经验。而如果你的目的是逃避伤害,那么你就会做出错误的归因,对自己得出不好的结论,还授予自己一种自卑懦弱的性格。
因而阿德勒表示:人不是因为某种情感而有了某种行动,而是因为这种行动捏造了情感作为借口。不是情感限制了行动,而是先有了目的,然后自己捏造了情感作为借口。
这和伯纳德•韦纳的“归因理论”相契合,认为采取后续行动的主要动力,源于个人的归因。比如,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可能捏造出讨厌挤公交的情绪;如果你害怕渣男渣女,可能捏造出你不需要爱情的情绪。
人的大脑系统偏感性,习惯对事情进行前后因果关联。但你感情受伤是遇到渣男渣女,这只是浅层归因。如果一个人重复遇到渣男渣女,或者在某方面犯重复的错误,就需要跳出情绪归因,去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直逃避人生的人,会把受过的创伤,当成无法好好处理难题的理由。但所有“我做不到”的说辞,其实只是不想做罢了。致力于过去或者某种原因的时候,不妨想想你的终极目的。
因为,最终是你的目的在塑造你的选择,而不是过去。
NO.8 我们把世界分成黑白,但放眼望去是一片灰
年轻人总觉得世界非黑即白,非对即错,但越是成熟的人越是理解,这个世界本质上是灰色的。这是由人类的本性使然的,也是世界复杂性的体现。
理想让人类追求白,人性难免掺和点黑,最后世界就成了灰色。
人们总是渴望消除黑色和灰色,觉得纯白的世界是理想的世界,但一个文明的现代社会,不是没有恶,而是管控和约束恶。人类历史上最极致的恶,都建立在消除“恶”之上。
打着“善与正义”的名义,消除人性的恶,往往泯灭的只是人性,最终只会干出最没有人性的事,激发出彻头彻尾的恶。所谓“不痴不聋,不做家翁”的包容性,才是世界能够正常良性运转的底层逻辑。
所以冷温度的灰色,其实是世界最本质的底色,意味着在不同力量的胶着之间取得平衡,也意味着一个人具备容纳更多复杂性的能力。
中国人自古至今都讲究的中庸之道,其实就是一种灰色智慧。孔子曰:无过无不及,过犹不及。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些都是灰色智慧的体现。
如果一个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很多,不能理解的东西也很多,就会给自己竖立越来越的城墙。当城墙太多时,不是迷宫即是牢笼。智者理解世界的颜色,更是懂得用灰度定律应对不确定性。
我们如何应对这个世界,取决于我们拥有多少智慧。不过,懂得再多智慧,都不及认识真理。真理是最通透的,能穿越任何智慧。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寻到真理,尝到真理的味道。
Reference
1. 理查德·格里格|《心理学与生活》
2. 基思·斯坦诺维奇 |《这才是心理学》
3. 戴维·迈尔斯 |《心理学》
4. 米歇尔·N.希奥塔|《情绪心理学》
5. 马修•H.奥尔森 B.R.赫根汉 |《人格心理学入门》
6. 吉尔•海森 |《高情商与情绪控制力》
7. 大卫•范德 |《人格心理学:人与人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