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宣布,将从普林斯顿大学辞职,加盟深圳医学科学院。
科研生涯一直在清华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两所母校打转的颜宁,“二次回国”的目的地选择了深圳一所“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
在演讲中,颜宁提到,就在5年前的2017年11月1日,她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实验室正式开始运行。颜宁表示,她已经向普林斯顿大学递交了辞职申请,为实验室的现有成员做了妥善的安排,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全职回国。颜宁还现场招兵买马,在ppt中放出了人才招聘邮箱。
对于这一消息,深圳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首届深圳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卢洪洲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早就知道此事。“这确实是件大事,也酝酿了很长时间。”
曾是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
颜宁从基础研究到打造平台
颜宁现年45岁,2000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此后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师从施一公,2004年获博士学位,后留在该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7年10月,不满30岁的颜宁回到母校清华大学,组建实验室,成为清华大学医学院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17年5月,颜宁又接受母校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受聘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201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21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红星新闻记者看到,普林斯顿大学官网上,目前颜宁仍还是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颜宁主要从事与疾病相关的重要膜转运蛋白、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工作机理及膜蛋白调控胆固醇代谢通路的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带领研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研成果。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被誉为“攻克了50年不解难题”。2009年以来,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最有影响力的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了19篇论文,其中两篇被《科学》“年度十大进展”引用。获评“中国科学之星”“影响中国2017年度科学人物”、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
“没有基础就没有创新。”在谈到深圳医学科学院的建立意义时,卢洪洲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该医科院能够一定程度上补足深圳医疗科技事业基础研究的短板。
颜宁在演讲中表示,深圳医学科学院是一所集科研转化、学生培养、经费资助等若干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她表示,她已经走过了吸纳学习、证明自己的阶段,人生的第三阶段,她想把自己的所学所感传递、帮助、扶持更多人,去打造一方平台,支持更多优秀的学者做出真正原创性的突破,同时探索科研成果转化的合理机制。
这意味着,长期从事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并无丰富行政工作经验的颜宁,将要领导临床、转化和产业化等工作,推动科研模式创新。红星新闻记者还注意到,深圳医学科学院的英文命名中包含“转化”。
对此,颜宁在演讲中用一个自己的实验室和药企合作探索药物机制的例子表示,基础研究与药和医密不可分,她的实验室与世界著名药企有紧密合作,这是现代制药业的一个大趋势,而“从病床到实验室,再到制药公司,再回到病床,打通这个端到端的顺畅联系,也正是深圳医科院的一个重要使命。”
“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
深圳为何吸引到颜宁?
颜宁在演讲中说,深圳年轻朝气蓬勃,有无限可能,是梦想之都。她表示,最开始对深圳也是有顾虑的,但是当她真正来到这里时,看到了深圳宜居的那一面。
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卢洪洲谈到深圳为什么能够吸引众多人才时也提出了“梦想平台、人才高地、创新中心”三个要素,他认为创新的氛围和政府的支持是深圳对人才最大的吸引力,也是促使他选择前来发展的重要原因。
据介绍,深圳市医学科学院选址于坪山区,这也是深圳国家高新区坪山园区、深圳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所在地。
值得注意的是,颜宁要加入的并不是医学院,而是医学科学院;一座城市要建一家医科院,是极为罕见的。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点名”要求建设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2021年3月,深圳市政府正式印发《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方案》(下称《方案》),“全新机制”初露端倪。
根据《方案》,深圳医学科学院由市政府设立,登记为市政府举办的事业单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是深圳医学科学院的决策机构,院长是深圳医学科学院的法定代表人,面向全球招聘,由理事会聘任,实行任期制,全面主持深圳医学科学院的工作。副院长由理事会根据院长提名聘任。资金来源由政府专项资助、社会资助、转化收益三部分组成。
深圳卫健委发布的消息称,深圳市医学科学院的运作非常灵活,不定编制、不定级别,自主设岗,遵循理事会治理、学术自治原则,学术委员会是院内最高学术机构,尊重科研人才的稀缺性,实行市场化薪酬、社会化用人,有点像“企业化”运作。
根据《方案》,深圳医学科学院按照“边建设,边运行”模式推进,计划2025年建成,其中,筹建期(2020-2021年)启动院长遴选工作,并启动临床研究医院改建项目。
根据发展目标,深圳要打造以深圳医学科学院为中枢和桥梁的深圳医学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和以深圳医学科学院为核心引擎的粤港澳大湾区医学科技协同创新体。到本世纪中叶,深圳医学科学院要成为全球著名医学研究机构。
《方案》提出,深圳医学科学院主要任务是建成“四平台一智库”,将探索六大创新机制。深圳医学科学院将聚焦解决“以健康为中心”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初期重点聚焦重大疾病防治、国际前沿医疗技术、可持续发展健康研究三大领域,主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临床及转化研究、公共卫生研究,推动研究转化、工程化及产业化全链条创新。
颜宁回国消息刷爆舆论场背后:不是来抢饭碗的,而是做大蛋糕
从清华大学赴美任教5年后,45岁的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宣布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以全职身份协助深圳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
消息一出,引发舆论强烈关注。其中,微信公众号“深圳发布”11月1日下午专门推送了一则《科学家颜宁拟全职归国,加盟深圳》,微信公众号“深圳卫健委”转发消息时配图“老板看到她:人才;转头看看我:裁人”,迅速成为“10w+”。有网友表示,“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欢迎你!”
这名科学家在2007年受聘于清华大学,担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17年受聘于普林斯顿大学,成为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在11月1日的2022年度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颜宁以《归去来兮》为主题进行演讲。她表示,“我想,经过了过去几十年的积累,现在的我终于比较有信心主动的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那就是去打造一方平台,去支持更多优秀的学者,应对人类面对的各种健康威胁,挑战生物医学的难题,做出真正原创性的突破,回馈社会。而就在此时,深圳向我伸出了橄榄枝,简直是一拍即合,我又一次强烈感受到了那种向着梦想努力的兴奋和愉悦。”
她还提到,借着人才论坛的机会,向大家送上一份来自深圳医学科学院的邀请函,欢迎大家与我们一起打造生物医药的深圳。
此前,深圳市政府公报印发的《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方案》透露,深圳医学科学院将按照全新机制的要求,主要建设“四平台一智库”,力争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全球著名医学研究机构。
上述方案提出,深圳医学科学院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以深圳医学科学院为中枢和桥梁的深圳医学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基本建成,部分重点领域研究取得进展,针对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的防治技术获得阶段性突破;到2035年,在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制度安排、规则对接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到本世纪中叶,深圳医学科学院成为全球著名医学研究机构,粤港澳大湾区医学科学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全球卓著。
另据深圳市卫健委文章介绍,深圳医学科学院绝不是来抢饭碗的,相反,要帮助大家把蛋糕做得越来越大。
“深圳医学科学院不是要跟其它高校和研究院所抢资源,抢人才,而是要成为一个协同创新的机构,通过项目和资金为纽带,把这些院校和研究院所连接起来,为他们的临床研究及转化提供服务。”深圳市卫健委科教处处长周丽萍表示。
目前,国内存在医学科技资源配置分散的问题,“多头管理”,多部门重复投入,彼此缺乏沟通,研究项目多头申请、多头立项,资源交叉浪费,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而深圳医学科学院将成为一个医学科技协同创新平台,特别是针对当前研究转化瓶颈,建立一个“ 1+N+X”的临床研究及转化协同创新体。
其中,“1”指的是依托深圳市医科院建设国际化高水平转化医学中心,重点建设转化医学核心设施、资源深度开发与共享设施、关键技术支撑设施等。包括建设一所300张床位的高水平国际化临床研究医院。
“N”指的是依托或协同市内外医疗机构建设临床研究协同网络,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临床研究大协同平台。
“X”指的是抓住中央赋予深圳综合授权改革试点的机遇,围绕药品、器械及技术转化做制度创新、体系重塑、流程改造等,促进前沿技术和基础医学研究成果在深圳转化应用。
周丽萍还说,深圳医学科学院将建设一个医学科技的基础支撑平台,包括生物样本库、动物实验中心、卫生健康科学数据中心等,全市乃至国内外的研究机构、企业及科研人员都可以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