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今年最牛的国产片之一,不该这么糊了

文章发布时间:September 6, 2023

不同以往,王兵这一次的作品中,没有谁是具体的拍摄对象,更不具鲜明的历史性与时代性,它不宏大,甚至过于渺小。

然而,两个月前,这部纪录片入围了第 76 届戛纳电影节。

时隔四年,这是继《南方车站的聚会》后,华语电影再次进入戛纳主竞赛单元。

也是第一部入围这一单元的华语纪录片——

《青春》

2014 年,王兵去往长三角,偶然的机会知道了浙江湖州织里镇。

他得知全中国逾八成的童装都来自织里,那里有 18000 多个大大小小的童装厂。

织里镇有一处” 湖州织里中国童装城 “,这里已经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童装生产和销售地。

王兵便把镜头对准了在这里打工的一伙年轻人。

2014 年至 2019 年,王兵断断续续在织里待了五年,拍摄的人物也有几十上百人。

在织里,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是最好的劳动力。

他们大部分是来自长江沿岸的农村青年,有的从十六七岁就在这里打工。

因为每天要工作 13 个小时,巨大的工作量让缝纫机前的年轻人看起来稚嫩又沧桑。

从早 8 点忙到晚上 11 点,中午和下午各有一小时去吃饭休息。

每天如此,每个人如此。

影片开场。

几个月前,工厂里的这对年轻人还不是情侣。

每天空闲时间用来嬉闹逗趣,他们逐渐暧昧。

几个月后,这对小情侣因为意外怀孕而陷入困境。

恋爱和挣钱,是年轻人在织里每天必要的消遣。

即便在调情的过程中,被女孩子拒绝了,男孩们也不会太伤心,因为他们也只是试探一下,万一对面的女孩真地看过来了呢。

没看过来也不要紧,很快他们就会有下一个目标。

小伟的专业技能很强,脾气相对于其他人也更大。

他身上有股桀骜不驯的劲头,刚出场就是抄起剪刀要和别人干一架。

敏感,尖锐,他的性格在工厂里显得有点突兀和危险。

因为是按件计费,做得越多挣得越多,小伟也没有太多时间去 ” 冲动 “。

他要做的就是不停地争取时间,在一天当中尽可能完成更多件数。

因为服装产业主要分春季和秋季,所以干完了上半年,六月份能回家休息一个月,再回来干下半年。

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

小伟也不知道自己一天能挣多少钱,因为半年才结一次工资。

每天工作时长这么久,工资很多?

并没有。

工资不由老板决定,由市场决定。

经营者之间也没有什么合同,主打一个相互信任。

商贩和老板订货,就是赊账,啥时候衣服卖了,钱赚了,啥时候把钱给老板。而老板对生产工人也是赊账,工资半年一结,挣得多了点就多开点,利润低就少开点。

” 再加 5 块钱凑个整吧。”

一段时间后,当镜头再次对准小伟的时候,他变得开始用商量的语气说话,不再锋芒外露。

作为剥削环境中的底层人物,他几乎没有话语权。

老板把工资一压再压,似乎知道这帮年轻人不会轻易扔掉眼前的饭碗。

工人们也会为了争一毛钱,在老板跟前软磨硬泡上半个小时。

《青春》的后半段都是关于老板和工人间的 ” 斗争 “。

工人们非常辛苦,他们的收入也非常有限。

他们努力劝老板涨工资,但是面对剥削者,他们又显得无力而软弱。

都说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在这种关系里,反抗往往不会成功。

导演似乎在以这种方式向观众提问:你觉得这个社会公平吗?

只能说是憧憬公平,却无法实现公平。

但尽管如此,一直在生产线上机械化工作的年轻人们从来没说过累,他们还是努力将自己最好的年纪过得丰富一些。

他们每天把音乐开到很大声,毕竟工作太无聊了,再不找点乐子是不行的。

港台流行歌曲、DJ 舞曲和土味民谣,这些歌曲传递着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也代表了工人们心里关于青春的痕迹。

他们有时候会随着音乐哼唱,既是释放,也是向往。

《青春》有着三部九小时的体量,目前上映的是第一部分《春》,后两部分是《苦》和《归》,苦夏和回家。

这部纪录片豆瓣评分达到了 8 分,在国外收到的赞誉甚至超过国内。

许多人评价称,这是一部时代性的巨作。

王兵说,它只是一曲生活的赞歌。他重视每一个个体,并且平等地看待。织里镇只是一个缩影,它展露了一个群体的生活百态,这就是底层社会的普通中国人。

在看似没有尽头的日子里,他们没有失去活力和激情,依然可以积极乐观地活出自己的意义来。

工厂的闭塞与晦暗,青年的热烈与冲动。

简单又纷繁,纯粹而真诚。

这是一部关于人的纪录片。

它之所以难得,正是因为所牵涉的东西广泛、真实而深刻。

《青春》没有一个准确要表达的题材,它的部分内容确实反映了底层困境和劳资矛盾,但这不是导演带有目的地表达,而是记录过程中衍生的内容。

如果说电影是人们了解世界和消遣生活的一扇窗,那么以真实性作为核心理念的纪录片,则承担着让世人认识真相的责任。

一部好的纪录片,根植于社会现状,直戳社会矛盾,却不刻意尖锐,只是感同身受。

《青春》的结尾,男孩女孩们走出了暗淡的工厂,他们漫步在雨天的乡村小路上。

春天来了,渺小且蓬勃的生命,再一次发了芽。

Picture of guangtou1

guangtou1

Leave a Replay

订阅光头日记
推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