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新武器的消息总是媒体追逐的热点。
几天前香港某电视台率先报道“中国首架国产轰-8隐身战略轰炸机公开”的消息持续升温,境内外多家媒体展开跟风报道,5日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称“中国不具备发展隐身轰炸机的能力”,这个话题的炒作又掀起了新的高潮。
中国隐形战略轰炸机亮相?
这个消息最早是香港某电视台2日公开的。
他们引用国内媒体的报道称,“今年1月5日随着某重点型号飞机腾空而起,西安飞机公司又在中国航空史上创下一个新纪录。
”该电视台认为,其中首飞成功的就是“轰-8型隐形战略轰炸机”,并列出详细的说明称“轰-8是中国立项研制的第一种隐身飞机,其指标是性能尽量接近美国B-2轰炸机,必要时可以1.2马赫超音速突防,携带新型隐身巡航导弹能攻击北美,航程不少于1万公里,具备空中加油能力,是第一代国产隐形战略轰炸机”。
该报道还称“轰-8最近能飞起来,得益于4台去年定型的‘太行’发动机,中央和当地的领导与几百名西安飞机公司研究人员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美国已下马的A-12“复仇者”隐身攻击机被当成了中国轰-8轰炸机
这个消息迅速被港台媒体转引报道,新加坡《联合早报》3日也以“中国国产隐形轰炸机首飞”为标题大篇幅转载。
一时间,“中国拥有隐身战略轰炸机”的消息在境内外华文媒体炒得轰轰烈烈,日本和欧美媒体也给予相当的关注。
而台湾媒体5日的报道再加了一把火。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的创办人平可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不具备发展隐身轰炸机的能力”。
平可夫表示,该电视台介绍所谓轰-8的时候电视并没有播放其图像,因此并没有证据能证实其报道。
此外,他还认为中国要建造类似美国B-2隐身轰炸机甚至更早的A-12舰载攻击机那样的隐身战机目前尚存在相当的技术困难。
首先在飞机制造材料方面需要全新突破,其次还缺乏大功率发动机。
类似B-2那样隐身轰炸机还需要“低可探测性雷达”、先进的隐形材料和涂料,而这些技术都是中国尚不具备的。
隐身战略轰炸机前途不明朗
专家介绍,尽管轰炸机早已问世,但“隐身战略轰炸机”这个概念直到1986年美军装备B-1B轰炸机后才出现。
1993年开始装备美空军的B-2轰炸机是世界上第一种也是现役唯一的隐身战略轰炸机。
它外形如同巨大的飞翼,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雷达反射。
凭借优异性能,B-2在服役后历次战争中都有不凡表现。
然而隐身战略轰炸机的前途并不明朗,连美国空军2018年即将换装的下一代轰炸机也不再像B-2那样把隐身性能放到最高位置。
美国空军作战司令部项目负责人马克?马休斯少将表示,隐身轰炸机发展已遇到瓶颈,其核心价值在于“将最猛烈的火力瞬间投到敌人头上”,而这种效能目前可以被防区外发射武器、F-22战斗机、无人攻击机以及超高音速导弹所取代。
而从作战环境上讲,美国选择隐身战略轰炸机是因为它是美国推行全球战略、执行全球打击计划最得力的工具之一,但其他国家并没有类似需求,因此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其他航空强国根本没有建造计划。
炒作军事假新闻危害大
解放军空军上校戴旭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不相信这个新闻是真实的。
隐身轰炸机作为高度机密的战略武器,不可能公开邀请地方官员到现场观看试飞,更不可能有详细的资料泄漏出去。
即使是在美国,F-117隐身战机的相关资料是在研制完成后10年才对外公开的。
随着中国不断加强国防建设,有关中国军力特别是新武器的情况成为世界媒体关注的热点。
今年以来,“中国航母”、“094型核潜艇”、“歼-11B战斗机”等字眼不时出现在各大媒体新闻标题上。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消息都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
尽管如此,与中国有关的军事新闻依然层出不穷。
总体上看,它仍助长了西方鼓吹的“中国威胁论”。
戴旭认为,对于这些报道,媒体应该具备新闻和军事鉴别力,应当负责任,不能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