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我移民加国三年一条路走过来的流水账

文章发布时间:December 17, 2007

我是04年5月,登陆到了montreal。

在国内的时候,是在国防科工委的一个直属研究院工作。

和老公是一个单位的。

学的专业也差不多。

03年的家庭收入应该在9万RMB左右。

再说我的出国动机。

出国的事儿是我折腾的。

老公开始是坚决反对的,后来在我的威逼利诱下,勉强同意了。

但是当时老公就表态,事儿是你提的,你去折腾,真要是出去了,也是你来折腾。

我同意了。

最初动这个念头是我生完女儿之后,闲着在家没事儿的时候,看着可爱的女儿,第一次体会到了身上的责任,作为母亲的责任。

我觉得我养不活她,或者没办法给她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生活。

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妹妹00年就去了美国。

我也想出去看看。

当时就想,大不了实在不行还可以再回来嘛。

(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儿,但是当时不知道啊,走的时候,单位的关系还留了1年呢。

) 然后说我出来之前的打算。

当时因为对加拿大的情况实在不了解,可以说是做了最坏的打算,也做好了打工刷盘子的准备的。

因为考虑到,没准儿过两年回来了,北京的房子该买不起了,所以临出国前买了TTY的房子(我们是拿到体检通知之后买的房子,现在看,这个决定也是明智的。

)买了房子之后,我们出国的时候也就没有什么钱了。

只带了1万多点儿的加币就跑出来了。

之所以选择montreal,当时是因为,首先,这里学法语政府是给钱的。

读书政府也是给钱的(我是打算读研的,在国内T和G都考完了)。

加上小孩儿的牛奶金,一个月1500的样子,也足够一家三口的开销了。

其二,也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在这里女儿可以很轻松的掌握三门很重要的语言,法语(号称是难度仅次于汉语的语言),英语,汉语。

我们到了加拿大之后的差不多4个多月的时间里面,什么都没干,基本上就是陪着女儿到处逛了。

(6岁上学,女儿9月份才能上学。

daycare是很难排上的。

因为政府的daycare每天7块钱,低收入家庭不用交钱。

私立就太贵了。

)算了,流水帐我就不说了。

反正,后来我没有去读研,因为我的专业类似于应用物理,问了一些朋友,都说,就算读出来也未必会找到工作。

先发这些,要陪女儿睡觉了。

明儿再说说我周围都是什么人出来,出来都干吗,以及这边的生活。

下班回来了,老爸在弄饺子馅儿呢。

呵呵,关于饺子我还有故事呢,关于我同事的。

回头再说。

我接着昨儿的说吧。

我们到了montreal之后,玩了4个月。

9月底的时候,老公去学training,专业是accounting。

学时是一年三个月吧。

我在10月底的时候去学了法语。

当时的考虑是老公的英语底子没有我好,可能学法语,我会上手比较快。

因为montreal是法语城市,女儿子学校里面都是学法语,学校发的通知什么的也会是法语。

我们是联邦移民,想着作为家长,至少应该会点儿基本的法语。

现在看,当时这个决定是错的。

正确的决定应该是,我去直接加强英语,然后去找工作。

老公去学法语。

因为政府给钱的那种学法语是大概10个月的时间。

Fulltime的学10个月的法语学习之后,基本的会话应该没有问题的。

至少会比老公现在的英语水平高。

后悔的事儿就不说了。

我10月底开始学法语,学了大概半年的样子,发现,首先法语比想象的难学;其次,法语的学习对我的英语影响比较大。

所以,我决定放弃法语。

可是,不学法语去干什么呢?没有了收入,生活怎么办?4月初的时候,一个朋友Z(是投资移民),说起来有个英语的training,是晚上上课,每周4天,每天4个小时,半年结业。

当时觉得这个更适合我。

所以就报了这个班,晚上去上课(目的一是为了提高英语,二是为了挣钱)。

白天就开始为找工作做准备。

关于我的专业和读研,我再多说几句。

在国内准备了T和G。

满心想着过来读个master什么的。

联系过mcgill的教授,他觉得Queen的教授跟我的专业更对一些。

试着给Queen发了申请,石沉大海。

再加上很多朋友都劝我,就我那个专业读研出来更苦,所以就放弃了。

后面有朋友说换专业什么的。

呵呵,我其实挺喜欢我的专业的,。

大学学了4年,工作后也一直在做,当时在单位里面,专业上也算是独当一面的。

不想轻易放弃的。

(后来我走到路证明,移民如果能做自己的专业是很不错的事儿。

而且,在选择路的时候,也不要轻易想着换专业。

这不是明智的。

)当时的梦想是进入Bombardier工作(呵呵,有点儿自不量力,哈?)。

说到我找工作,我多说点儿。

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帮助。

因为毕竟大多数人是不想移民的。

但是,没准儿在中国也有借鉴意义呢,呵呵。

我从4月份开始,晚上上英语,白天就开始准备找工作的事儿。

当时听朋友说,加拿大认北美学历(的确这样),北美的证书(的确这样),北美的工作经验(的确这样)不认国内的工作经验(不是这样的,国内的经验也是认的,而且是很看重的。

但是得让他们看到,你的经验是真的,你的确胜任这个工作。

其实中国人干活儿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但是问题是,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人家就不给你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

而从众多从事专业工作的中国人的找工历程看,第一份工作是最难找到的。

只要进了这个门槛,之后就是天高海阔。

) 我先去联系了跟我专业有关的资格证考委会(我在国内是3级,高级),但是联系的结果让我很沮丧。

要想考证,要满足几个条件,首先,要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我没有工作,哪儿来的工作经验??),然后要经过专门部门的培训(当时问的结果是,培训的费用大概1万加币左右,我哪儿那么多钱??)。

我先后给那个秘书发了不下5个email,(那会儿最惧的就是打电话,听着费劲儿,说的也费劲儿。

)基本上都是一样的结果。

后来,我尝试着联系那个专门负责培训的部门在montreal的点儿。

我的好运来了。

我碰到了一个非常nice的意大利老人(后来工作后,还经常能遇到他,他在montreal我们专业领域算是个名人了)。

我跟他电话里面聊了很多。

介绍了我的情况,包括在国内的经验,国内研究院的情况,以及我的学历,资格什么的。

他告诉我,把国内所有关于我专业的资料,全部公证,然后寄到ottawa那个资格证考委会。

后来,又费了一些周折,终于,人家同意我考试了。

我不记得谁说过(俞敏红?),中国人最不怕的就是考试,如果考试能解决的问题绝对不是大问题。

我花了1个月的时间,准备那个考试,包括笔试和实际操作。

其实说是准备考试,就是准备英语。

专业的东西,在国内干了那么久了,肯定不会有问题。

9月份考了笔试,10月份考的实际。

呵呵,漫漫长夜看到了曙光了。

大约在05年11月初的时候,我拿到了那个证书。

我心怀感激的给那位老人发了个email,告诉他,我考到那个证书了。

老先生马上就给我回了个email,说有个公司要人,并说,你就说是我推荐你去的。

呵呵,很多的东西说来就来了,我甚至连简历都没有(想着过完圣诞再开始找工呢)。

连夜起草了简历,cover letter,让妹妹帮我改了。

很快就寄了出去。

第三天,接到HR的电话,通知我去面试。

面试的过程比较简单。

负责专业的manager主要问了我一些专业的东西。

因为跟国内做的几乎是一模一样,所以也算是驾轻路熟。

他对我比较满意,当着我的面,跟HR的manager谈了一下他的看法(用的法语,我只听懂了一点点)。

接下来就是HR的人问我对薪金的想法什么的。

呵呵,我那会儿真的是太想要这份工作了,人家问我要多少钱,我直接就跟他说,多少钱都成。

哈。

很迫切哈。

过了一个星期,通知我去上班。

所以我的第一份简历就得到了一份工作。

算是很幸运了。

我觉得那个意大利老人的推荐很管用。

因为后来我上班的过程中,还见过他。

他跟我们的manager很熟。

在这个公司做了一年半吧。

因为是到加拿大的第一份工作,薪水相对低很多。

说到底,还是他们在最初的时候不相信我的能力,pay我的薪水,也基本是按入门水准给的。

虽然后来他们都知道我的能力不差,在一年半的时间里面,给我提了三次薪水。

但是,离我应得的还是有差距。

今年8月份的时候,假也渡完了,觉得应该换份工作了。

开始在网上找工作。

我当时的想法是要离开蒙特利尔的。

毕竟我不会法语(老公也不会)。

可是找来找去,各种原因吧。

好像没有满意的。

所以最后还是把简历发在蒙特利尔。

发了Bombardier一封,Pratt & Whitney一封,前者给我发了拒信,后者遥无音信了。

当时我很不明白。

从他的招工启示上看,我的资格肯定是够的,可是就是没要我。

很是郁闷。

后来又看到一个招工的启示,感觉是个agent。

我一直是很抵触agent的,人家不都说,agent说白了就是个pimp嘛,呵呵。

而且当时觉得,agent从中间肯定是要拿钱的。

如果自己直接能找到工作,薪水应该更高。

但是因为前两封都没有结果,所以还是给这个发了简历过去。

之后,他们很感兴趣,约我第二天面试(我是下班之后去面试的,因为不想让单位知道)。

面试的结果他们很满意(其实他们不懂专业,估计只能看出来我懂专业而已)。

很快就安排了我跟用人单位的面试。

用人单位也是大公司,上万人,总部在美国。

是个上市公司。

公司的名字我在原来单位的时候就知道,是我原来单位的customer。

所以从公司规模上,我是很满意的。

一个星期之后去那儿面试(这次我请了一天假,只是跟原来单位说我不舒服。

单位有3天病假可以用的。

)面试的形式跟我第一次面试基本相似,专业的manager和HR的头儿。

这次跟他们谈起来薪水,福利,明显底气足了很多。

后来我拿到了这个工作。

而且,本来开始post上来的职位是contract的,面试之后答应我直接给我permanent的。

前几天接到Pratt & Whitney的面试通知,我拒了。

我的情况就说这么多。

下面再说说我周围的朋友。

说说什么人应该移民,移民之后怎样选路(都是我的想法啊,可未必都对的,不行你就当故事听呗,至少娱乐了。

呵呵。

) 先说那个投资移民的H,他们家是哈尔滨的。

据说是在哈尔滨有几个工厂。

好像做的是食品类的产品。

移民过来的时候,就已经两个孩子了,一儿一女。

他和夫人的英语都不好,不好到去哪里都需要孩子做翻译的程度(小孩儿学语言真的是快。

我跟女儿是一起从0学习法语的,我学半年,也就能磕磕绊绊的把话说明,女儿已经可以在地铁上自如地跟当地人聊画画,聊儿歌了。

)他们比我们来的早,来了就买了两栋楼,不到1个million(现在怎么也翻倍了),房租收入一年怎么也小10万了。

自己住的河边的house,50万,现金买的。

同时夫人打理国内的生意。

现金买的车,一辆X5自己开,一辆volvoS40给老婆开,还有一个Van。

两个孩子都在上小学,都是私校。

隔年回国度暑假。

两个孩子英语法语中文流利。

接着说我女儿的同学的家长。

L是深圳来的,04年8月份登陆加拿大。

当时是女的带着孩子来的,老公留在国内挣钱。

她老公是英国的MBA,在国内的工作很不错。

已经是个一方的主管。

年薪在30万左右。

女的在国内是学英语的,也就说等于是没有专业的。

所以过来之后,先学了半年多的法语,后来又学了个Accounting的training。

学了1年多出来之后,在大概06年底的时候,在一家犹太人的公司做bookkeeper。

$9/小时。

她在国内的时候做过那种大公司的经理秘书,会五笔打字(想说明对录入,office这套东西,她很熟练)。

可是,她仍然说,从早上9点,直到5点半,几乎一刻不停地干活。

不然单子就做不完。

说回家之后,连切菜的刀都拿不起来。

还要一个人照顾孩子,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今年6月份的时候,他老公也放弃了国内的所有,到了montreal。

作为我来说,我不是很理解他们的这个选择。

她老公也曾跟我们诉过苦。

说是因为她坚持让他过来的,否则就放弃马上就能申请的公民身份回国。

现在,她还在那家公司上班,她老公在学法语。

但是作为一个英国的MBA,我不知道他的就业前景到底会怎样。

他们希望能去toronto。

毕竟对丈夫来说,英语是强势。

看到有人说英语的事儿,我就说说我的英语吧。

我在大学的时候,不是那种特喜欢学习的人。

喜欢参加各种活动什么的。

在大学里面就入党了(呵呵,比较革命那种吧。

)总而言之,肯定不是那种喜欢学习的人。

学习成绩也就是个中等。

四级是考了3遍才到63分(勉强算过了,能拿到学位证书了)。

毕业后也没怎么用过英语。

因为英语在中国比起英语在印度来说,真的是太不普及了。

也造就了那些阿三跟中国人竞争起来总是占着语言的优势。

生孩子之后,开始折腾出国的事儿。

但是真正开始学英语是00年夏天。

那会儿女儿8个多月,我还在喂奶。

每到周末就去北三环的新东方上托福。

上一天课回来,奶涨的要命,也不新鲜了,女儿慢慢的就不再吃我的奶了。

女儿10个月的,就断奶了(是她不吃了。

)现在想,挺委屈孩子的。

平时的时间里面,下班到家,吃完饭就去办公室做题,看书。

(单位离家走路5分钟。

)一般都会到后半夜1点2点的样子。

然后回家睡觉。

早上8点上班。

那会儿单位的事儿挺多的,九.五课题陆续结题,很多的总结实验要做,总结报告要写。

同时也不想让同事领导知道我学英语的事儿,所以基本上,都是靠业余时间学的英语。

参加了新东方的很多班,T,G,E,还有口语。

先后考了两次托福,两次GRE。

一次雅思。

就这样学了三年英语。

现在想想,我都挺佩服自己的,能以这种强度坚持那么久。

经过这三年的英语学习,我当时并不知道是个什么效果。

但是过来之后,我收获了那时候付出的果实。

当时,我记得我给妹妹打电话,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就当作是燃烧我青春的最后一把火了,哈。

首先说主流社会的事儿。

这里的华人论坛上,主流社会也是个热门话题,很多很多的人都说过。

我的看法是,作为第一代移民,甚至第二代移民,都是很难混入主流社会的。

抛开语言的障碍,首先,从客观上说,文化背景不一样,中国大多数的女人喜欢聊家庭,聊孩子,聊化妆品,聊衣服等等。

男人喜欢聊政治,聊车,聊军事,聊理财,聊体育。

可是这些大家都喜欢聊的话题,很多很多的观点其实跟很多老外都相差太多了。

比如家庭。

这里很多单亲妈妈,很多人同居几年,几十年,有了孩子也不结婚。

这里很多人不要孩子,喜欢养狗或者养猫。

衣服和化妆品方面可能共同话题多一些,但是审美也会有很大的差距的。

象我原来公司有个同事,典型的法裔美女,身材一流。

可是非要把白皙的皮肤涂上什么水,然后用什么光晒成那种褐色(就象Friends里面那样)。

用的彩妆也是,喜欢很浓烈的。

穿衣服也是,总是喜欢乱七八糟的穿。

她每周去做美容,清洁,营养什么的。

可是我觉得她的问题是毛孔问题(白人的毛孔普遍都粗大)。

她现在就跟她男朋友已经同居5年了,她男朋友还有个10几岁的女儿,是跟前妻的。

可是这个女孩儿真的是非常好的一个人。

从教养到性格到专业,都是没的挑的。

我没办法理解她的同居行为。

她也尝试给我解释很多。

最后我们两个只能归结为,文化背景不同。

唉。

接着说男人。

政治就算了,国内的教育跟很多实际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估计想找共同语言太难了。

比如说体育。

加拿大的国球是冰球,其他的比如高尔夫,网球也有很多爱好者。

他们说起来冰球如数家珍。

什么谁谁都女朋友怎么着了。

象我们这种连那个谁谁是谁都不知道的,怎么可能去关心他的女朋友??另外,从主观上说,我也不想入什么主流。

他们是他们的文化,想法。

我干吗要放弃我的文化,就是为了融入他的?再说,加拿大本来就是个移民国家,上溯到几辈还不都是移民?真正的加拿大人只有土著印第安。

所以我觉得,不用总想着入什么主流。

老百姓还不就是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平时跟同事,聊聊天,玩玩球,钓钓鱼(这些活动每年单位都会组织的,类似于国内的工会活动),也就完了。

想做那种无话不谈到朋友?太难了,也不要奢求了。

那么多中国人呢,想找几个谈得来的朋友有什么难的? 说到主流就肯定就要提到歧视的事儿。

我们来了差不多三年半的时间了。

真正感到的歧视,不是白人给我的,是来自说广东话的香港人广东人(台湾人?)。

新移民与他们那些老移民之间的矛盾,不是几句话能说明白的。

至于加拿大人,大多数白人还是友善的。

象在我找工的过程中,一直帮我的那个意大利老人,象我第一个公司里面那个我的顶头上司(一个很严厉的法裔魁北克老人),象我现在共事的一个英裔魁北克人。

他们和其他一些加拿大人都曾给过我很多的帮助,绝对多于我从其他华人那里得到的帮助。

其实,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

就像北京人歧视外地人一样。

有没有歧视的现象?有,肯定有。

但是为什么?一个很体面的北京人,你会莫明其妙的对一个外地人,仅仅因为他是外地人,恶言相加吗?不会。

肯定不会。

爱可以没有原因,但是恨肯定是有原因的。

有些中国人的做法的确让人瞧不起。

就算是中国人,也一样会歧视他。

比如,政府为了减轻学生的压力,从财政支出里面拿出很大一笔钱来,以低息贷款的形式,发放给全职的学生。

但是有些中国人,完成学业之后,就回国了,再也不来了。

这笔贷款也不还了。

其实真没有多少钱,几万而已。

但是就是没还。

象什么坐车逃票,干什么不排队,吃饭不给小费的事儿也经常能看到中国人。

但是,作为个体,你做到你该做的,不会有人仅仅因为你是中国人就歧视你。

你提高语言能力,提高专业水平,提高个人修养,有一个仁爱的心,就算再有人歧视你,你也不用太在意了。

哪儿没有垃圾啊。

跟垃圾较什么劲儿?在国内不是也经常能碰到堵心的事儿吗?只不过你没往歧视那个方面想而已。

而且,如果在生活工作中,真的有人在你面前说,我不喜欢你,因为你是中国人。

得,什么都不用跟他讲,直接叫警察,跟他法院见好了。

绝对够他喝一壶的。

出来时,女儿是5岁半。

在国内没学过英语或者法语。

因为当时妹妹在美国,她给我们的建议是多学学中文。

后来也证明,小孩儿适应语言没有问题。

非常快。

但是她的中文一直是我们担心的。

我们费了更多的气力在她的中文上。

如果可以,小孩儿子国内读完小学是最好的(女孩子)。

至少读完3年级(男孩子)。

有一定的中文底子(读写),过来之后只要适应了语言,其他都没有问题。

上手会更快。

因为montreal是法语区,所以孩子过来会先上一年的欢迎班,从0开始学习语言。

(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欢迎班)。

一年之后,通过语言测试,如果合格会转到正常班。

如果不合格,会仍然留在欢迎班,第二年再转。

一般都能1年出欢迎班。

只有很小一部分(大多是男孩)的需要在欢迎班待两年。

没见过待三年的。

如果语言不好,还想出来,那就要做好过来之后努力学习语言的准备;再退一步,如果语言不好,也不想学好,那就只能做好过来之后打labour了。

(这里我没有丝毫瞧不起打labour的人的意思,实际情况是,有些打labour的人,他们也是靠自己的劳动,汗水,买了房买了车,把孩子供到了哈佛,麻省。

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单纯就是为了出去吃苦,移民的意义就不大了,毕竟在国内混的都算不错,有学历,有地位。

)那么,语言到底要好到什么程度?到底有多难学?这就涉及到我说的第二个问题,专业。

如果是学工科的,或者跟机器,跟图纸打交道的人,对语言的要求会比较低。

如果是学会计,秘书,商科,市场什么的,就对语言要求会高很多。

一般来说,大学毕业的中国人的读和写以及语法,都是不错的。

差就差在说和听上。

听说主要的问题就是发音和语流语速的掌握。

我不是专业学英语的,再细的东西我也说不出来了。

但是,从我的经历,以及周围朋友的经历说明,只要你肯说出口,肯去练,不怕丢人(他们都很nice的,不会因为你英语不好就笑话你的,他们心里也明白,让他们说中文,他们一样不灵。

),半年之后会有质的飞跃。

这也是为什么移民中间,女的比男的更容易找到工作。

中国的男人好像都比较害羞吧,呵呵。

不太喜欢开口说。

语言这个东西肯定是越练越好的。

下面我再说说专业,我接着牵牵宝贝的问题开始说吧。

会计在加拿大的华人里面可能是从业人口最多的了。

反正我周围的朋友里面,特别是女的,好像没专业的,第一选择就去学会计。

因为比较容易上手嘛。

这就决定了,会计这个行业里面,大多是中国人之间竞争。

呵呵,跟中国人竞争是件很恐怖的事情。

中国人是出名的吃苦耐劳,吃草供奶的。

以至现在,从training出来的,起薪$9/小时,本科出来的我见过起薪$12/小时的。

但是,这也并不说会计就是个垃圾的行业。

因为如果你考取了比如CGA,CPA之后,你就会上一个台阶。

因为毕竟考取这些证书的人,就没有那么多中国人了。

当然如果你能考取CA就意味着至少十几万的年薪了。

再说说其他的专业,我觉得,在加拿大最容易上手的是计算机专业。

然后是工科,比如什么焊接,金属材料,电子材料什么的。

一般来说,如果国内是学贸易的,市场的,过来之后,都会重新选择专业,或者重新定位。

然后我再简单说一下城市的选择。

开始看见有朋友说千万不能去montreal。

呵呵,怎么说呢,我觉得,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

关键看你的打算。

比如你想读书,或者你的孩子比较小,选择montreal是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这里读书政府是给资助的。

孩子的daycare的费用也不高。

我原来单位有个同事在多伦多,他是北航的硕士,我们所的博士,他老婆是清华的硕士,可是他现在在做网络管理,可是他老婆开始在一个公司里面做秘书,后来生孩子之后就觉得,孩子daycare的钱,跟她一个月挣的也差不多了,所以就一直待在家里。

现在已经有老二了。

买了个Townhouse。

另外,如果你在国内是从事航空航天工作的,我也推荐你来montreal。

因为加拿大60%的航空工业在Quebec,而Quebec60%的航空工业在Monteal。

这里有世界上仅次于airbus的Bombardier和其他一些知名的航空制造公司的分公司,比如Rolls-Royce(罗罗公司),Pratt & Whitney (普惠公司)。

当然,如果你觉得你的专业不适合montreal,又不想读书,打算直接找工作,那就还是去多伦多吧。

montreal 是法语城市,对有些专业还是有语言限制的。

如果是学石油化工的,就不用多想了,直接去Calgary或者Edmonton吧。

至于温哥华,那是个没有什么工业的地方。

唯一的好处就是离中国近。

我原来单位也有朋友直接去了那里,但是他们是有钱,一直都没找工作,生活的也很不错,经常跟我们说,光china town就4个,呵呵。

所以我觉得,如果没钱还是不要去那个富人太多的地儿了。

Halifax是个好地方。

但是工作情况不是很清楚。

但是据说房子便宜。

有句话说,在Calgary买condo的钱,在montreal可以买house,在Halifax就能买豪宅了。

不知道真假啊。

我也是听说的。

呵呵。

我接着说说我对打工的看法。

从我心里来说,我是不推崇打工的。

因为打工除了挣钱(最低工资)之外,什么好处都没有。

对专业没有提高,对语言没有提高,对社会的认识也没有提高。

我跟老公都没有打过工(虽然走之前是做好了打工的准备的)。

我们最缺钱的过渡时期,是靠拿政府的读书补贴渡过的。

生活也解决了,自身的能力也提高了。

当然,如果只是临时缺钱,打打工也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打算打一辈子工了,还是回国吧。

或者管朋友借点儿钱,开个Depaneur(杂货店,魁北克的特色,呵呵),做的好的,一年的纯利10万加币了(纯利是指扣除所有的开销,年底存到银行里面的钱)。

就是辛苦,没有家庭生活。

但是至少挣到钱了。

总比打工到最后什么都没得到强。

所以,想移民的朋友,先问问你自己,你想得到什么。

然后再决定到底应该不应该出来。

别今儿想出来了,折腾过来,过来之后觉得不好,又折腾回去了,回国待两年,又觉得不好,又折腾出来了。

除了浪费时间浪费钱之外什么都没得到。

象我有个西安的朋友就这样,老公在国内是法语翻译,老婆是空姐。

03年过来,待了半年,回去了。

回去待了两年,又回来了。

今年夏天又回去了,说如果明年年初不来就不打算来了。

这种是最要不得的。

决定什么事情,决定了就按着计划走下去。

你努力了,走不下去,至少知道你自己试过了,没成功。

不至于将来后悔,当初有机会试试都没有试。

然后我再说说这边的消费吧。

我先列一些物价吧。

大米 8kg/$6.99 面粉10KG/4.99 植物油4L/5.49 牛奶 4L/4.86 1.89L/2.99 肋排2.99/LB(454G) 里脊2.99/LB 龙虾最便宜的时候6.99/LB,贵的时候10.99/LB 大西洋蓝蟹 2.49/LB 生蚝 13.49/33个 虾仁(一磅40个)4.99/LB 红酒一般10-30/瓶 25左右的红酒就很不错了。

其他电器类的,应该跟国内的价格差不多(兑换之后)。

比如,电视,国内1W,这里1000多。

化妆品比国内便宜一些(对换之后)。

衣服比国内便宜。

比如我去现在这个公司面试那天穿的是BCBG的衬衫,打折的时候买的,不到100。

在国内这个牌子的衣服我肯定不敢买,呵呵。

其他花销,房子,如果去岛外买,25万以上可以买独立屋。

岛内会高一些。

40万左右吧。

当然也有豪宅啦。

老公看上一套山顶的房子,3.5个million。

呵呵,过过眼瘾呗。

车一般是2-4万。

Camry 3.5L全配置 3.5万。

医疗是免费的。

孩子上学也是免费的(公立)。

我们初步打算让孩子中学上私立,学费大概一年不到4000。

其他好像花销就不多了,就剩下出去玩了。

一年花个2-3000吧。

老公是个喜欢玩的人。

他的目标是退休之前周游世界,然后选个好地儿养老。

呵呵,我是俗人,我想退休之后回国。

Picture of guangtou1

guangtou1

Leave a Replay

订阅光头日记
推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