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盘点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阅读史,第九届深圳读书月推出了“阅读中国30年”系列活动。然而,在“30年30本书”的评选中,许多曾经风靡一时的畅销书都无缘进入终审,金庸的代表作《书剑恩仇录》是在最后一轮补选中才涉险入围的。这样的结果,似乎令一些评委们都颇感意外。
应该说,这次评选还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的。先是由深圳初评委员列出200本入选书目,经过了一个月的公众自由推荐、一个月的网络票选及手机短信投票,在几千封邮件和8万人次的手机投票中选出了100本候选书目,并提交给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的34位读书界媒体代表及专家学者复选和终审。
但是,对于什么是可代表30年国人“心灵史”的好书?每位评委心中的标准其实不一。作为复审评委,记者有幸目睹了“30年30本书”100本选 50本的复选过程。事实证明,评委们更注重自己的品位而不愿“屈就”大众阅读的口味。复选的21张选票里,《品三国》只拿了3票,《论语心得》仅得2票,而唯一作为网络小说代表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更是以1票垫底。
2008年3月31日,著名学者易中天、于丹来到山东泰安,受邀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朱军同登泰山,追思中国历史上的先贤和文化名人,录制一部《艺术人生》清明节特别节目。 中新社发 张侃 摄
而“历史的重要性”和“其本身的价值”孰重孰轻,也令评委们举棋不定。台湾知名作家、评论家南方朔认为,30本书的评选标准应该是反映时代的特征,因此,对于一些10年前读、30年前读乃至100年前读都一样的书,即便经典,也没有必要入选。而书评人止庵的观点却截然相反,他宁愿选择“本身价值大”的书,希望50年、100年后,这本书还能在人们常常阅读的书目之中,因此,像《哥德巴赫猜想》、《第二次握手》这样的书就不一定能被他选上。
事实上,阅读本身是极其个人化的体验,这就注定了书评只能是一个各方妥协后的结果。专家评出的书单,代表着这些专业的读书人独特的阅读体验,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一些畅销书曾经在某个历史时段对阅读产生的重要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据悉,“30年30本书”的最终结果有待12月上旬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