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征文)在这次金融海啸中美国三大汽车工厂陷入前所未有的严重困境。2008年11月三大汽车工厂汽车销量下降37%。“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加国车业也受严重冲击,2008年12月汽车销量下跌21.3%。哈珀总理多次公开表示同意按美国政府救市数的20%救市(即加国政府同意按美国政府划拨数的20%)。财长茀拉狄也说准备42亿美元。但民意调查结果分歧很大,多数人不支持,不过也有部分人(尤其是汽车业和官方)较支持。令笔者费解的是:加拿大作为一个民主国家对如此重大问题不经过民主程序,联邦总理和财长就轻率表态,好像事情“顺理成章”不用讨论了。加拿大政府决心要用实际行动进行 “英雄救美”!
不少网友认为美国三大汽车工厂在加国分厂完全是美国投资,产品,技术,利润都是美国的。加国只解决一大批人就业问题,以及收取税金问题。工厂赢利时没有加国的份,如今亏损了却要加国买单,加拿大为什么要充当“冤大头”呢!而且这只是开头,今后还得花10几倍的钱。这是把纳税人的钱往火里送!另外,安省制造业理事会说美国三大厂破产,2014年前加国会有52-58万人失业,是危言耸听言过其实,吓吓外行的领导而已。汽车工业的上下游企业是为所有汽车工厂服务的,在加国还有日本,欧洲和韩国汽车,并非专为美国车一家服务的,“西方不亮东方亮”,只不过要调整一下结构,或赶快寻找新客户,没有什么了不起,从长远看问题没有那么严重。
笔者认为要解决该不该救和能不能救的问题,先应该知道为什么美国三大车厂出了那么大的问题?是外因还是内因?大家知道,美国车与日本车,欧洲车市场竞争中节节败退是多年来的总趋势,据调查加国移民中很少买美国车(魁北克省和安省用美国车不到30%),特别是华裔大多买日本车。笔者初步调查多伦多移民用车中,日本车占58%,美国车占26%,韩国车占10%,德国车占6%(2006-4-7多伦多都市报发表笔者文《多伦多新移民用车市场分析》)。前几年美国三大车厂经营效果早就不如日本丰田和本田。美国三大车厂早已处在动荡之中。原因是产品技术性能差,工资成本高,管理水平低,这是内因,也是根本性原因(同上报2006-3-10笔者文《丰田挑战通用,安省人是喜是愁》)。进入金融危机,外因发生变化,只不过加快矛盾暴露而已。
三大车厂问题并非仅仅一时资金短缺,而是有更多深层次问题。美国总统布什交班前先用134亿临时应付一下,等奥巴马上台再硬着头皮“大出血”去救吧(对美国来说别无选择)!据专家估计总共要1500-2000亿美元。按加国总理认可加国出20%,那就得拿300-400亿美元!还不知道这个“大洞”能否填满!据说加拿大历史上政府负债最多只有400多亿元。夸大地说这一次加拿大要“倾全国之力救美”了,花那么多钱,汽车主权还是人家的。今后一有风吹草动美国车厂又把加国抛开了(2005年以来美国分厂多次大量裁员,加国已深受影响)。
即便拿这笔钱还想发展汽车工业也要选新路,不走老路。笔者认为加国汽车发展模式存在很大问题。我第1次来加是2001年,加国当时是世界汽车8强大国之一,年产汽车253万辆,中国当年产车234万辆,低于加国。从2001到2005年加国年产量一直在253-272万辆之间徘徊,而中国已上升到570万辆,2007年已提高到888万辆(2008年超过930万辆),远超过加国。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中国牢固掌握汽车业主权,合资汽车企业内中国占51%股份,个别企业至少占50%。中国牵着老外鼻子往前走,达到双赢目标,这就是中国模式。但是加国汽车整车厂全是外国独资的,加国无股份,完全被老外牵着鼻子走,这就是加国模式,原来加国“汽车大国”是空头衔。加国只有零部件厂,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整车厂。实际上没有自己独立完整的汽车工业。
上世纪90年代中法合资广州标志汽车厂,法方目光短浅因亏损把股份以1元人民币转给中国,中国立即与日本本田合资在该厂生产本田轿车,很快产量大发展,年年赢利,这就是有主权的好处。现在加国的美国三个分厂从2005年以来已动荡了4年,半死不活,关门不见得是坏事,加国不妨以最低价把其中有的厂买下来,再与日韩中合资搞新厂,也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呢!退一步讲,即便再与美国合作也必须改变模式,例如有的厂关闭,搞1个大厂,由加国控股。改变加拿大“空头汽车大国”的现实。总之,“保持现状添钱混日子”是最糟方案,不会有好结果的。
最后笔者建议对这件事必须按民主程序,在广泛征集意见后由国会进行讨论表决决策。希望加国政府爱惜纳税人的血汗钱,千万别当“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