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互联网“凯迪论坛”上载了题为《内部资料泄漏,温州大批贪官集体腐败浮出水面》的帖子,引起许多大陆网民迅速跟帖,多个网上论坛也赶紧转载。传统媒体不甘示弱,《南方都市报》翌日刊登大篇幅报道,还配有购房清单,公布所有购房人的姓名、职务,以及房子的地段与面积等等。
很快地,众多网络媒体以及各大论坛又转载该报道,使得这个“东方犹太人”的故乡不得不委任名字不在购房清单上、去年才被调往该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当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的金佩静,向各媒体公开拆迁安置房出售给官员的细节。
金佩静说,网络曝光的资料正是指挥部年初上报市政府的材料。他介绍,2004至2005年间,温州市实行大规模旧城改建工程,资金回笼用于安置建设遇到困难,旧城改建指挥部未经审批,以“暂定价”将拆迁安置后多余的房源销售给一批干部和其他人,“暂定价”以市场价作依据,当时为每平方公尺8000元。
他说:“(网上揭露的)情况属实,但不存在违法违纪,也不存在如何处置官员们购买安置房问题,将来补上差价就行。”他也认为,“发帖揭黑者闲着没事干是别有用心”,并辩说闹市的房子当时并未对外公开发售,是由于2007年3月之前“没有强制规定必须公开发售,所以指挥部采用和大多数当时的房地产公司同样的方式,没有公开销售房源”,使广大的网民大为不满。
加上网络帖子曝光的143个购买者名单中,旧城改建指挥部占49个,而94名所谓“外部人员”据说则大多来自当地政府部门,其职位大多在副处级以上,被说成“闲着没事干”的网民继续发挥极大能耐。
他们不但查明相关帖文早在3月23日就以《温州旧城领导内部购房贪污的猫腻解读》在“天涯论坛”首发,但帖子很快就被删除,而且指出不久前从温州出逃法国的官员杨湘洪,其妻子原本也在旧城改建指挥部工作,让人更觉得事有蹊跷。
舆论沸沸扬扬,《财经》杂志这时率先报道,上海市正悄然实施官员购房情况申报活动,局级、副局级的党政机关干部,属同等级别的国企负责人以及事业单位负责人,在职和退休干部都得作出申报,涉及人数据说超过2000人。
报道还指出,该活动的具体操作极为低调,申报不是为了公开相关信息,只为内部掌握情况。明眼人马上联想到,近年沪上政界广泛存在官员低价购房的现象,把上海前一把手陈良宇拉下马的社保案中,涉案人之一即陈良宇的秘书、原宝山区区长秦裕,他所受贿的人民币682万元款项中,就包括上海市中心的三个房地产单位,被喻为用“以差换好,以小换大”的方式获得房产。
原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康慧军,更因拥有24套房地产被称为“炒房区长”,被指控罪行涉及多项低价购房行为。《上海经济年鉴》主编张兆安认为,加强涉及房地产公权力的监督机制,能有效杜绝房地产领域中的腐败现象。
其实,要遏止腐败现象除了要求官员申办资产外,其他政务同时也必须公开、透明。有学者说,如果温州有关安置房的建设、规划和房源等信息都是对外公开的,老百姓就可扮演监督者的角色了。
上网搜索温州官员内部购房或低价购房的信息,不难发现有些网民根本不把它当一回事,指出“在权力通吃几乎演变为潜规则的现实语境中,官员低价购买安置房,远远算不上最恶劣、最耸动人心,毕竟一些地方的官员,连风景区都敢建造别墅。低价购买安置房与之相比,尚算小巫见大巫”。可见老百姓对父母官的不信任,已经多么根深蒂固。
公信力不能无止境地被透支,与其因不透明、不开放为聪明的网民提供无限的联想空间,还不如坦然面对舆论、获取人民的信任,适度地调动民智从而为国是出谋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