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冲突发生后,6日上午中央社记者致电新疆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官员告诉记者欢迎到现场采访。记者于是立刻从北京搭机,经过4小时飞行抵达乌鲁木齐,到了官方设置的新闻中心,看到众多外国记者,确实看到和以往不同的较开放气氛。
不过,稍后才几分钟的时间,记者就回到了“现实”,回到了“限制”。
新闻中心所在的位置就在流血冲突起点“人民广场”旁边,当时已布满武警包围住广场,记者拿起相机往广场拍摄,马上招来数名武警强行要删除相片,不删就不让记者离开,记者说明是官方同意采访的,武警态度依然强硬,最后删除其中2张照片后才被放行。
当天官方尚未发给记者“采访证”,后来记者们领了官方制作的“采访证”,随后几天的采访较为便利些,但还不是一张“护身符”。
一些外国记者在采访维吾尔人抗议的事件中,遭到不同程度的查扣,其中日本东京电视台驻北京记者小林史宪10日拍摄公安当街对维族人士施暴,遭到公安拘留长达8个小时,直到当天深夜才获释。
喉舌畅通无阻 内容反向报
相对于外国媒体的待遇,中共官方媒体像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就显得畅通无阻,即使连夜间宵禁也不受影响。
例如7日下午超过1万名汉人拿着棍棒上街后,晚间全市实施交通管制,一些记者晚上搭机抵达乌鲁木齐机场后,根本进不了市区,但央视的记者可不受这种限制,公安局派专车来接,央视记者搭车扬长而去。
官媒因为享有特权,知道的事情、能看到的场景,都比外国记者多得多,但这些官媒报导出来的“真相”却让人不敢恭维。
7日上午,乌鲁木齐官方安排中外记者团到暴动破坏最严重地区之一的赛马场地区采访,不料在采访完“官方版本”后,当地维族妇女趁机走上街头抗议,向记者们哭诉家人被捕的情事。
外国记者们把握机会大做访问,一脸尴尬的官员不断催促记者们上车返回新闻中心,在僵持一段时间后还动用公安驱赶采访的记者离开,一度还引起外国记者和公安口角冲突。
结果央视的报导却是“中外记者被围”,说赛马场地区发生中外记者团被围困的事件,报导说“目前事态已经得到了控制,所有的中外记者安然无恙”。
10日当天是流血冲突后的第一个星期五,每星期五是伊斯兰教的聚礼日,维族伊斯兰教徒本来应该到清真寺集会,但是官方禁止清真寺开门,有教徒还为此和看守的警方发生冲突。
但是官方新华社的报导却把官方的禁令说成是神职人员的建议,指乌鲁木齐一些地处“7·5”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活动重点区域的清真寺伊玛目(神职人员)提议,教民在敏感时期不必全都集中到清真寺内集体礼拜,可以在家中做礼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