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镜明是多伦多大学地理系的终身教授,也是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高级首席科学家。可以说他在科学界取得的成就,在加拿大的华人科学家中绝对称得上是凤毛麟角。陈镜明主要关注的是气候变化,专注于前工业期大概150年到现在的气候变化,特别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89年登陆加拿大
如今身为加拿大知名科学家的陈镜明有着传奇般的人生经历,在上个世纪狂热的文革中,他和无数同龄人一样经历了上山下乡,但又幸运的抓住了历史的机遇,
1977年以知识青年的身份从农村考上大学,成为中国大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
“当时考上的是南京气象学院,是一个重点学校,1982年毕业,被国家教委选派到英国留学。”
1983年到英国留学,1986年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在中科院地理所工作两年后,1989年陈镜明来到了加拿大。采访中陈镜明谈到自己在好多个关头都遇到了很好的机遇:“在英国读了博士学位以后,没有进入比较强的研究团队,比较幸运的是1989年到加拿大以后参加UBC的一个团队,从那里开始做工作。最幸运的是1993年,到了加拿大遥感中心,到了遥感中心以后,当时气候变化政府也比较重视,有一个国际大项目在加拿大做地面研究,接触遥感,从那开始做的都是重大研究……
“碳汇”与 “碳源”之争
2000年陈镜明离开加拿大遥感中心,成为多伦多大学地理系终身教授,专门从事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他对科学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回答了加拿大森林是“碳源”还是“碳汇”的问题。
陈镜明解释“碳汇”与 “碳源”的概念:加拿大国土大概有50~60%被森林覆盖,森林主要是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变成生物量,一般情况下森林是“碳汇”,就是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吸收到生物链里边,还有土壤里边。但由于近二三十年,七十、八十、九十年代,温度增加很快,同时有些地方气候变干。特别是加拿大草原省份,阿尔伯塔、沙斯卡通、曼尼托巴,水分也在减少,火灾虫灾发生很多,使得加拿大森林变成碳源,有一些人就得出这么个结论,在我做这方面研究之前,大家都认为加拿大是碳源。
陈镜明通过对卫星遥感数据的分析,得出了加拿大森林是“碳汇”,也就是在吸收二氧化碳的结论,这一结论与当时根据地面测量得出的“碳源”的结论相反,因此在科学界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不太相信,你想想看,卫星在700公里以外拍摄的地面过程,有一个结果是在地面观测的结果,当然相信地面的结果。但是问题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加拿大450万平方公里的森林,地面哪能观测得全呢,遥感的结果再结合地面的,是比较理想的。”
陈镜明之“碳汇”结论被确立
“碳汇”与 “碳源”之争,于2007年在有关部门重新进行地面测量后告一段落。
因为这次测量推翻了早前得出的森林是“碳源”的结论,确立了森林是“碳汇”的结论,证实了陈镜明用遥感测控的方法计算出的结果,也进一步巩固了他在科学界的地位。
科学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科学家科研能力的指标,就是其文章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篇数及引用的次数。在中国,被SCI收录的文章达到5篇就可以成为名牌大学教授。而投身科学三十年来,陈镜明被SCI收录的文章达160篇,被引用次数达3000多次。现在,陈镜明不仅在多伦多大学维持着一个10至15人的科研团队,更在中国的南京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兼职任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
每年夏天都要前往中国讲学。
“这是我的工作内容,就希望这种模型在加拿大验证以后,也希望到其它国家验证。在中国也验证了,不同的地域验证以后就可以应用到全球或者更大的区域。这对我们也是一种促进,同时模型用多了以后,我们不断改进,它的影响也就越大。“
节目制作 胡淑凤 文稿整理 周芷冰
新时代电视逢周六黄昏六点
城市电视逢周日晚九时半播出《新枫采》
新时代电视下个周五上午九时半转播
《星星新枫采》是新时代电视台于星星生活报的一个合作开办的栏目,也是新时代国语节目《新枫采》的一个延伸。本栏目将选登部分该电视节目所采访的华裔移民创业故事,心路历程,由新时代采访记者编纂成文,以真实深度的视角呈现加国移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多彩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