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海归派」回国谋职频吃闭门羹

文章发布时间:April 2, 2002

虽然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越来越多,但国外文凭已不再是就业的票房保证。

加上中国经济也随国际景气放缓,即使是「海归派」,在求职过程中也有遭拒绝的时候。

工商时报2日报导说,住在上海的古小姐已经获得英国商学院入学许可,目前她还在等待有全球首屈一指MBA课程的法国「欧洲管理学院」〈INSEAD〉的入学通知。

不过她心有疑虑:值得花这么多钱去深造吗?她说:「这是一笔很大的投资,而我担心的是,在经济下滑之际,回国后将找不到工作。

年仅二十五岁、主修财政的古小姐想法非常现实。

在中国,出国留学一直被视为获得更好收入、晋升白领阶级的最佳途径。

不过当越来越多大陆企业正在节省成本,并对「海归派」怀有敌意时,这条致富之路看来已经越来越窄。

上海一家高阶人力资源顾问公司的经理表示,中国企业对于「海归派」的意见相当两极化。

「一些公司喜欢他们;但一些公司则相当讨厌他们。

」持正面看法的这一边,特别是金融服务和资讯科技产业,视海外求学的中国人为融合东西菁华的专家;但是另一边则认为「海归派」非常傲慢、奢侈,会在同侪之间激起公愤。

这名经理说,「你可以雇用到一些从资料上看来非常优秀的人,不过当他们进入公司后,若其他员工不喜欢他们,这些不满情绪就可能导致公司效率低落。

」中国的民族主义自从去年中美军机擦撞之后,便一直蠢蠢欲动,有些人更将不满情绪发泄到「海归派」身上。

中国媒体的金融评论员最近发起一场笔仗,抵制在外商银行工作的本地分析师,原因是这些分析师批评部分中国公司的表现欠佳。

北京晨报的记者杨芬表示,这些「海归派」的焦点是想摧毁中国的股市。

「我警告过他们其中一些人:不要太傲慢、不要以为中国没有有能力的天才。

也不要因为有较高地位和薪资,就自以为是救世主。

而对于许多放眼中国市场的外商和中国企业,聘用「海归派」并不见得能为公司起太大作用。

前述人力资源公司经理表示,曾有客户要求不要雇用任何在海外求学的员工,因为他们身价太昂贵,而且这名客户想证明,本土员工也可以爬到最高层。

当然,「海归派」还是有相当发展空间。

上海浦东软件开发园区赖姓副总经理表示,他在一九八○年代前往美国寻找更好的机会但受阻,于是不得不回到薪资较低、交通壅塞、空气污染而且法令严苛的上海。

他说:「七○年代我在上海每月仅能赚到四十二元人民币;而现在,只要你有能力,你可以赚到很多钱。

Picture of guangtou1

guangtou1

Leave a Replay

订阅光头日记
推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