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本月「亚裔传统月」活动,多大 INNIS 学院昨日特举办「亚裔加人经验分享座谈会」,出席者除INNIS学院校长肯宁翰(FRANK CUNNINGHAM)及亚裔学生外,还有华裔女参议员利德蕙、多市议员邹至蕙、城市种族联盟会长谭润棣、多大华裔教授郑毓玲等数十人。
据《星岛日报》报道,会上亚裔学生和与会者分享了自己在加拿大人身分上面对的问题,如何适应加国社会的经验,并继而就种族和谐关系、不同年代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消除种族歧视等谈了各自的看法。
就读多大药理学二年级研究生的高咏恩表示,自己父亲是个传统中国人、妈妈则是西人,自幼接受欧洲式教育,父亲亦期望自己读医科、法律等专业。
她说﹕「或许我的样子像混血儿,小时候没有甚么身分疑惑,但作为亚裔女性,却经常被问及为何读这么多书?最后不都是结婚、生孩子吗?」
她强调,成长于亚裔家庭,特别重视家庭价值。
另一位学生亦有同感的表示,「父母十分重视与亲属关系及保存传统文化,小时候经常带我到亚洲地区游览,让我明白自己的传统文化。
」
她承认自己在加拿大成长,不时与父母价值观念不同而争论。
日裔学生MASAKO IKEGAMI亦表示,常因自己的发色及皮肤色泽而被定型,对加国多元文化价值产生怀疑。
面对他们的问题,参议员利德蕙响应说,加拿大确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我们必需认定自己是这个国家的大多数、并非少数族裔,这个国家由我们建立。
作为加国移民,无论来自何处,各族裔皆有自己的文化。
大家若能把本身的文化、个人经验贡献社会,必能丰富加拿大。
她自觉幸运地说:「我在这里读书、结婚,丈夫家庭在这里早己建立基础,因此在适应上没有甚么问题,不像移民后需要寻找工作一群,面对语言和工作经验的困难。
我认为要让土生一代明白传统文化,首要让他们明白父母的过去。
不少华裔父母要孩子上中文班,但孩子却没有兴趣。
兴趣便是问题,令他们产生兴趣后自会主动学习。
孩子小时我经常带他们到中国、香港等地旅行,让他们身体力行地感受自己的华人身分。
」
多市议员邹至蕙说,不少新移民在原居地已有很好的专业,来加后因语言问题被迫送餐、洗碗,确实面对很大的适应困难。
她认为,要促进种族和谐、让别人明白亚裔加人角色,要参与社区事务、参与政治活动和拥有权力,否则根本不能令人知道亚裔的能力,像不少人还以为亚裔女性全是被动与顺服一样。
华裔教授郑毓玲表示,各人既然把问题指出,他们应凭着本身的知识,集中开设有关亚裔加人课程,不应只拘泥于身分、家庭关系等事情上。
有教材、有课程让人修读,各族裔间的问题自能迎刃而解。
像这种形式的座谈会亦应多开办、以增加了解。
她笑着说,不知为何这样的座谈会总是女多男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