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8月24日,美国物理学家亨利·奥古斯特·罗兰作出了一场名为《为纯科学呼吁》演讲,这篇后来被登上《科学》杂志的演讲稿在西方科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被视为“美国科学界的《独立宣言》”。《为纯科学呼吁》成了美国历史上分量极重的一个象征,它诞生11年后,美国的GDP超过了大英帝国。然而,罗兰在鼓吹美国的同时,居然还不忘黑了一把彼时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人。
罗兰是这样讲的:美国科学的优越之处在于“不断进步”,他们更加注重纯科学,即追问事物中的科学原理。倘若忽略这些,“那么我们很快就会退化成中国人那样——几代人都没有任何进步。”他还举了个例子:中国人发明和应用火药已有几个世纪了,但却只顾着用,却从不探索其中的科学原理。结果,西方人后来居上,在火药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丰富深邃的物理化学,而中国反而已落后于世界,甚至成为西方人眼中“最古老、人口最多的野蛮民族”。
这话说得很难听,让人听了火大。然而相比于非罗兰这番赤裸裸的歧视言论,更令人无奈的是清廷的“回击”。
时间退回到1861年,根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清廷万分不情愿地设立了总理衙门,以这种羞耻的方式打开了国门。老大哥的孱弱无能令周边一圈小弟十分失望,野心日益膨胀的日本便直接撂了狠话:昔日的中国强势强,但时代早就变了;还抱着中国老掉牙的这一套不放,日本最终也将一事无成。总之,彼时的清王朝在外没地位,身边没朋友,家门里更是哀鸿遍野,偌大个国家居然落得一无是处。
历史证明,知耻而后勇从来不是一件丢人的事,然而清廷当即给我们直播了一把啥叫“知耻而后更耻”。
所谓“总理衙门”,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就是为朝廷办理对外事务的专属机构。其中有个十分特殊的职责,即向西方各国派驻使节,培养留学生。虽说这些都是按照列强的要求折腾出来的,但对腐朽落后的清朝而言,它未免也不是件好事。然而,无论是清朝派出的使节还是留学生,他们大多并非渴求知识的年轻人,而是死硬的士大夫。他们的迂腐早就刻进了骨子里,在欧洲,他们把自己所见的所有新奇事物都视为“雕虫小技”,这也不如我们大清国,那也不如我们大清国,一句话就是我们大清国最好。结果,好好的学习机会被糟蹋成了公款旅游,“奉旨吐槽”。
另一方面,清廷压根并不重视这个机会。在总理衙门中处理相关职务的官员职位为“章京”,这官着实不算小,军机处章京常有机会接触到重要的国家事务,而总理衙门的章京却大多是跑腿打杂的,压根没多少实际权力。结果,在设立了足足14年后,总理衙门终于向西方派出了首位正儿八经的公使,更尴尬的是,这些公使简直就是为了存在而存在,他们在朝中缺乏政治根基,在国际事务上也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连近代中国第一份对外平等条约《中美续增条约》也是美国人蒲安臣帮忙促成的,为了签这份条约,身为美国驻华公使的他不惜偷偷越权。
话说回来,当一个国家的主权与尊严沦落到需要依靠外国人来勉力支撑时,这样的屈辱足以激起有识之士的危机感与求生欲。1874年,李鸿章一折《因台湾事变筹画海防折》惊艳了朝野,他在奏本里对慈禧老佛爷晓之以理:乾隆老爷子那会儿,即便是英国国王派来的使节,来到咱天朝也是毕恭毕敬的,他们想见到中国皇帝比见到他们的上帝还难。如今可不一样了,洋人出入京师跟逛自家后花园似的,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商人和传教士,在各省间流通窜行如入无人之境,谁知道他们揣着啥样的坏心思。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局面呢?李鸿章指出,正是因为不重海防,才使得大清国在洋人的坚船利炮面前无从抵抗。花费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所谓师夷长技的目的就在这儿。说到动情处,李中堂还不忘高声感慨:此乃“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彼时,洋务运动也折腾了十来年,大伙干得热火朝天,只顾依葫芦画瓢。在当时的中国,李鸿章这番话思路新奇,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魄力,令不少有识之士如醍醐灌顶。后来维新派核心人物之一的梁启超都不忍赞叹:不愧是李中堂,姜还是老的辣。有他在,大清朝就亡不了!
李鸿章的话显然是戳进了老佛爷的心坎里,一年后,在朝廷的批准下,总理衙门授意一口气打造3支现代化舰队,而李鸿章亲自承接了北洋水师的组建工作。后者果然走了最短的路:他豪掷重金购买外国船炮,开设水师学堂,聘请整套外国教育团队帮忙培养水师官兵。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清政府每年拨款400万两银子作为水师专用经费。这支完完全全由银子砸出来的海军的横空出世引起了全世界侧目,《美国海军年鉴》将清朝海军排到了世界第九,大有咸鱼翻身之势。表面上看,北洋水师也重重地打了日本人一巴掌,当初跟着西方列强嘲笑清朝的日本人,眼下也只有羡慕嫉妒的份儿了。
然而,历史证明了洋务运动的最终目的不过是“制夷”,并非富民强国。所有努力等同于喂癌症晚期病人吃消炎药,压根就是白折腾。直到今天,不少人还在讨论甲午海战,做着各种各样的假设,认为北洋水师不该失败。然而,这场战争确实改写了中日两国的命运——对清朝而言,这不过是晚清耻辱薄上新的一笔罢了;而对日本而言,它象征着光明的未来。有说法称,为了搞明治维新,日本国民勒紧裤腰带每天只吃两顿饭。甲午战争结束后,日本举国沸腾,百姓并不知道这场战争对国家战略有多重要,他们只是在庆祝终于能把一日三餐补齐了。
从某种程度上看,李鸿章算得上是洋务运动那段时期不少有识之士心中的“救世主”。然而有观点认为,甲午战争中,正是李鸿章本人的短视与误判,不舍得目睹他亲手打造的北洋水师消耗殆尽,这才贻误了战机并最终导致失败,那句“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反而更像是一句嘲讽。于是人们纷纷诟病,你李中堂当年的那番慷慨陈词,原来不过是为了跟左宗棠左大人争粮饷啊!
世人只知李中堂的窝囊,却不知这个站在漩涡最中央的老油条比谁看得都透彻。
1875年,也就是在清廷开始打造北洋水师的同一年,被委派到英国的公使郭嵩焘终于踏上了欧洲大陆。时年57岁的他在英国人的陪伴下迫不及待地参观了政府、学校、工厂等地方。在这儿,他像个孩子一样如饥似渴地了解着一切,最后把它们抄写成了《使西纪程》,怀着最高的期待与虔诚将其递交给了朝廷。
《使西纪程》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了郭嵩焘在英国的见闻,他以最真实详细的方式阐述了同时期西方制度、文明、文化的先进所在。在阐述客观事实的同时,他还不忘提出自己的意见,核心思想跟洋务运动大差不差,即不妨借助英国先进的东西来改造大清国的落后之处。毫无疑问,《使西纪程》对当时的清王朝而言就是一剂猛药,价值无法估量。这本薄薄的册子也确实在朝野中掀起了一阵舆论风暴,只是它招致的却是满堂诋毁——即便郭嵩焘丝毫没有说大清国的坏话,但统治阶层就是听不得“西夷”的好话;甚至有人干脆说郭嵩焘对朝廷“有二心”,想当英国人的走狗。结果,《使西纪程》不但被下令烧毁,郭嵩焘也因此丢了官。
诸多旁观者中就有我们的李中堂,虽然文献中并没有李鸿章当时心情的详细描写,但他岂能不清楚其中的利害?眼看朝廷态度坚决,一帮人又跟在朝廷身后唯唯诺诺,连说句公道话的勇气都没有,反而为了讨好朝廷昧着良心抹黑。杀人诛心,比一时的羸弱更令人绝望的,是整个民族的脊梁都被打断了。恐怕从那一刻开始,他就意识到满清已经注定无药可救了。再看看郭嵩焘的下场,既然朝廷并没有给真正的爱国者留一席之地,那还不如多费点心思巩固自己的权位,想办法多捞点银子颐养晚年。至于清廷灭不灭,咱不妨眼睛一闭耳朵一捂,权当啥也没发生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