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我把它添油加醋地写下来,还称不上是小说。
每天早上,把女儿思雨送到幼儿园,林晓都会在书房的电脑前坐一会儿。
她在大学里教书,不需要坐班,这学期的课大多安排在下午。
林晓不是那种一天到晚都挂在网上的人。
事实上,她的电脑知识很有限,只知道在WORD文档里编辑教案,上网查些科研信息。
她的MSN,是半年前才装上的,联络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大学同学姚艳明,另一个是陈飞。
姚艳明的绿色头像经常亮着,她在另一所大学教书,有的是时间上网。
而陈飞,那个头像已经熄灭两个月了。
林晓等的是陈飞,等那个小绿人亮起,象平常一样,一窜上来就问:“今天好吗?”然后送她一个笑脸。
那个笑脸来自多伦多,很远。
林晓在武汉,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在武汉,在武昌的这个校园里,在这里长大,读书,留校教书,住的房子也在校园里。
对于一个三十多年都生活在同一个校园的人来说,多伦多,远得象是另一个世界。
他们是恋人吗?每次林晓问自己,都只有一个答案:不算是。
他们共同拥有的回忆,很少,很单薄。
回想起来,似乎只有几个片断。
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林晓记得,陈飞也记得。
大二那年春天,姚艳明说要去武汉大学看樱花。
武大的樱花,在武汉算是一景,开得最艳的时候,进校园是要收费的,除非有本校的学生证。
姚艳明来自湖北的一个小城市,有个老乡在武大。
老乡说好了在校门口等她们,然后用学生证把她们带进去。
林晓对武大的樱花不感兴趣,从小到大,她看了不下十次。
但姚艳明说,她的老乡长得不错,而且对她有点那个意思,让林晓一起去看看。
林晓不是个八卦的人,但好奇心总是有的,她去了。
这一去,认识了陈飞。
姚艳明的老乡胡健的确是个帅哥,至少有一米八,男的一高,形象指数就大涨。
站在旁边的是陈飞,胡健的同班同学,高她们一届。
林晓打量了陈飞一眼,个头不高,很瘦很白,厚厚的眼镜后面,是一双格外有神的眼晴。
那眼神让林晓不自觉地多看了他一眼。
那一眼,他们的眼神相遇了。
心原本是一泓平静的湖水。
那一个眼神的交汇,象是在湖面投下一颗小小的石子,动了一下。
林晓感觉到了那一下的声音,还感觉到了往外荡漾的涟旖。
她清楚地预示得到,以后的日子里,一定会跟这个陈飞之间发生些什么。
那会是什么呢?她不知道。
陈飞知道。
看到林晓的第一眼,他就对自己说,他以后的女朋友,妻子,就是要象林晓那样的。
林晓很少被人称作美女,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她长得不够白,直接点说是太黑。
她有很大很亮的眼晴,少有的笔直的鼻梁。
可是在那个认为“一白遮百丑”的时候,即使她有完美的脸形和无可挑剔的五官,也是“一黑遮百美”。
因为这一点,她对自己的容貌从来都不自信。
可陈飞喜欢,尤其喜欢那双眼睛,还有眼睛深处的那份清澈和淡雅。
胡健和陈飞的两张本校学生证,还是没有成功地把她们带进校园。
姚艳明还想跟看门的老头发发嗲,林晓却赶紧把钱付了,她不想给陈飞留下一个占小便宜的印象。
那一天的武大樱花道,因为不是周末,人不算多。
他们四个可以悠闲地在花树下逛着。
樱花的美,在它的色彩,还在它的飞扬。
风吹过来,花落一地,也飘落在他们的身上。
姚艳明一直很兴奋,话最多。
在粉白粉红的樱花丛中,她就是个粉面含春的佳人。
这时陈飞知道了,为什么和漂亮的姚艳明相比,他喜欢林晓。
和很多大一大二的女生一样,姚艳明的眼神是漂浮不定的,随时随地在找寻着新奇兴奋的人和事。
还有一种女生,眼神空洞无物,只有一日三餐和书本。
而林晓是与众不同的,她恬静而不呆板,她的眼神深远,通向一个不可知的内心世界,一个让陈飞很想去探寻的世界。
几个星期之后,陈飞总算找到了一个机会,和胡健一起去看姚艳明,当然他想看的是林晓。
女生宿舍是不让进的,他们就在宿舍前面的布告栏前等着。
姚艳明花枝招展地出来,向他们招手,再指指跟前的一个学术讲座海报说:“你们知道吗?这个讲座的主讲人是林晓的爸爸,我们学校有名的教授。
她妈妈也是教授。
”陈飞终于明白,林晓那份与世无争的淡雅从何而来。
本校教授的女儿,书香门弟,在这个城市,这个校园里熟门熟路。
那时候他还不知道,林晓有三个哥哥。
有父母和三个哥哥宠着的女孩,天生都有一种贵气。
在那份贵气面前,陈飞有些害怕。
他的家在浙江温州,父母是普通的工薪阶层。
他今年二十一岁,还不至于有老一套门当户对的想法,即使是暴发户的女儿,只要喜欢,他都会去追,他有很多的中学同学就是暴发户的女儿。
可是教授的女儿,他本能地,觉得没有勇气。
那个星期天,陈飞没有见着林晓。
她的家就在校园里,很少住宿舍。
后来,胡健和姚艳明真的成了一对,不需要他做电灯炮了,他也就没了见林晓的机会。
即使有,他也不会见了。
那一个眼神的碰撞,还谈不上是爱。
就算是常说的一见钟情,林晓也只是个他想爱,而不敢爱的人而已。
2
大四那年,陈飞认识了中文系的唐春宁。
谈不上谁追的谁,两人很快成了众人眼中的一对,毕业分配的去向都在广州。
唐春宁是广州人,于是陈飞在大伙看来,成了一个为爱走天涯的情圣。
如果没有唐春宁,陈飞也会去广东。
九十年代初,那是最让大学生向往的地方,就象当年的热血青年落户插队。
而且,陈飞不喜欢温州。
经常有人用“物欲横流”这四个字来形容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而温州的物欲横流,更让陈飞觉得赤裸裸。
哥哥陈东几个月前在温州结婚了。
女方开价的彩礼是黄金二斤。
陈飞父母想杀价到一斤半,女方不同意,最后以一斤八两成交。
陈飞的专业是应用数学,他可不希望有朝一日,把他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彩礼的讨价还价上来。
离开武汉前,陈飞很想再见一次林晓,尽管这样的见面显得多余。
他对胡健说:“快毕业了,一起去跟林晓说声再见吧,总算认识一场。
”他从没告诉胡健自己对林晓的那份心思,对谁都没说过。
只是一个眼神的交错,只是一个看樱花的下午,还不值得成为话题。
胡健本来也想去广东,可还是留在了武汉。
姚艳明还有一年才毕业,他要守着她。
这一点很让陈飞佩服,胡健才是一个为爱走天涯的人,而他自己,连追求的勇气都没有。
林晓不在宿舍。
姚艳明说,林晓经常在图书馆前的园子里看书,正准备考研究生呢。
陈飞就一个人到园子去了。
他看到了林晓。
这是第二次见面,可是一眼就认出她出来了,一样的长发,一样恬静的表情。
她不是一个人。
和她背对背坐在草地上看书的,是一个高瘦白净的男生。
他们之间没有说话,在那天温和的阳光里,各自看着书。
那份和谐,让陈飞恨不得马上离去,又恨不得多看一眼。
林晓抬头之间,也看到了陈飞,他们的眼神再次相会。
他们都忘了,那天是怎样问好,又怎样说再见的。
只有短短的几句话,陈飞就转身走了。
再过几天,他就要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一个新的人生。
那一该他觉得,自己真正意义上的青春,已经定格在那个樱花灿烂的下午,又结束在今天和林晓的这一声“再见”里。
他没有看到,这时的林晓,正紧咬着牙根,拼命地忍着夺眶而出的泪。
那次看樱花之后,林晓曾以为,因为姚艳明和胡健的关系,她和陈飞会有很多接触的机会。
可终于没有,她甚至没怎么听姚艳明提过陈飞。
她不会主动去问,更不会自己去找。
半年以后,她总算是把那次心动定义成了一次自作多情,还为此羞惭了一阵。
徐文彬是林晓的中学同学,两人一直同班,又进了同一所大学。
徐文彬喜欢林晓,是从高中开始。
那个时候,高中生谈恋爱还属于比较羞耻的“早恋”,所以他一直没说。
两人的关系是到了大三时才明朗的。
准确地说,是在林晓断定,她和陈飞之间不可能发生什么之后。
陈飞来说再见的那天晚上,林晓没有回家吃饭,和姚艳明一起吃食堂,为的是问一些关于陈飞的事情。
尽管她明白,陈飞马上就要毕业了,他们以后可能永远不会再见,知道了又能怎样?陈飞的情况,姚艳明知道的不多,这时的她,眼里只有胡健,还沉浸在胡健为她留在武汉的感动里,其他的一概不关心。
她只知道,陈飞和女朋友一起,都分到了广州工作。
这个消息对林晓来说已经足够,她不是也有了徐文彬吗?不是也要和徐文彬一起考研究生,共商未来了吗?
研究生毕业后,林晓留校教书,徐文彬去了一家银行。
两年后,他们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婚礼,众望所归的婚礼。
差不多同样的时间,陈飞和唐春宁开始申请移民。
两年后,他们去了加拿大,定居多伦多。
3
移民加拿大,是陈飞提出来的。
到广州后,他在保险公司搞电脑,唐春宁在报社当记者,工资待遇都不错,平日上班,周末到岳父岳母家蹭饭,每年春节双双回温州过年,四平八稳的日子,一过就是几年。
这样的日子,谈不上满意,也没什么不满意。
直到有一天,他和移民到加拿大的老同学张毅聊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电话,猛然觉得应该换换脑子,换个活法。
张毅是九八年去的多伦多,很快找到了一份专业工作。
用他自己的话说,在加拿大的日子,有房有车,有老婆有孩子,有滋味,简单。
为了那句“有滋味,简单”,陈飞心动了,然后就行动了。
唐春宁是支持他的,虽然她的父母不同意。
大是大非面前,她从来都很会掂量,这辈子是要和陈飞过,不是跟父母过。
而且,她自己在报社的发展正处于一个瓶颈状态,看不到前途,也舍不得离开,还不如到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开始算了。
二零零一年初,陈飞和唐春宁在一个大雪天,拎着四个大号旅社箱,来到多伦多。
有张毅的帮忙,生活很快安顿了下来,然后就是找工作了。
加拿大的工作越来越不好找,来之前陈飞已经听说。
怎么个不好找,大半年之后,他算是亲自体会到了。
九一一”之前,他还有几次面试机会,虽然没有成功。
九一一”之后,面试的机会都不大有了。
银行里还有些存款,支撑个三五年不成问题,但坐吃山空的日子毕竟不好过。
经人介绍,他找到了一份做汉堡包的工作,时薪十块。
相比之下,唐春宁在加拿大的日子如鱼得水。
这是陈飞没有想到的,连张毅也大吃一惊。
唐春宁是学中文的,在加拿大算不上有一技之长。
可她会说一口流利的广东话,英语经过出国前的一阵恶补,也基本可以应付。
她很快就在一家香港人开的律师行找到一份文职工作,因为手脚麻利,四面玲珑,深得老板喜欢,时薪一下子由八块提到十二块。
时薪两块钱的差别,没让陈飞感到自卑,也没让唐春宁不可一世。
让陈飞感到压抑的是,在一个个制作汉堡包的单调动作中,他越来越看不到希望;有时梦里看到的,还是那些汉堡包,一个一个地压在他的心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唐春宁对事业的规划却很有打算。
上班之余,她到辛力加学院报了个会计班,先上兼职,半年后干脆把工作辞了,全职上学。
他们之间话越来越少。
陈飞没有在意,他上班累,她上学累,话少是自然的。
一天晚上,唐春宁回来得很晚。
快半夜了,天很冷,陈飞开始担心起来。
他穿上外套,到公寓前的公车站前等着。
考到驾照后,他们买了一辆旧车。
因为陈飞上班的地方远,车子一直都是他用,唐春宁坐公车。
等了一会儿,一辆灰色的小车停在公寓门前,唐春宁从车上下来,热情地向开车的人挥手告别。
开车的是个男的,黑暗中看不清他的脸,但看得出是个中国人。
唐春宁也很快看见了陈飞,刚才的一脸笑容僵住了。
两人对望了几秒,唐春宁说:“我们上去再说吧。
”这时,一阵寒风刮来,伴着唐春宁那句冷冷的话,让陈飞忍不住发抖,一直抖到内心。
“你都看到了,我就不瞒你了,我们分开吧。
”唐春宁的话如此直接,陈飞完全没有想到。
他以为,她会给他一个解释,或者一个谎言,只要不是太假,他都不会追究。
他们到多伦多才多久?一年零两个月。
生活的地方换了,从呆了八年的广州到多伦多;工作变了,由电脑程序员变成做汉堡包的工人。
慢慢地,他已经接受了这种改变;可是,六年的婚姻,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一时还无法接受。
“过几天等你冷静些,我们再好好谈。
”面对陈飞的沉默,唐春宁轻声说。
说完,她流泪了。
选自Alex15博客“活在多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