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下厨:家常炒米粉的作法
现在世界经济整体衰颓,中国政府为了刺激出口,会将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调低,当然,这个调低的幅度可能不会太大。 Marketwatch刊登的文章说,本星期三,中国政府的官方发言人说要维持人民币的稳定,同时要将人民币对其它货币的汇率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水平。因此,一些市场专家预测,中国政府会在六个月内将人民币贬值。政府发言人现在讲出这句话的目的是给市场一个预警,免得到时候突然将人民币贬值引起震惊。 中国政府正在举行为期三天的经济会议,通常这个会议是用来制定明年的经济政策。 资深亚洲经济学家Sebastien Barbe说:中国政府是在提醒世界其它国家,他们将要对人民币采取贬值措施了,提前预警的目的是防止引发突然性的资金退出。 分析员认为中国所谓要维持人民币的稳定,意思是让人民币对美元以及世界其他硬通货的汇率不要出现太大波动,如果出现大波动,势必产生不良结果,比如大量外资撤出,周边国家效仿中国将货币贬值,外贸伙伴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等等。 Barbe认为中国政府会控制汇率的波动幅度,但是不意味着会保持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他预期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会下调6%。 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市场汇率是6.8511,官方定价是6.8471。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十二月一日开始趁下跌趋势,专家指出这说明人民币已经不是硬通货了。 不过,有专家说人民币贬值对中国出口不会起太大作用。 人民币贬值的好处是让一些公司的利润看上去更好一些,另外还有政治上的意义。 Credit Suisse的经济学家说人民币贬值是中国政府给那些由于经济危机而倒闭的工厂以及失业工人发出的一个政治信号而已。其实中国出口减弱并不是因为中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降低了,而是因为世界市场对商品的需求降低了。 专家还预期中国明年也将出现通货减缩。 物价降低对于公司的业绩没有好处的,特别在这个经济不好大众消费减少的时期,更是雪上加霜。 据官方的数据,中国11月份的出口降低了2.2%,这是七年来第一次出现减退。所以,人民币贬值是势在必行的。
法国总统兼轮任欧盟主席萨科齐上周末不理中国警告,在波兰与达赖喇嘛会晤,他此后还表示,并不后悔与达赖见面。不过,法国商界领袖担心与中国关系紧张法国货再度遭抵制。萨科齐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欲平风波,日前发表演说时赞扬中国,11日又说,对于因他与达赖喇嘛会晤而造成与中国关系紧张感到遗憾,并有信心很快可以改善双方关系。 香港《文汇报》报道,萨科齐11日在布鲁塞尔的欧盟峰会上说:“我对这次摩擦感到遗憾。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对欧洲有利,而中国与欧洲建立良好关系也对中国有利。” 萨科齐与达赖会面后,激起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强烈抗议,中国取消出席在法国里昂举行的中欧领导人会晤,原本预计约150名中国商家会在峰会期间与欧洲商家会面,法国商界领袖担心,中法紧张关系对两国贸易造成影响。 萨科齐(资料图) 为修复与中国的关系,法国政要频频传话,为“萨达会”消毒,冀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法国外交部发言人舍瓦利耶8日表示,法国希望与中国保持对话与战略伙伴关系。 萨科齐日前在发表人权演说时赞扬中国是世界上最伟大(国家)之一,又说自己经常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希望平息会晤达赖风波,避免法国货被抵制。
临近岁末,英国军事情报杂志《简氏防务周刊》12月10日发表了长篇《年度防务报告》。这篇共计十多页的报告由简氏情报机构分布在全球的20多名记者合力完成,按照地区分布回顾2008年的世界军事热点。其中中国受到特别关注,相关部分被单独挑出来与欧洲、南亚、东亚等章节并列,“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防务关系实现突破”和“解放军海军向蓝水迈进”被视为中国2008年军事上的亮点。 同多个邻国关系改善 该报告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这次盛会标志着中国不仅是经济大国,也是军事大国”。尽管部分国家“对中国的军事崛起表示担忧”,但“他们普遍愿意同北京加强合作,把冲突的可能性将至最低”,因此2008年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防务交流实现了很多突破。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2008年3月北京和华盛顿建立军事热线,尽管美国依然在中国的国防预算问题上纠缠不休,但开通军事热线这个“具有冷战色彩的举措”极大改善了两国的高层军事联络。 解放军S-3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已经部署在福建地区 文章称中国已经订购了50架苏-33舰载战机配备航母 而中国和印度的关系则在一年中发生了很大改变。2008年初,许多西方和印度分析人士把美国同印度签署的核协议视为同中国军力上升相抗衡的砝码。印度媒体还称“解放军侵入印度领土的次数比2007年有所上升”,印度在中印边境部署最先进的苏-30MKI战斗机。但中印两军的交流依然取得重大突破。继两国陆军于2007年在昆明首次联合演习后,今年12月解放军首次踏上印度国土参加在印度举行的第二次反恐演习,两国海空军也有望在2009年进行联合演习。《简氏防务周刊》特别提到“在11月举办的中国珠海航展上,印度是唯一一支外国空军表演队”。 6月,日本海上自卫队驱逐舰“涟波”号驶入中国湛江码头,“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日本军舰首次访华,标志着一向脆弱的中日关系出现了上升势头”。11月中韩两国海空军也建立了热线电话。 “中国海军日益活跃” 中国另一个被关注的点则是“2008年中国向着蓝水海军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该报告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从9月起开始训练首批50名舰载机飞行员,其后的部分训练将在前苏联航母‘瓦良格’号上进行”。该报告还引用俄罗斯媒体的消息称,中国海军已经向俄方订购50架新型苏-33舰载机用于装备未来的航母,但中国航母的具体服役时间尚属秘密。 4月解放军在海南三亚附近新建的核潜艇基地也受到世界关注。“神秘的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的进展情况仍不为外界所知,但这种新型武器的潜在威胁引起美国高度重视,为此美国海军甚至决定放弃研制多年的DDG1000驱逐舰计划,转而选择装备更多的“阿利•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以对抗中国的反舰武器”。 2008年解放军装备的其他进展还包括展示99A2型主战坦克、新型远程反舰巡航导弹YJ-62C以及在靠近台湾的福建部署俄制S-300PMU防空导弹系统。 英担心“台湾失去还手之力” 在西方关注的亚太另一个热点台海问题上,《简氏防务周刊》依然是“老调重弹”,声称“台海军力的不平衡加剧,台军将失去还手之力”。 该报道称,“尽管大陆和台湾都在为结束对抗的阴霾积极努力”,但国民党同大陆亲近的态度也引发岛内关于台军未来的疑问。“国民党宣布裁减军队员额,预计2009年台军数量将缩至27.5万,有人担忧这一规模的军队无法在战时发挥作用”。同时美国也将原本价值110亿美元的对台军售大单缩水至64 亿美元,特别是美国不愿意向台湾出售F-16战斗机让外界对台湾日益老化的空军前景表示忧虑。“马英九原来计划把军费增加到GDP的3%的计划可能会大幅缩水,这将使台湾军队无力防守该岛”。
昨天,中央政策研究室社会局有关负责人在参加“社会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论坛时透露,目前中小企业困局导致农民返乡或滞留的现象,反映了深层次的管理体制问题;户籍改革将逐步取消农村户口,按居住地登记户籍。 专家认为,城乡居民的身份平等将是户籍改革的最终目标。关于此问题,中央政策研究室社会局有关负责人在大会发言中表示,政府要逐步改善社会管理职能,破除二元结构,逐步取消农村户口,执行按照居住地登记户籍管理,这是户籍改革的大方向。目前已有河北、辽宁等12个省区市相继统一了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取消了农业与非农业户口划分,统称为居民户口。 该负责人表示,对外来人口,流动人口按照居住地进行户籍登记是改革的大方向,但户籍改革什么时候可以出台实施规范还需要仔细研究。
不少科幻故事都有这样的情节﹕主角坐时光机回到以往世界,临走时不慎遗下“未来物品”。在广西上思县前段时间出土的“三合土”巨棺的墓坑边,居然出现一只“手表”。12月11日,相关考古专家和中央电视台记者来到巨棺出土现场考察时,发现了这样令人惊讶的事情。 当天,中央电视台的两名记者和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理事长、广西文物专家组组长、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长蒋廷瑜来到上思,对新近出土的两具石棺进行考察。中午11时许,考察报道组一行来到石棺出土现场,对现场和周边环境进行考察时,发现巨棺(较小那个)出土的墓坑边还有一块重5公斤左右的三合土(巨棺由三合土制成)。当有关人员挖出那块三合土碎片时,突然从三合土碎片底部掉下一个物品,碰到石头时还发出了金属撞击的声音。他们细心寻找,在掉落的地方发现了一枚“戒指”。 经辨认,这枚“戒指”是铜质,与普通戒指一样大小,“戒指”表面呈手表形状,时针和分针指向10时6分,边缘也有像手表发条一样的纽。专家用手将“戒指”的内部擦拭几下,发现刻有梅花状凹陷的花纹,里面清晰地刻有“瑞士”两个字,这显然是一个袖珍的“瑞士手表”。“手表”的表带很长,与普通的戒指环不一样。 专家认为,如果是用来陪葬的“手表”,可当地人没有把实物塑成“袖珍”金属制品的习俗。而且,世界上第一块能戴在手腕上的手表诞生于1904年(另一种说法是1918年),只有100年左右的历史,瑞士手表传入中国也仅仅是几十年的事情,与石棺的年代相距甚远。如果不是陪葬品,它却被埋在石棺出土墓坑边的三合土中并被后人发现,也实在离奇。总之,这“手表”究竟是什么年代的物件,用来做什么,又怎么出现在墓坑边的泥土里,都是一个难解之谜。 目前,上思县文物保护人员决定,待国内专家前来上思打开巨棺时,请他们一起对“手表”进行鉴定,希望能解开这个谜团。
每天睡满八小时、运动三次、吃五种蔬果……听起来像个辛苦的全职工作。但据最新一期台湾《康健》杂志报道,研究发现,仅仅在90秒内做出改变,就能让你离健康更进一步。 增强免疫力 1.吃苹果要吃皮。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发现,苹果皮有很多化学物质,能抑制乳癌、肝癌、直肠癌细胞发展。 2.深呼吸。《摆脱压力》的作者纽伦博格博士建议,应学习婴儿的呼吸:缓慢、平稳而且深沉。呼吸时用胸腔与腹部之间的横膈膜,而不要用胸腔。 3.吃菇。美国华盛顿药草研究所发现,菇能增加白血球的数量与活力。 4.做白日梦。白日梦让愉快的画面从脑海飘过,能增加免疫细胞的数目。 5.大笑。研究发现,在观赏一小时电视爆笑节目后,身体内的免疫化学物质会明显增加。 延缓衰老 1.伸展一下。坐在办公桌前就可以伸展。身体坐直,双手交扣,放在面前,吐气时,将双手高举,越高越好。 2.排队时踮脚尖。老化从腿开始。试着在排队时,偷偷踮起脚尖,与肩同宽、微弯膝盖,将注意力放在下腹部,以保护下背部。保持10秒钟,再轻轻放下。 3.泡杯绿茶。英国纽卡索大学发现,多喝茶可以抑制脑部老化酵素的分泌,减少罹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4.打电话给好友。每周至少参加一次社交活动的人,活得比较长。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流行病学教授希曼说,只要打电话给一个朋友,马上就可以降低血压。 5.擦护手霜并戴上戒指。护手霜里的保湿成分能使胶原蛋白增生,也能让手背的血管比较不明显。美国还有研究发现,人们会以为戴戒指或擦指甲油的人更年轻。 6.抬起你的头。可以紧实脖子的肌肉,也能避免双下巴。 预防疾病 1.喝加奶咖啡取代黑咖啡。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人类营养学教授梅西称,这些堆着白泡沫的咖啡不仅减少罪恶感,也能减少因咖啡因而流失的钙。 2.爬楼梯“好”上“坏”下。频繁使用的膝关节会先退化,如果膝盖有酸痛现象,要减少上下楼的次数,上楼时好膝盖先上、下楼时坏膝盖先下。 3.亲吻你爱的人。美国牙医学会发言人莫瑞医师说,亲吻增加唾液,可以清除导致蛀牙的细菌。 远离压力 1.告诉家人,你有多爱他。有稳固家庭关系的人,会比缺少情感联系的人更能处理压力。 2.喝杯洋甘菊茶。德黑兰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洋甘菊茶等花草茶有抗焦虑的效果,却没有药的副作用。 3.说谢谢。美国罗耀拉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布莱恩特说,快乐也许来自一封邀请函、或陌生人帮忙拉门。对你的朋友、陌生人说”谢谢”,会让你建立感激的态度,从此习惯凡事感恩。 4.睡前关掉电视。日本大阪大学调查5875个成年人发现,每晚睡前看电视或用电脑超过3.5小时的人,比时间不到2.5小时的人,睡眠质量差了两倍。 5.闻闻薰衣草。研究发现,闻薰衣草5分钟,可使压力减少24%,还能清除致癌、老化的自由基。
桥梁从最初的交通枢纽,发展至今,技术上更加完善,表现形式上趋于多样,新科技力量的注入,也使得全球涌现出一批让人叹为观止的工程奇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其中最不可思议的十大桥梁。 1.杭州湾大桥(中国):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大桥(中国):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双向6车道,全长35,673公里的杭州湾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桥。它的建成为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上海到宁波的车程也由之前的4个小时缩短到2.5小时。 关于这座桥的建设光进行可行性分析就花费了十年的时间,于2003年通过审核,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修建的经费高达118亿人民币,可谓是中国的世纪工程之一。 2.半坡大桥(韩国):会喷泉的的大桥 半坡大桥(韩国):会喷泉的的大桥 2008年9月9日,韩国首都首尔的半坡大桥完成扩建——在桥身两侧安装了10000个喷泉口。改建后,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这座每秒喷出数万吨水流的喷泉大桥。 3.米卢大桥(法国):世界最高的运输大桥 米卢大桥(法国):世界最高的运输大桥 在法国南部的小湖山谷上空342米(1125英尺)处,建有一座好似飞过谷底的大桥——米卢大桥。这座旷世大桥比埃菲尔铁塔还要高,花费了3年时间修建,于2004年正式通车。站在桥上俯瞰河谷别有一番情趣,当有雾气在桥下山谷萦绕时,会让你感到一阵炫目。 她的平均高度有245米(807.1英尺),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单桥跨度(即相邻支撑架之间的距离),341米(1122英尺),简言之,这座桥无论在书本上看到还是实际见到,都会为之震撼 4.哈德森波纹(新加坡):最动感人行天桥 哈德森波纹(新加坡):最动感人行天桥 高36米的哈德森波纹桥是新加坡最高的人行天桥,300米长的大桥连接了花柏山公园和直落布兰雅山公园,其波纹状的设计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 5.翻滚桥(英国):会打卷的桥 翻滚桥(英国):会打卷的桥 石南花芯研究室设计的打卷的桥位于伦敦帕丁顿区。平时看起来就是一座普通的钢结构人行桥,但在船只通过河面时,桥身可以卷起成圈状,以便船通过。12长的桥身由八段钢架构成,内部安置有液压油泵,驱使桥身完成蜷曲的动作。 6.奥利维尔大桥(巴西):世界首座X型双道索桥 奥利维尔大桥(巴西):世界首座X型双道索桥 横跨巴西圣保罗皮涅鲁斯河的奥利维尔大桥于2008年五月通车。桥高138米,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两条交差(呈现为X型)桥身和一座X型的支撑吊塔。 7.风雨桥(中国):侗族特有的建筑 风雨桥(中国):侗族特有的建筑 风雨桥是侗族的特色建筑。图中的桥位于侗族最大的聚集区,贵州省,长超过50米的。于1894年的清朝时期修建而成,距今已有百年历史。然而1959年的一场大火将其烧毁,在1964年完成对其修缮的工作。 风雨桥方便行人过往歇脚,也是迎宾场所。通常由桥、塔、亭组成。用木料筑成,靠凿榫衔接,风格独特,建筑技巧高超。桥面铺板,两旁设置栏、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石桥墩上建塔、亭,有多层,每层檐角翘起,绘凤雕龙。顶有宝葫芦、千年鹤等吉祥物。 8.千年桥(英国):世界最有名塔桥 千年桥(英国):世界最有名塔桥 由贺若斯-琼斯和沃尔夫-巴里设计的伦敦塔桥(又名千年桥)不仅是当地地标,同时也是世界最美的桥梁之一。桥身在有船通过泰晤士河时,可以高高抬起。几个世纪前,当还是依靠海路运输的时代,桥身每天都会“开启”五十多次。千年桥的修建共动用432名工人,使用七万吨的混凝土,花了8年时间才完成。 9.马格德堡桥(德国):可以行船的水桥 马格德堡桥(德国):可以行船的水桥 德国馬德堡附近的易北河上,于2003年10月完工的一座918米长的大水桥,船只在桥上可以自由的航行。它是欧洲目前最长的水道桥工程,将东部的“米特兰德运河”与西部的“易北-哈威尔运河”跨越易北河连接了起来。 10.旧桥(意大利):大杂烩的集市 旧桥(意大利):大杂烩的集市 位于意大利城市佛罗伦萨的旧桥绝对不仅仅是一座桥,它是一条街、一个集市,也是佛罗伦斯市的地标之一。旧桥始建于1565年,本来是想为当地的贵族修建一条带屋顶的路,但后来有不少手工艺人来到这里,慢慢就演变成一个有趣的大杂烩。 由于年久失修,又经历过几次大洪水袭击,希特勒曾经直接下令要炸掉它,不过,谢天谢地,这座桥至今仍保存完好。
后三峡时代:地质灾害与二次移民 上级要求,蓄水期间,不能死一个人!”冉洪钧一边向上级汇报工作,一边跟记者诉苦,压力太大。他是重庆市云阳县地质观测站站长,这个三峡库区腹地最大的移民县,刚刚又出现了5处新的滑坡带,最严重的是江口镇盛元村,“涉及100多人,房子裂缝太厉害了,必须赶快搬迁。”冉洪钧刚从那里回来。 从9月底起,三峡大坝开始试验性蓄水至175米,生态容量和地质结构都将承受最大的考验。不能死一个人的死命令,自上而下,层层传达,一直到最基层,让库区的各级官员绷紧了神经。 11月22日,库区发生了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秭归4.1级地震,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次地震是否跟三峡蓄水有关,一直没有得到有关方面的确认,但是,库区范围内大大小小的地质灾害,却在蓄水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时如约而至。这次试验性蓄水,最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175米,而是停止在 172.78米。 试验性蓄水是三峡库区生态和地质的第一次大考,但这仅仅是开始。“长江库岸的稳定、新的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少需要8~10年的时间。”重庆大学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所长王里奥说。这也意味着,对于三峡库区输血式的投入并没有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而结束,在新的生态系统达到平衡之前,库区范围内的每一宗环境事故都会成为敏感话题,生态建设的投入将会与日俱增。 灾害频仍 自从三峡大坝开始蓄水以来,黄成民就开始了不断搬家,先是从老房子里搬了出来,到今年6月份,大坝175米蓄水,要进行清库,他家最后的几间瓦房也要被淹没了,新房子却还没有着落,他不得不把一家老小暂时搬到了镇上废弃多年的粮库里住,如今,水面还没有达到175米,粮库房顶和墙壁上的裂缝一条接一条地崩现。 11月19日,记者来到这个汤溪河(长江一级支流)边的小村时,黄成民正坐在粮库的高墙上,望着天天涨水的汤溪河发呆,“往年这个时候,汤溪河里的水不到1米,卷起裤脚,人都可以趟过去。 ”黄成民说,如今,河水不断涨,岸边的房子也不断裂缝,他住的粮库是裂缝最厉害的。 黄成民带记者把村里跑了个遍,几乎每家房子上都有这几个月新出现的裂缝,最大的有20多厘米宽,3米多长。冉洪钧带着地质队来看了以后说,这房子肯定不能住了,要他们马上搬走。 “云阳这5处地方的居民大部分都得搬迁。”冉洪钧说,可是目前大部分都搬不了,主要是没有钱,新地灾点的治理以及居民搬迁,国家都还没有立项。地质局只好给村民们发了卷尺,每天去测量裂缝的宽度,有变化的马上打电话向上报告。 三期蓄水期间,库区一共出现了多少处新的地质灾害点?记者在重庆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采访时,该局没有明确透露,只是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除了已经完成治理的366个地质灾害点以外,目前还有511个搬迁避让项目正按照“尊重群众意愿、分轻重缓急、有序推进、适时搬迁、确保安全”的原则实施,共有 80457人需要搬迁,其中已经完成了37051人。 三峡总公司11月7日公开发布的消息称,近坝库区地震活动正常,库岸基本稳定,没有发生大面积库岸崩塌、滑坡现象。不过据记者在库区的调查,小规模的崩塌、滑坡以及由此造成的居民房屋裂缝却普遍存在。 据专家们的预测,蓄水期并不是地质灾害出现的高潮,到了明年4、5月份退水的时候,才是最严峻的考验,从记者走访的几个村落来看,情况确实如此,大部分裂缝和滑坡都是今年5月份水面从150多米退回140多米时出现的,到明年5月份,库区水面将从175米退到145米,新的地质灾害点大量出现将不可避免。 就在蓄水任务刚刚完成10多天后的11 月22日,库区腹地的湖北省秭归县就发生了4.1级地震,震中距三峡水利枢纽约29公里,三峡坝区有明显震感。“水库蓄水后,河谷下的断层的水压增加了,加上地下水的渗漏,对断层的滑动起了润滑的作用。因此,库区会出现一些‘水库诱发地震’(不是天然地震),这是很正常的现象。”香港大学前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焯芬教授告诉记者。 李焯芬教授曾任加拿大安大略水电土木建筑部主任,在加拿大工作多年,参与并主持了加拿大多座大型火、水和核电站的地质论证、环境评价和土建工程。他说:“由于断层滑动是局部的,震幅有限,历史上,震幅最大的是1962年的广东新丰江水库(M6.1)及1967年的印度Koyna水库 (M6.7),一般来说,水库诱发地震的震幅都在M1至M5之间,远在大坝的抗震设计标准之下,对三峡大坝的结构安全不应构成威胁。” 追加投入 小震幅的地震和小规模的滑坡真正威胁到的是库区百姓的房屋和生命安全。云阳县地质局一位副局长告诉记者,因为地质灾害的缘故,全县已经搞了两次避让搬迁,一共搬了1万多人,总投资达到2亿多,县里还专门成立了避让搬迁指挥部。可是,随着蓄水位的不断升高,长江沿岸以及各级支流沿岸还在不断地出现新的滑坡等地质灾害点。 对于这些新出现的地质灾害点,国家的治理计划显然落后于库区的现实。“现在上级的要求是,哪里出现险情,哪里就紧急搬迁,反正不能因为蓄水死一个人。”冉洪钧说,至于搬迁后如何安置,“等着国家的政策吧,如果有四期治理项目,我们就继续申请资金。” 对于地质灾害治理的投入,如今看起来像个无底洞。以云阳为例,冉洪钧告诉记者,去年全县普查一共有959处滑坡,175米蓄水影响的有200多处,如今已经完成治理121处,投入了8亿资金。这些还都只是蓄水前,专家们勘测过,已经立项了的,可是不断出现的新地质灾害点,都还等着国家拿钱来治理或者搬迁。整个重庆市的地质灾害治理投入已经达到了77亿。 三峡工程开建之前,虽然对于地质灾害问题也做过相当漫长的考察和评估,但是,对于治理的投入却相当有限,记者查阅《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及其相关文件发现,整个三峡工程400亿元移民投资总概算中,仅拿出6亿元,用于三峡地质灾害治理。可是,三峡大坝建成以来,随着越来越严重的地质灾害问题的出现,为了保障不能死一个人的目标,中央政府不断追加投入。 截至2006年的三期蓄水,地质灾害治理经费已经从最初6亿上升到近120亿。但这并不算结束,每次的蓄水与退水,新出现的地质灾害点都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治理或者搬迁。刚刚发生的秭归地震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涉及12个乡镇的灾后重建无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是由地方政府解决,还是纳入三峡地质灾害治理?现在还不得而知。 “用工程加固的手段来解决库岸边坡的稳定性,这是世界各地水利工程中普遍采用的办法。”李焯芬说。但是,对于面积巨大的三峡库区来说,地质灾害不断涌现,工程治理的模式陷入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尴尬,库区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治理的长效机制,随之而来的则是高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库区大多是山高坡陡的地形,环境类的工程项目建设成本,在库区比其他地区高出四五倍很正常。”王里奥说,比如库区新建城镇的污水处理厂虽然都已经建好了,可是陡峭的地形让管网的铺设变得异常困难,很多地方都因为投入巨大而暂时没有铺设。 其次就是运行成本,中央政府负责给钱建设,却不再给钱运转,但由于库区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环保设备的运转成本更高,财政收入贫乏的地方政府几乎不可能长期负担下来。“残缺的管网、破旧的垃圾车边走边洒,这些库区普遍存在的现状都是资金不够的表现。”王里奥说。 微薄的补助 除了地质灾害的治理之外,全面的生态建设需要的资金总额还没有清晰算出,目前采取的措施是,库区的环境治理项目每年单个向上报,争取中央政府各种渠道的资金来解决。对于中央政府来说,控制三峡建设的成本一直是个大问题。记者查阅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近年来每次会议后公布的会议公告发现,成本的问题越来越被强调。 三峡大坝建成后,一直以来,三峡库区的环境变化都是国内外各界最为关注的领域,每一次环境事故的发生总能给中央政府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国家对于三峡库区生态治理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基础设施和工程治理的投入占据了绝大部分。这也让库区的百姓总是抱怨,他们该得的赔偿太少。对于老百姓来讲,直接的货币补贴无疑是最实在的,可这方面的补贴标准往往是最低的。 对于受到地质灾害威胁而必须搬迁的居民,国家给予的补助标准是每人补贴5500元。多年来,为了库区的水土流失能够减缓,重庆市政府也一直在做“高寒山区异地扶贫搬迁”工作,希望能将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周边村民搬迁,但是搬迁补偿的标准同样微薄。 “重庆实行的是7+1的办法,每户(1人)7000元,每增加1人,补助5000元。” 云阳县负责生态移民工作的发改委副主任肖宗炳告诉记者,不过,这些补偿款只有60%发放给农民们建房,其余的要被地方政府留下来搞基础设施建设。而库区建设一栋120平方米的房子,至少需要6万左右,两者之间大约存在3万多元的缺口,对于丧失了土地、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贫苦农民来说,这几乎是难以负担的。 以黄成民为例,自从三峡蓄水淹没了他家的土地,他吃米买菜,一切生活用度都要花钱来买,过去的7年里,他一直在广东中山打工,在建筑工地上被砸伤,老板赔了他9000元,是他最大的一笔收入,一直用到现在。到今年金融危机,广东的钱也挣不到了,他回到老家,唯一的收入是帮别人养牛,每个月200 元,村里其他家庭的状况也好不到哪里,用一贫如洗来形容这个急需搬迁的小村,一点也不过分。 从6月份开始,黄成民和盛元村的村民们已经去找政府20多次,可是,移民款有着严格的控制程序,跑了几个月,他们的申请报告上,已经盖了5个章,还缺一个。粮库也没法住了,黄成民一家人都在院子里生火做饭,“马上过冬了,这可怎么办呢?”记者临走的时候,这个老实的农民还喃喃自语地抱怨。 在粮库下的山坡地上,政府规划的新农村正在建设,政府也引入了“地产商”,“私人盖的房子,毛坯房每平方米480元,一栋房子算下来要6万多。 ”黄成民说,不但贵,而且质量没保证,刚盖好的房子,就开始裂缝了。村里人买不起,也不敢买,村里房子裂缝最严重的6户人家,还都战战兢兢地住在滑坡带上,等着政府的治理规划,也等着自家把盖房的钱攒够。…
“流亡西藏政府”所在地的达兰萨拉,正弥漫着一股对当流亡局强烈不满的思潮。前不久,数十位历届“流亡西藏政府”最主要的离任阁员聚首,在三天的会议中,历数现任官员的不是,质疑“政府”对大陆的政策有失误 达赖喇嘛代表和北京进行第八次正式谈判后,参与谈判的甲日洛迪、格桑坚赞11月6日返回印度新德里。北京旋即公布,第八次会谈“未能取得任何进展”,中方代表、中共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说,中国政府与达赖私人代表的接触和商谈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责任完全在达赖喇嘛一方”。并表示了,中央政府在西藏问题上不会作任何让步的强硬态度。 达赖喇嘛。(纪硕鸣摄) 为了不影响11月17日举行的流亡藏人特别会议,回到印度的达赖喇嘛代表三缄其口,没有公布会谈情况和结果。其实,这样的会谈结果,已经在预料之中了。目前来看,北京坚持的强硬原则和态度不会改变。需要探究的是,后达赖时代将走向哪里? 据悉,达兰萨拉的流亡藏人中盛行政教分离的议论,民主发展进程和达赖喇嘛多次提出退休,都令这样的“议论”变得更进取,流亡藏人希望有自己的选举来产生政治领袖。北京自然希望流亡藏人分化,这会是乱了敌人,壮大了自己,但可以预料的是,这样的结果,必然将令西藏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化。到时,活耀在国际舞台的,不仅是达赖喇嘛还会出现另一个领袖。 达赖对会谈不抱任何希望 谈判前夕,达赖喇嘛在多个场合表示,对会谈失望。而“流亡西藏政府”所在地的达兰萨拉,正弥漫着一股对当流亡局强烈不满的思潮。前不久,数十位历届“流亡西藏政府”最主要的离任阁员聚首,在三天的会议中,历数现任官员的不是,质疑“政府”对大陆的政策有失误,例如,原来“一中框架下的西藏自治”,后来为什么会变为“一中宪法框架下的西藏自治”?他们认为,宪法是可以修改的,西藏自治会因此贬值。 达赖喇嘛官邸。(纪硕鸣摄) 前政府官员集体前往达赖喇嘛官邸,会谈持续了数小时,他们提出停止与北京的没有意义的谈判;要求以民主自决的方式决定西藏的前途,而不是仍停留在“一中框架”方面。矛头直指现任首席部长桑东仁波切,但桑东认为自己只是中间道路的执行者,将责任推向达赖,考验和挑战了达赖喇嘛的权威。 3月14日中国境内藏区爆发流血冲突事件后,北京中央政府和达赖喇嘛的代表甲日洛迪、格桑坚赞于5月4日在深圳进行了非正式会谈,并确定了继续第七次正式会谈的时间。7月1日,双方代表在北京奥运举办在即前进行了新一轮的会谈,与以往不一样的是,前几次会谈,北京从来不谈进展情况,甚至不承认与达赖的代表有什么会谈,只承认是达赖的亲友回国探访。而这次会谈结束,北京方面率先宣布,称中央“四个不支持”要求的提出和达赖方面承诺积极回应,是这次接触的一个重要进展。 与此不同的是,达赖喇嘛及其代表对这样的会谈大失所望,在前五次会谈后,达赖都主动表示,会谈良性,有进展。但2007年第六次会谈结束,达赖喇嘛曾首度批评会谈没有丝毫进展,今年7月份的第七次会谈,仍让达赖喇嘛失望,不仅认为失去会谈意义,还对约定今年内奥运后的第八次会谈不抱期待,甚至要重新评估这类会谈的意义。 流亡藏人内部多元声音的表露明显,除了支持达赖喇嘛中间道路的主流声音外,要求西藏独立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烈。(纪硕鸣摄) 事实上,总部在达兰萨拉的《西藏时报》八月奥运前的网络调查表明,近九成的受访者反对达赖喇嘛的代表进行第七次会谈;近八成的受访者认为,奥运后,西藏问题也不会有好转。有消息称,这届流亡政府承受很大压力,如第八次会谈不见成效,可能会遭到藏民杯葛。 后达赖喇嘛时代,是一个内部多元化、外部国际化、以及北京不断强硬化的时代。因为民主进程的要求,因为“中间道路”不断受挫,流亡藏人中出现多种不同的声音;而国际社会已经接受达赖喇嘛率领的流亡藏人,出于普世理念及不同的利益考量给予支持;经济发展及国力强盛的北京政府对达赖喇嘛及其流亡藏人更趋于强硬对待。应对这样的时代状况,达赖喇嘛正考虑转变思路,实行改革走向民主、加强国际联络、并寄希望于中国人民将会是他未来的路向。 达赖喇嘛多次表示,对北京的信任降度低。“但我还是愿意信任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有文化文明,也是一个能了解现实,勤劳的民族。我想很多中国人了解西藏后,会对西藏的看法有改变。” 达赖喇嘛与北京持续数十年对立、对峙、对抗,近几年转为对话,希望通过与中共领导的协商,解决他认为的西藏问题。但经过这一轮从2002年开始的八次会谈,达赖喇嘛终于感觉疲惫和无奈。接受访问,达赖喇嘛表示,北京提出“没有西藏问题,只有达赖喇嘛的问题”时,他发出公开的声明回应,很清楚表明,个人没有诉求,北京真的认为没有西藏问题的话,其实也没有什么谈的。“但他们还是要继续谈,也就谈吧。” 这番话意味着,期望北京的西藏政策有所改变破灭,达赖对接下来的会谈不抱任何希望,如果没有什么突破,甚至会是这轮会谈的终结。达赖喇嘛要走自己的路。(《多维月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