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折上折:南京24家楼盘集体八折大甩卖

“团购八折”“一次付91折,按揭92折”“元旦购房87折”……2009年元旦前,南京市24个商品住宅项目在媒体上集体推出五花八门的打折大甩卖活动。分析人士认为,开发商元旦推出的优惠活动参与楼盘多、房源多、打折力度大,房价或许仍有下行空间。 根据南京市网尚房地产研究机构统计,参与此次集体打折优惠的24家楼盘,遍及南京城中、河西、江宁、江北等各大板块,范围广,折扣幅度大,房源多。以河西为例,融侨中央花园将推出25套特惠房源,起售价为每平方米7620元,比该楼盘的均价低600元左右,该楼盘售价最高时每平方米曾经接近1万元;应天大街上的第七大道则是直接在总房价上给出了折扣,其普通住宅一次性付款可以打94折,办理按揭的购房者则享受96折,此外,该楼盘的挑高住宅每平方米还可以优惠100元。河西老项目拉德芳斯的促销力度颇为惊人,购房者在享受92折的优惠以外,一次性付款每平方米还可以再优惠200元。城北、江宁等地的楼盘也推出了幅度不一的促销“攻势”,房价大都每平方米下调了三四百元,江宁的莱茵东郡更是打出“团购八折”的旗号,优惠后的均价在每平方米5350元左右。 记者注意到,除了房价打折,开发商还为购房者准备了多重“礼包”。有的向成交客户赠送笔记本电脑一台;有的赠送价值数万元的知名品牌地暖;有的甚至赠送市价约5万元的新款乐驰轿车。 “现在早降价的房子才好卖,再不降价我们的年终奖就泡汤了。”一家参与此次打折活动楼盘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他说,10月份以来的税费减免政策以及利益杠杆作用的刺激,已经使得楼市出现回暖迹象。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见底,老百姓的观望心态依然浓厚,即便是刚性需求也倾向选择价格低的房子。 网尚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颜涛分析,此次开发商集体降价,是在前一阶段南京楼市出现“价跌量增”现象的基础上做出的明智选择。 南京市房管局网上房地产统计显示,南京市11月商品住宅成交3817套,环比增五成。12月,南京市商品住宅则日均成交220套。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央行5次降息和中央出台税费减免政策的刺激外,南京楼市回暖与房价下跌也有密切关系。11月以来,南京市商品住宅交易集中在打折幅度大的楼盘,销量前10名占据全部销量的六成,几乎都是中低价楼盘。南京市浦口区去年底房价平均每平方米在5000元-6000元之间,今年11月以后这个区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3400元-3800元。领先降价的“苏宁天润城”成为今年全市销售冠军。11月南京市总价每套33万元-40万元的住宅成为市场主力,成交价同比下跌5.2%。 颜涛表示,目前南京楼市虽然出现降价回暖的迹象,但要维持目前的交易量并不容易,因为供求关系已发生逆转。“南京市网上房地产”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30日,2008年南京市一共卖出42287套商品住宅,比2007年减少约5万套,同比下滑54%。2008年商品住宅供销比约为3:2。供大于求的局面相当明显。根据南京市房管局的统计数据,截至12月底,南京市存量房超过600万平方米,随着新房的上市,明年3月存量房将达到高点,销售压力难以缓解。 南京市民曹女士说:“现在购房者还是不敢轻易出手啊,一是担心明年房价还会降,二是怕税费再减免。万一刚签了合同,由于政策变动可以少交几万块的税,那我不后悔死啦?” 市场人士分析,政府短期内可能不会再出台刺激楼市的举措,接下来就要看开发商的“表现”了。“老百姓一旦结束观望,最先考虑的肯定是同一区域内价格便宜的房子,开发商如果还死守价格的话,房子是很难卖掉的。”

惊人:三分之二中国人认为别国比中国好

今年底,《环球时报》连续第三年就“中国人如何看世界?”等种种问题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5大城市进行了1607位城市居民的入户抽样调查。31日,调查结果正式出炉,其中一项问题的调查结果颇耐人寻味。 今年《环球时报》独家调查新设了一个选项:你最喜欢哪个国家?问题本身不涉及对国家的政治忠诚度,只涉及对国家的好感度。34.35%的调查对象选择了自己的祖国中国。紧随其后的是20.22%的人选择了美国。 调查显示,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的喜爱超过了对亚非国家的喜爱。尽管中法关系今年经历曲折起伏,但依然有6.85%的接受调查者喜欢“浪漫的”法国。另有5.48%的调查者最喜欢的国家是日本,3.92%最喜欢英国。排在日法英后面的分别是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等。 虽然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祖国是自己“最喜欢的国家”人数最多,但清华大学国际问题专家阎学通教授也向《环球时报》表示,只有34.35%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是自己最喜爱的国家”,“这个数字很低,这意味着2/3的中国人认为别的国家比中国好”。阎学通认为,当绝大多数中国人不认为中国是自己最喜欢的国家时,中国就不可能成为世界上多数人所羡慕的国家,更不可能成为别国想模仿的国家。这个数字意味着我国民众对自己的生活还不够满意,绝大多数人认为中国还应该向外国学习。有20%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美国是最喜爱的国家,这意味人们认为最值得学习的国家还是美国。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专家沈丁立则认为:“实际上,这是一件好事情。”沈丁立说,尽管中国还没有形成凝聚社会绝大多数共识的新价值观,但有1/3的人最想去美国看看说明中国人敢于表达,敢于不再凭意识形态来看问题,这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表现,也是中国人更加自信的表现。 一些“最喜欢的国家”也成了很多接受调查者“如果有出国机会最想去的国家”。调查显示,33.04%的受访者表示,最想去的国家是美国,这个比例也是3年来新高。去年调查显示,中国人最想去的第二个国家是日本,今年依然是日本。法国则一直保持第三的位置。此外,中国人最想去的国家还有英国(6.91%)、新加坡(5.85%),加拿大(5.16%)、澳大利亚(4.29%)等。

震惊:中东一8岁小偷被捉活活轧断手臂

在中东的某个地方,人民贫穷,很多小孩都过着饿肚子的生活,一无所有的他们,很多时候都会为了填报肚子而去偷食物。基于他们的宗教信仰条规,偷窃的后果就是掉胳膊,由于缺乏资源,很多犯人未经过审判就已经被施于私刑。。 有时候想想,一个大人深知法律的刑罚都会挺而走险的去偷去抢,更何况是小孩子,肚子饿之下,有的根本就不知道偷东西是犯法的….. 以下图片描述一个8岁小孩因偷窃被抓,然后被施于残酷私刑的经过。 心里震撼之余,想想,小孩子不是应该循循善诱的吗?这样重的刑罚至于吗?

震撼实拍:俄罗斯双头姐妹的快乐生活

世界上长得奇特的人不在少数,然而能像俄罗斯这对双头姐妹,不仅长得“有形”,而且能够幸福快乐的生活长大,实在不能不说是一件世间少有的“奇事幸事”。 看这对双头姐妹戴帽子酷酷的样子,眼神中透漏着唯我独尊的自信,让人不得不佩服她们生活的自信。看着她们的笑容,你可以看出她们之间的感情一定特别的好,这一生能够拥有“永不分离”的朋友、知己,也算是无憾了!要是在晚上你看到这样的面孔,肯定会吓一跳!

澳富翁炒股输光家产远赴孤岛当鲁宾逊

据澳大利亚媒体28日报道,澳洲前富翁戴维格拉希恩20年前投资股市亏损1000万澳元,赔光家产。他竟远赴离岸2000公里的一座孤岛,当起现代版“鲁宾逊”。然而,他的女友却受不了孤岛生 活,带着儿子离他而去。如今,65岁的戴维也忍受不了孤独了,日前竟上网征婚,希望能为自己找个“孤岛新娘”。 20年前炒光家产 据报道,现年65岁的戴维格拉希恩本来是澳大利亚悉尼市的一名千万富翁。20年前戴维在1987年的一次股灾中损失了1000万澳元的财产,几乎赔光所有财富,转眼间变成了穷光蛋。雪上加霜的是,他的妻子也在同一时期和他离了婚。 澳洲的现代版“鲁宾逊”戴维格拉希恩 不过,戴维并没有沉沦和绝望,他反而大彻大悟,感到财富就像浮云一样虚无,花一生时间去追求实在不值,于是他远赴澳大利亚约克角附近海域的一座热带孤岛,当起了现代版“鲁宾逊”,过起原始人一样的生活! 女友携子离他而去 据悉,这座热带小岛名叫复原岛,距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约有2000公里。它本是国家公园保留地,戴维变卖剩余家产,和复原岛管理者签下了50年租约,租下了该岛1/3的土地。1993年,戴维带着女友搬到复原岛,过起与世隔绝的生活。 然而,戴维的女友实在无法忍受孤岛上没有热水洗澡的“原始人”生活,3年后便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离开,并和他分手。 那以后的12年,戴维成为岛上唯一居民,除了偶尔经过的游艇下来几名游客拜访戴维外,只有一只宠物狗和他朝夕相伴。 虽然寂寞但不后悔 如今,戴维自己也无法忍受这种孤独生活了。日前,他竟在约会网站上打出征婚广告,希望找个“孤岛新娘”。戴维希望新女友是个不爱逛商场和不爱到邻居家串门的女性。戴维在征婚广告中对自己居住的珊瑚岛进行了一番诗意的描述,将它形容成是“海洋沙漠中的一小片绿洲”。 戴维承认,他的确太孤独了,希望为找到梦想中的“美人鱼”。戴维已为孤岛添加了一些现代化生活设备。不过到目前为止,戴维的征婚广告“应者寥寥”,只有少数几名女性对这种孤岛生活表示了兴趣。 然而,戴维不后悔当现代版“鲁宾逊”,他认为当年炒光家产是一生中最好的事情之一,因为那让他意识到钱财没有任何意义。

5个妻子2个母亲:揭秘拉登家族的女人们

“恐怖大亨”本·拉登在沉寂许久之后,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不过,这一回并非拉登自己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而是他27岁的四儿子娶了一个51岁的英国新娘;其次就是拉登的生母在他50岁生日(今年7月30日)前连连骂他“孽子”。 这本是两条普通的新闻,但由于与拉登有关,顿时显得“价值连城”。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新闻中,“女人”与“恐怖大亨”联系在了一起!那么,拉登与他家族女性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两个母亲 1957年7月30日,拉登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呱呱坠地。其父穆罕默德·阿瓦德·本·拉登是一个大建筑承包商。拉登在52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17。很多中东媒体曾报道说,拉登的母亲阿丽娅·汉娜是其父穆罕默德的第四房妻子,生拉登时年仅18岁。 拉登的英国儿媳简·费利克斯·布朗 在很多中东国家,穆斯林男子最多可娶四个妻子。很多富有的沙特男人,往往只保留前三个妻子为“正室”,而不断与第四个妻子离婚,以更换新宠;有的干脆同时拥有若干名小妾——统称为“第四房妻子”。拉登的父亲穆罕默德也是如此。因此,有人怀疑,拉登的母亲阿丽娅,实际上只是穆罕默德的一个小妾,而非原配夫人。据穆罕默德的一个私人飞行员回忆,当年,他经常驾驶私人直升机,送穆罕默德到沙特乡村“沾花惹草”,其间曾见过阿丽娅等几个女子的真容,无不羞花闭月、美艳动人。 由于阿丽娅是个叙利亚商人的女儿而非沙特人,加上她只生了拉登这一个儿子,所以,她在家族中的地位十分低下,常常受到丈夫和其他夫人们的训斥与责难,到后来几乎成了丈夫的一个奴隶。 由这样一个母亲养育的孩子——拉登,自然很难得到父亲的器重。此外,由于从小体质瘦弱,童年时的拉登,经常遭受同父异母兄弟们的欺负,甚至还因为身上有叙利亚血统而被骂作“小杂种”。每当此时,阿丽娅都会告诉他,要学会忍耐。有分析说,拉登沉默寡言、冷漠残忍的性格,就是在和母亲相依为命的过程中形成的。 1968年,穆罕默德在一起飞机失事中去世,年纪尚轻的阿丽娅几年后改嫁,从夫姓改名为哈米达·阿塔斯。 母亲远嫁他乡,孤苦的拉登只好跟着父亲的另一个夫人阿勒·哈利法生活。好在此时他已继承了3亿美元的巨额遗产,可以不像往日那样受兄弟们的欺辱了。 随着年龄的渐长,拉登依然与两位母亲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即使是在上世纪80年代前往阿富汗参加抗击苏联入侵的斗争中,他仍经常与她们通话。但是,“9·11”事件后,哈米达·阿塔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再也没有得到过儿子的音信,并强调自己完全反对他的恐怖主义行径:“作为母亲,我仍然爱他,并且为他祈祷,希望他安然无恙。但是,我不赞成他的观点。我祈祷真主安拉能够引导他重新走上正确的道路。” 五个妻子 与很多沙特穆斯林一样,拉登自称共有4个妻子:一个叙利亚女人,两个沙特女人和一个也门女人。但有报道证实,拉登还有一名菲律宾妻子,而且是菲反政府武装阿布沙耶夫领导人萨巴亚的表妹。迄今为止,无人知道这些妻子为他生了多少个子女,传言中的数字从10个到18个不等。显然,拉登对自己的妻室管制得极严,就连美国情报部门都无法确认其妻子们的姓名。 美国《纽约客》杂志曾载文披露,拉登之所以憎恶美国,并策划惊世骇俗的“9·11”事件,最初的动因居然是“冲冠一怒为红颜”。 上世纪70年代,沙特记者哈立德·巴塔尔夫曾与拉登一家住在同一条街上,与拉登是老相识。据他透露,1978年,拉登的长子身染重病,拉登和一位原配妻子送儿子远赴美国治疗。在飞机上,身穿阿拉伯黑袍、戴着面纱的拉登妻子,引起了乘客们的好奇,几个大胆的乘客居然跑到她的面前,拿出相机一阵乱拍。 那时的拉登,作为传统的穆斯林男人,怎能容忍美国人如此“侮辱”他的妻子。回国后,他曾对人提起,这次美国之旅就像“被展览一样”,是一次噩梦般的经历。有分析认为,这很可能是拉登反感美国人的开始。 2002年,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阿拉伯文报纸《中东日报》,曾采访拉登4位妻子中的一位,但文章并未透露她的国籍和姓名,而只是引用了她名字的英文缩写“A.S.”,同时也没有透露采访的时间和地点。 这位神秘的“A.S.”女士和拉登在阿富汗共同生活过,但她在采访中拒绝说出最后一次和拉登见面是在何时何地,只是强调丈夫曾反复表明不会轻易离开阿富汗,除非是为了治疗慢性肾炎和胃病而短暂离开。当被问及拉登究竟是否策划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和1998年美国驻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使馆爆炸案时,“A.S.”表示不太清楚,因为她从不过问丈夫的“政事”。“有一次我无意中问起,谁知他勃然大怒,狠狠地警告我说,‘再也不许提起类似事情’。”不过她承认,她曾不止一次听到拉登说“美国是头号敌人”。 据称,在“9·11”事件发生前,拉登将自己的家室送到了安全的地方,其中两个妻子被安排到克什米尔穆斯林控制区一个部族首领的家中,菲律宾籍妻子则回到了菲律宾。 拉登侄女杜福尔 弟媳和侄女们 有媒体曾说,如果拉登与他的弟媳和侄女们生活在一起,那他可能早就被气死了。因为她们崇尚西方的生活方式,不少人已经西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的弟媳和侄女——卡门·杜福尔母女。 卡门·杜福尔,是拉登23个同父异母兄弟之一的伊斯拉姆·本·拉登的妻子。卡门出生于日内瓦,父亲是瑞士人,母亲是伊朗人,从小在西方世界长大。1973年,在美国念书时,卡门结识了“白马王子”伊斯拉姆。次年,两人举行了童话般的婚礼。起先,夫妇二人住在美国,1976年搬回沙特阿拉伯,与家族成员生活在一起。 “9·11”事件后,卡门公开发表了谴责恐怖主义的言论,继而与拉登家族分道扬镳,带着3个女儿离开了沙特。2003年12月,她在伦敦出版了一本回忆录——《在不透明的王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书中详尽、生动地讲述了她在拉登家族的生活经历。 卡门回忆说,在拉登家族生活的许多年间,她总共只见过拉登三回,而且都是偶遇。“有一次,拉登来敲门,我去开门,他一见到我,立刻转身就走。我在后面喊:‘别走,进来呀,你弟弟在家。’可他还是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后来,我的丈夫解释说,当时我未戴面纱,他们的宗教不允许男人直视未蒙面的妇女,即便是弟媳妇也不行。” 这本书遭到了很多伊斯兰保守人士的强烈反对。一位穆斯林女性指责卡门“利用拉登的影响力赚取不义之财”,卡门立即反驳说,出书是为了3个女儿:“她们有权利知道,我和她们的父亲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更重要的是,我要让所有人了解背负‘拉登’这个姓氏的艰辛,让人们不要以异样的眼光去看待她们。” 瓦法赫·杜福尔正是卡门和伊斯拉姆的女儿,也就是拉登的亲侄女。她也许是拉登家族最高调的人物——先是演电影,再当性感模特,接着与美国人结婚、到法国生孩子,一时间吸引了大量眼球。 与拉登家族的很多年轻后辈一样,瓦法赫成年后留学美国,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后继续在纽约发展。她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好莱坞影视明星。为实现这一梦想,瓦法赫曾同意与美国的一家影视媒体公司合作,共同拍摄一部有关她个人生活的电视真人秀节目。 瓦法赫还曾在美国著名的《GQ》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题为《成为性感的本·拉登谈何容易》。文章称,“9·11”事件后,她和家人曾多次遭到死亡威胁,自己的心情经常陷入沮丧和困惑之中。她和母亲卡门被迫移居日内瓦和伦敦,即便如此,只要她一出现在公众场合,闲言碎语就会扑面而来。 去年7月15日,瓦法赫在纽约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新郎是美国纽约公共广播电台的一名主持人。拉登家族的重要成员悉数出席,其中包括目前实际控制整个家族产业的穆罕默德·伊斯梅尔·本·拉登。据报道,作为结婚礼物,拉登家族专门为瓦法赫在纽约市西郊买了一幢价值750万美元的豪华别墅,另外还赠送了价值约440万美元的珠宝首饰。 今年3月,刚刚当上母亲的瓦法赫表示:“其实我只想过自己的生活,我不能背着我叔叔的名字过一辈子。因为我叔叔,所有西方人都恨我;又因为我选择了美国的价值观,所有沙特人也恨我。所以,我恳请大家:让我过自己的生活吧!” 拉登家族 拉登家族在沙特阿拉伯声名显赫、人丁兴旺,有300多名家族成员,是吉达、麦加地区地地道道的豪门。即便是在今天,本·拉登集团在沙特阿拉伯的建筑、铁路、金融等行业仍极具影响力,整个集团的资产据说高达50亿美元。

网友亲历实拍:朝鲜的酒店竟然如此奢华

日本日野大巴近2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香山酒店,由于一路没有路灯也没有什么居民区,眼睛已经习惯黑暗了,当车抵达香山酒店后,以为到了闹市区,绝对算得上灯火通明,后来几天的行程体会到,在朝鲜夜间基本没有亮度这么高的场所。刚下车眼睛还不适应,只见一幢金字塔形的建筑直刺云霄,虽然知道朝鲜有这么三个顶级豪华的酒店,但真实的看见着实给我震撼得手脚发麻,都忘了跟谁来的了,淌着涎水直直的就要走进大堂。直到看见其他游客手里都拎着行李,才想起自己大包小裹好几件呢,不过宫总就是够朋友,看我这没见过世面的样,主动把行李替我拿着了,让我专心致志的看西洋景。 酒店门口一水儿的进口车,大到豪华大巴,小到24自行车,全是欧美日产的,奢侈啊!这是我第一个没想到;进了酒店大堂那叫一个富丽堂皇(本人以前住过最高档的地方就是部队招待所,国内太高档豪华的没进过),超高的大厅,水晶吊灯,大理石从墙镶到地,普通客梯观光电梯很多部,这是我第二个没想到;酒店大堂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出售食品、书籍、纪念品的,乒乓球桌台球桌等等,让我不但没感觉到优越,倒有一些自卑,连商品标价上的朝元、欧元、人民币的符号都分不清楚了,这是我第三个没想到;和酒店服务员需要交流的时候,努力回想刚才车上导游小姐教的几句常用朝鲜语,却又总是张冠李戴,而酒店各个部门的服务员却讲一口虽不太流利却能让我们听懂的汉语,惭愧;还有很多没想到,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分了房间我和媳妇住在八楼,酒店是三角形建筑,我也弄不清住的是什么方向了,走廊很宽敞,很安静,地毯质量很好,只是有些陈旧。打开房门,屋里面积很大,装修也不错,床上洁白的被褥极其干净,像浆过一样,散发着淡淡的洗衣粉的味道,来之前在网上看到朝鲜一个一级宾馆——青年宾馆房间的照片,被褥都是大红色缎子面儿的,觉得很可笑,但今天酒店的寝具绝对比那个酒店高N个档次,柜子椅子都很干净,电话是松下的,冰箱三洋的,连熨衣架都是松下的,卫生间是TOTO的整体浴室,电视是前苏联的12吋彩电,不带遥控,最老式的,我觉得最让我佩服的是这些电器都产自85年左右,朝鲜人民将它们保持的光洁如新,太不容易了,包括以后几天我在街上看到的70和80年代的进口汽车,都保养得非常好,我应该重新客观的审视一下朝鲜人民。床头中控柜上机关很多,但大多是无用的,只有控制收音机的有用但没有电台,可能电台下班了;控制电视的也好用,但电视只有一个台,晚11点也下班。 朝鲜没有夜生活,舒适安逸的睡了一整晚,早晨推开露台的门,清新湿润的空气钻进身体的每一个毛孔,迎面郁郁葱葱树林和起伏的山峰跟国内的景点没什么区别,只是看到窗下马路上急着赶路行人的装扮,才感觉到脚正踏在朝鲜的土地上。洗漱完毕下楼来到了酒店的广场上,人已经很多了,大多是中国游客,穿插着几个大个子的欧美人。回过头仰视香山酒店,仅用高大雄伟来形容它有一些苍白,如果酒店旁临海的话,就跟阿拉伯半岛上石油大亨们度假的海景房一样。虽然没有海,但酒店广场前有一条不宽不窄的小河,四周的群山上有星星点点火红的枫叶点缀,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鸟鸣,真是让我感受到在国内永远没有的贵宾级待遇。 如果说第一晚下榻的香山饭店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特级酒店偌大的餐厅男洗手间只有一个位置,而且是用水泥砌成便池的形状然后贴的瓷砖而不是什么成品洁具,导致每次餐前餐后卫生间门口像中国七十年代胡同口的旱厕一样总有人站排,搞得正在里面享受中的人很是不爽,一交流听女眷们说女洗手间也如此,这个景观就与香山饭店的特级称呼有些不般配。后来去平壤鸭肉专门料理店用餐(是平壤大型餐饮店之一),卫生间也是如此,弄得我的两个好朋友连人生最需要尽情释放的事儿都得草草收场,并直接导致进食的空间没有排空,少吃了不少朝鲜为数不多的美味。这大概也是朝鲜酒店的一个特点吧。 之后两晚由于当地旅行社的安排,我们团被转移到了平壤市两江酒店,此酒店因临着大同江和另一条它的支流而得名。去的时候也是天已漆黑,远看酒店就像黑暗中前面一束微弱的手电光,车到近前也没感觉它有多堂皇,下车后一看,跟香山酒店宛若天地般悬殊,导游说这是朝鲜的一级酒店,在平壤也没几家。酒店的大堂不是太大,设施更为陈旧,服务人员也寥寥无几。分了房间上去一看,房间小、霉味大、床柜破旧,所有灯包括台灯地灯吸顶灯均没灯罩。冰箱三洋;洁具美标;座便没盖儿;电视是长虹的,25吋,依然是一个台,节目依旧是朝鲜反映战争题材的电影,电影里的正面人物胸膛被敌人扫射了一梭子子弹仍然能坚持到大部队来到,且交上最后一笔党费。这情节我小时候在小朋友中经常演,而且演得很到位。床上的被没有被罩,要盖先在身上盖个床单再把被盖上面;床很硬,没有垫子,直接床板上铺一褥子,矫正驼背专用。房间内唯一与香山酒店媲美的是露台,无论形状大小都别无二致。当晚正坐电梯上楼的时候停了一次电,在房间洗漱的时候停了两次电,第二天电梯干脆不工作了,徒步上楼,多亏拿钥匙时手慢,手快的抢的全是高层。

英国巨型夏尔马重1吨打破吉尼斯纪录

英国有一匹夏尔马不会轻快跑步,而是步履沉重,蹄声如雷,体重更超过一吨,破了世上最大马匹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这只五岁大的夏尔马名叫杜克,未来两、三年还会继续长大,重逾一吨,重量与小型货车相若。杜克的前主人在2006年离世后,它便来到肯特郡马匹收容所,从此备受注目。它的新主人要为牠建造一个特大马厩,它所用的地毡和马轭都是度身订造的。 饲养员罗斯说:“访客看见它时都难以置信,有些人还打趣说它一定是马和大象的混种。 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马 它比我高很多,我走在它旁边时,感觉就像走在它下面。每次打理它的时候,我总要找东西垫高双脚。” 杜克每星期的饲料费达110英镑。在冬天,饲养员每星期都要送来两大堆饲料和一捆半的干草,它的食量是普通马匹的四倍多。 虽然它体形庞大,但它最好的朋友却是一匹名叫贾斯珀的小马。夏尔马是一种拖拉马车的挽马,原文来自盎格鲁撒克逊语的“dragon”一字。夏尔马是强壮战马的后裔,中世纪时由威廉一世引进到英国,供武士在战场上策骑。

你有没有现代人十大奇奇怪怪的恐惧症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人的生活与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久而久之,导致某种明显的心理和生理症状,出现了现代人十大奇怪的恐惧症,这实在是现代社会独有的怪现象。 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人的生活与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久而久之,导致某种明显的心理和生理症状,出现了现代人十大奇怪的恐惧症,这实在是现代社会独有的怪现象。 1、恐惧教皇(Papaphobia) 一直以来,教皇被视为世界上最善良和最美好的人,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涌向他,希望能得到他的祝福和庇护。然尔,却有一群人对教皇感到极其恐惧,他们正遭受“恐惧教皇症”(Papaphobia),即一种恐惧教皇的异常的或持续的病理状态。得此恐惧症后,就会呈现出许多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快速呼吸、心律不齐、出汗、恶心和浑身整体感觉的恐惧。令“恐惧教皇症”患者恐惧的可能不只是教皇一个人,罗马天主教会也可能是他们恐惧的对象,因此,“恐惧教皇症”患者总是希望与教皇相关者保持远离。 2、恐惧花生酱粘到嘴巴的上颚(Arachibutyrophobia) 近期,有一人群正遭受一种叫做“恐惧花生酱粘到嘴巴”(aracibutyrophobia)的恐惧症,他们总是害怕花生酱粘到嘴巴的上颚。吃花生酱三明治对此人群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事情,因为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担心黄油会粘住他们嘴巴的上颚。一旦黄油粘到嘴巴的上颚,他们就会表现出极其恐惧的反常状态。 3、恐惧掉头发(Trichophobia) 如果有人偶尔在汤中发现头发,说明他是正常的。但目前出现一群人,他们看到到处都是掉下的头发,此类人群可能已经患有“恐惧掉头发症 ”(Trichophobia)。目前,在希腊已出现这种“恐惧掉头发”症,这是由于患者经常在衣服上或其他地方看到掉落的头发而造成的一种对头发的病态的厌恶或恐惧。 4、恐惧没有手机无法与他人联系(Nomophobia) 当您的手机没有网络覆盖,您的感觉如何?您可以尝试关闭手机一整天?无论您是已用完手机话费或手机电池已没电,还是丢了手机或在某一地区接收不到手机信号,总之,在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文化环境中,没有手机会给许多人带来恐惧症状,这种恐惧症状就称之为 “恐惧没有手机无法与他人联系的症状”(Nomophobia)。 5、恐惧青少年(Ephebiphobia) 起初被称作“令人恐惧和厌恶的青少年”,今天在世界各地的各种场合中这种现象已被重新定义,被公认为“不准确、夸大其词和感性的年轻人”。社会学家雷堡(Ray Oldenburg)已把美国社会中的这种代沟和日渐增加的青少年和成年人之间的隔阂归结为“成年人疏远和恐惧青少年症”(Ephebiphobia)。然而,这种对青少年的恐惧和成年人对他们的排斥反应往往是变相的纵容态度。 6、恐惧被盯(Scopophobia) “ 恐惧被盯症”是一种在被盯或被凝视时感觉到紧张不安和产生一种不合理的恐惧感的症状,患者往往倾向于避免在商场等大型公共场所和其他大型集会中出现。即使是开车这种简单的工作对于此种患者来说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些患者会很不理性的认为他们旁边的汽车或前面的、后面的汽车中的其他人一直通过汽车后视镜盯着他们,他们因此会产生严重的恐惧感和不安。 7、恐惧镜子(Spectrophobia) 这种特殊的“恐惧镜子”症涉及对镜子的病态恐惧和害怕看到自己的影像两方面。心理分析学者桑德尔(Sandor Ferenczi)把此恐惧症状归结于两个主要原因:害怕认知自我和恐惧自我暴露。这类人群往往不敢面对镜子,恐惧正视自己和暴露自己,甚至将自己封闭起来,久而久之会产生严重的自我封闭。 8、恐惧吞咽(Phagophobia) 在一般情况下,“恐惧吞咽”症患者只食软的和液态食品,他们终日抱怨难以吞咽各种食物。然而,身体检查和实验室分析表明这些患者并没有任何明显的致使难以吞咽食物的身体方面的原因。长此以往,此类“恐惧吞咽”症患者可能进而导致恐惧吃食物或对吃食物感到极为烦恼,随后将会产生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等现象。 9、恐惧呕吐(Vomitophobia) “ 恐惧呕吐”症是指无论是自己呕吐或是周围其他人呕吐,都会对呕吐产生一种不合理的恐惧感。这种症状可能会引起最坏的情况出现,那就是这一特殊恐怖症人群会越来越倾向于避免外出就餐、出席社交活动和参加派对。他们会很难吃下食物,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往往被诊断为厌食症,但不会被诊断易饿症,因为易饿症涉及一个体重超标的问题。 10、恐惧数字13 (Triskaidekaphobia) 虽然“恐惧数字13”(Triskaidekaphobia)是毫无意义的,但它仍然是最常见的一种恐惧,甚至连希特勒都是此症患者。另外,还有一种对第 13个星期五的特殊的恐惧症状被称为“paraskavedekatriaphobia”。在中国、日本和韩国更为普遍的恐惧数字症是对数字4的恐惧,被称为“Tetraphobia”。

2008年终盘点:各国政要尴尬“献丑”照

误以为是他家楼房的大门? 2005年布什总统访问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时,被一扇锁上的门搞糊涂了,数次大力拉扯,大门就是不动如山,引起在场记者失笑。这个表情,实在娱乐大众。 以防长看演习未取下望远镜镜头盖出糗 以色列两家报纸2007年曾在头版刊登了一张令以色列国防部长佩雷茨出糗的照片。照片显示,以色列国防部长佩雷茨在新任以色列国防军参谋总长阿什克纳济陪同下,前往戈兰高地视察以军大规模军事演习时,竟然没有把观看演习用的望远镜镜头盖取下。眼尖的以色列摄影记者拍到这幅形同搞笑的画面之后称:最讽刺的是阿什克纳济一边观看,一边不停地向佩雷茨解说,而根本看不到任何东西的佩雷茨竟然还露出一副认真表情,三度点头称是。 鲁莽献吻——不尴尬吗? 据《新闻晚报》报道,美国总统布什到访乌克兰时,在为他举行的欢迎仪式上“强吻”乌克兰总统尤先科的夫人,劳拉立马怒了。 世界银行行长的破袜子,是金融风暴的“预兆”? 2007年7月28日,世界银行行长沃尔福威茨在土耳其进行访问,在参观一清真寺脱鞋时露出了袜子上的大洞。针对这一新闻,网友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日本女议员打架走光 日本国会近年来在是否向伊拉克派兵和改革养老金等议题上,也引发过暴力冲突。其中一位女议员跳上桌子,与男性议员们大打出手,不但因身穿短裙走光,还当场被扯掉上衣,一时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丑事。 阿根廷前总统破相 阿根廷前总统基什内尔2003年在阿根廷议会宣誓就职,并举起了象征权力的总统法杖。在国会外接受支持群众的祝福时新总统被蜂拥而来的记者的相机撞破额头。 默克尔遭萨科齐强吻向法国提出外交抗议 在不久前在巴黎举行的四国欧洲首脑峰会上,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无法接受法国总统“拉丁”式的见面方式,称感到相当尴尬。 美总统布什招惹蜜蜂 美国总统布什2003年5月23日在得克萨斯州克劳福德的私人农场与到访的日本首相小泉会晤,会后,布什与小泉举行了联合记者招待会。可能是受布什焦黄头发的吸引,在他发言时,有只蜜蜂盘旋头上。 普京遭“强抱” 2006年10月6日俄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向各界优秀人士颁发国家奖章时意外遭遇女演员的亲密接触,当普京给女演员尼娜尼古拉耶芙娜乌尔甘特颁发祖国贡献三等奖章时,不料女演员突然以电闪雷鸣般的动作搂住了丝毫没有防备的总统,双手紧紧抱住普京的腰,情不自禁地偎依在总统胸前,让总统、在场所有嘉宾和记者都大为吃惊。 潘基文吓到钻桌子 2007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进行了突访,但是他自上任以来首次访问伊拉克,就在他与伊拉克总理马利基举行新闻发布会之时,会场外仅仅50米处发生爆炸。爆炸发生在新闻发布会刚刚开始的时候,当时一名翻译正在翻译记者对潘基文提出的问题。听到爆炸声的潘基文下意识地闪躲了一下,在讲台后蹲下身去。美国有线新闻网报道说:“他(潘基文)看起来被吓了一跳,在讲台后蹲下身去,站起来之后他还左右环顾了一番。” 布什与伞“搏斗” 2005年6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马里兰安德鲁斯空军基地的一场骤雨中与伞“搏斗”。看着这场“搏斗”,不知道布什总统当时的心情会是忐忑,还是在努力自娱自乐。 萨科齐干嘛踮起脚尖? 法国总统萨科齐偕“第一夫人”布吕尼访问了英国,英国媒体发现,当个子不高的萨科齐和妻子布吕尼站在一起合影时,为了身高般配,萨科齐不得不辛苦地踮起自己的脚尖。据悉,萨科齐身高只有1.65米,而布吕尼身高却有1.75米。 “噢不!不要触摸我!” 据报道,萨科齐出席一个农产品展销会,正当他走近群众准备握手时,一名男子因为不愿和他握手,便对他回避三舍,然后说道:“噢不!不要触摸我!”萨科齐则笑面迎人“回敬”道:“那么滚开吧!”该名男子也不好惹,说:“你令我反胃!”此时萨科齐怒斥道:“快滚!你这个该死的白痴!”萨科齐和民众互骂的过程被《巴黎报》拍摄下来,并把有关实录上载到该报的网站。法国总统府拒绝就今次事件置评。 布什遭“袭击” 在白宫传统的一年一度夏季野餐会上,美国总统布什在逗玩国会议员汤姆-德累的儿子Brett Ferro。 有钱人布莱尔也逃票 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乘坐专线列车前往机场途中,发现身上既没带钱,也没带银行卡。好在售票员网开一面,为他特别免票,避免了尴尬。面子虽保住,但英国媒体毫不客气地给“有钱人”布莱尔扣上“逃票”的帽子。 一向热情过火 2005年5月,布什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时同时互吻对方夫人。媒体评论说,普京显得很含蓄,布什则“热情”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