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美国加州和加拿大卑诗省先后发现金矿,吸引华人不远千里前来掘金,希望能够一朝致富,而北美洲更被华人称为“金山”。
可惜华人大多空手而回,因为华人只准在白人淘过,并且放弃的矿场淘金。
在这种情况下,华人淘得黄金的机会可说非常渺茫,而英谚Chinaman’s chance据说是由此而来。
在“中国佬的机会”还未出现前,英文是用dog’s chance(狗的机会)指没有机会可言。
美国语言学家孟肯(H.L. Mencken)在考证Chinaman’s chance一词时指出,华人对此词十分反感,认为语带侮辱。
根据《牛津英语辞典》的解释,Chinaman本解作瓷器商人,可追溯至1772年。
用作指中国人,相信是在1849年,随着美国加州的淘金热潮而产生。
阿尔伯达省原本有一座高山以Chinaman为名,但由于华人反对,现已易名。
该高山最初名为蜂巢山(The Beehive),位于著名旅游圣地班芙(Banff)东面一个名为Canmore的小镇。
据说在19世纪末,当地一名华人与人打赌,在指定时间内成功攀上了蜂巢山的山颠。
自此,当地人称蜂巢山为Chinaman’s Peak。
蜂巢山是在1980年正式改名为“中国佬峰”,但当地华人后来以Chinaman一词对华人不敬为由,要求易名。
当局从善如流,改以当日攀登该高峰的华人Ha Ling的名字为山峰命名,岂料又闹出双胞问题。
有人说,该华人其实名叫Lee Poon,究竟谁是谁非,还有待考证。
誉满全球的Chinatown(华埠,又称唐人街)据说原本也是一个贬义词,指淘金华人在矿场附近盖搭居住的简陋房舍,后来用作指华人居住的街道或地区,含义与贫民窟无异。
北美华人昔日聚族而居,并非如一些人所说,是出于习性。
华人其实是遵照政府规定,在指定的一或两条街道内居住。
除上班工作外,不得逾越。
事实上,其他族群也喜欢聚族而居,多伦多下城的Cabbage Town (椰菜城)原是爱尔兰人聚居的地区,由于他们喜欢在前园种植椰菜作食用,故名。
有学者认为,Chinatown的构词方式非常独特,二百多年来,魁省法裔离乡背井,南下美国谋生,也是聚族而居,但他们所聚居的地区均称为Little Canada(小加拿大),而不是Canadatown(加拿大城)。
此外,英文只有Chinatown而没有Anglotown(英国城),可见Chinatown的含义超出了字面意义。
(罗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