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三月,陈水扁在那极具煽动性和感染力的”换人试试看”口号下,成功踏入了总统府后不久,我和同事在安排下到台北专访了这位令台湾变天的人。
采访中我和同事问了陈水扁这样一条问题: “你一直强调自己是’台湾之子’,除此之外,你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吗”?陈水扁瞪着我们回答: “我是台湾人,就如你们香港人在外,别人问你是哪里人,你只会答自己是香港人一样”。当时,我和同事顿了一下,心有不甘,于是接着再问: “对呀,外出旅行,别人问我们是哪里人,我们大多习惯说自己是香港人,正如有人会先说自己是上海人,广东人,不会一张嘴就答’我是中国人’,但若别人问我们是不是中国人,我们不会否认。陈总统你呢?你会不会说自己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呢”?结果,陈水扁一脸的不高兴,继续地顾左右而言他,不回答这条他根本不愿意,也不可能给我们清晰答案的问题。
提起这个故事,是有感最近香港多个民意调查显示,港人对中国的认同感增加。自认为”中国人”的市民数量急升。而根据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在六月中进行的最新民调:受访者可以在”香港人”, “中国的香港人”, “中国人”,以及”香港的中国人”四个答案中,选择自己认同的身份。结果自称为”中国人”的占近百分之四十,比去年同期急升12%。而自认为自己只是”香港人”的则有18%,较半年前下跌了5%。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指出,香港市民自认为”中国人”的比率升至近四成,是97回归以来的新高,也就是说,香港人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感正在增加,相信这种改变与奥运及四川地震有关。
对于这样的结果,有人深感欣慰,认为是港人中国情怀,中国心的加强。也有人认为这不是很自然的事吗?不管怎样,香港已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在香港你若不觉得自己是中国人,难道你会以为自己是外国人不成?除非你有外国护照,那法理上你算是外国人。可是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是允许双重国籍的,所以说,香港人认不认自己是中国人,关键不在香港人自己,而在于香港和内地的关系的融和,更在于中国本身。而在香港这样一个大都会里,是否中国人,也不意味着只是单纯的一个国籍问题。
左右为难
香港人认不认自己是中国人?本不应是个甚么大问题。因为在香港,绝大部分人口都是中国人,或者说是华人。香港人的父母,祖父母,即便是新界的原住民,他们的祖辈也都是从中国大陆来的。没有谁会怀疑自己的中国人的渊源。而更吊诡的是, 97前英国人给予香港人的英国属土公民身份(BNO-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并未令,而且越发不能令香港人自认为英国人。回想97年前,手持BNO到国外,每每在填入境卡时,对国籍一栏不由自主地会犹豫起来,填”英籍”吧,其实并不名副其实;填”中国籍”呢,手里的却是一本BNO。97年后取得特区护照,虽BNO仍放在家中抽屉里,但好像没再怎么用过,外出便无需多想, “中国籍”三个字轻易落笔。
然而,无论如何,百年过去,从一条小渔村变成了国际大都会的香港,又是一个国际城市,若我们纯粹从国籍来划分,香港又有着许多的”外国人”。因为香港的中产人士,曾到过国外留学的许多社会菁英,工商界,还有其它一些界别的人士,拥有外国护照或外国居留权的比比皆是。有些人甚至拥有两,三本外国护照也不为过。但那并不妨碍他们同时又是香港人,因为他们许多人都生于斯,长于斯。
最近闹得全城沸沸腾腾的问责制副局长及政治助理的外国护照风波,揭示的正是香港社会的这一现实。虽然政治上外国护照持有者涉及效忠的问题,但其实香港人都明白,那只是政治而已,而且只局限于少数的政府官员。基本法之所以容许香港的立法会都可以有20%的议员是外籍人士,正是反应了香港人国籍多元的一个历史现实。
我们居住的世界正在变平,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固然重要,但那不应是一种排外性的认同。护照,除了是国籍的证明,也可以是一本旅行证件而已。要不,我们怎能理解国父孙中山当年手持美国护照,却回到中国搞革命,建立中华民国,并被后人尊为国父?总不能说中国人原来把一位美国人当成国父吧。香港是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香港人只要不是难以张口说自己是中国人,又何需种种的调查非得要求他们如考试选择题般,为自己是甚么人挑选一个结论?毕竟,说自己只是香港人,不愿说自己同时也是中国人的,并不是香港的主流。明白这一点,特区政府和北京都无需焦虑,也无需为某个民调的结果而高兴或担忧。只要中国国力增强,社会进步,香港人怎会不认自己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