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将网络上的所有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备份,也许要会花好几个小时。这是因为每一个备份客户端都要通过网络将数据传送到中心备份服务器中,而且有可能要通过广域网连接。首先由客户端机器从硬盘上读出数据,然后从网络的不同方向传送到中心服务器上,最后由备份服务器将它写到备份设备上。
有了SAN,SAN中的中心备份服务器将从存储设备读出数据,直接将它们存储到磁带、CD光盘或者硬盘等备份设备上。由于备份和恢复都不会影响外部网络的工作状态,因而都能够在相当快的时间内完成。当进行了条带化或是镜像操作,RAID通常能够防治因硬盘故障而造成数据丢失。由于通向冗余数据的通路丢失,位于冗余硬盘上的可用数据不能被访问到,控制器故障和连接故障问题目前仍然没有解决。
在SAN上的存储管理中使用了逻辑卷管理,可以在位于网络上不同的存储子系统中的硬盘之间建立条带化和镜像操作,因而增加了可用性。由于到这一数据有多条通路可用,每次都使用最短的访问路径,这样就大大提高了I/O性能。同样,在SAN中,由于物理上的I/O分布完全不可能发生在位于存储子系统中的硬盘上,但能够被分布处理在网络上进行负载均衡,因而I/O性能也得到了推进。
SAN从总体上说,作为一种结构体系,非常适用于任何要求可用性、可伸缩性和性能的计算环境中,特别是那种ERP和电子商务应用扮演主要角色的环境中。这种类型的结构体系能够为运行于生产部门的基于事务的ERP和电子商务应用提供更高的可用性、增强的性能和提高的伸缩性。即使是在进行数据备份和归档,那些配备了冗余构件的服务器彼此之间还是能够连续不断地高速访问数据。
不管是数据、代码还是元数据,从底层来看它们都是数位和字节。在基于SAN的结构中随着逻辑卷管理层(位于存储服务器端) 的引入,所有这些数位和字节被冗余地存储在SAN中,并在需要时被访问。服务器硬件本身并不包含硬盘组或RAID等存储系统,所有这些稳固的存储系统都被作为SAN中的卷进行管理,同样这也是冗余备份的。当客户端计算机下载一个应用程序时,服务器平台则使用了SAN中的OS、DBMS和集群解决方案。
如何保证服务器上数据的安全呢?用多个硬盘建立RAID恐怕是最普遍的手段了,它可以保障我们的数据安全。RAID的中文名字为磁盘冗余阵列,顾名思义他是由磁盘组成阵列而成的。因此RAID需要至少两块硬盘组成。RAID的基本想法就是把多个便宜的小磁盘组合到一起,成为一个磁盘组,使性能达到或超过一个容量巨大、价格昂贵的磁盘。
早期的RAID诞生初衷并不是为了数据的安全,而是为了提高硬盘的读写速度。RAID 0和RAID 1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定义的。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作为网络管理员的我们应该为服务器采取不同的RAID种类。目前最流行的是RAID 0,RAID 1,RAID 5。其中RAID1和RAID 5过多的用于保证数据的安全,最大程度的防止磁盘意外坏掉而丢失数据情况的发生。而RAID 0则是为了提高磁盘读取的速度,他不提供任何数据备份和保障功能。
知道了不同RAID应用的情况,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即可。那些需要在硬盘上保存大量数据的人采用 RAID 技术将会很方便。主要表现在:(1) 增强了速度,服务器可以在同一时间从多个硬盘上读取数据。(2) 扩容了存储能力,多个硬盘组成更大的空间提供给服务器使用。(3) 可高效恢复磁盘,RAID提供了相当高的数据冗余功能,我们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无缺。
咨询电话:(416)921-8886/(905)415-9989。网站:www.mitc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