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由于中国财长“日程安排十分忙碌” 无法接待,德国财长施泰因布吕克原定于12月访问北京的计划被迫取消。
德国财政部11月15日公布的这个消息在德国引发震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明镜》周刊、《经济周刊》、《日报》、《金融时报》、《伯林日报》、《世界报》等主流报刊纷纷发表评论,或惊讶、或愤怒、或忧虑、或委屈,或呼吁冷静、或叫嚣报复。
《法兰克福汇报》还列出了一个单子,称中国自9月份以来接连取消各种外交会谈,三位部长因此受到了中国方面的惩罚:杨洁篪外长取消了与施泰因迈尔外长参加联大会议期间的早餐会;司法部被取消了中德对话;财政部被取消了对施泰因布吕克的访华邀请。
德国执政党联盟内部产生裂痕:德国外长因此呼吁政府不能任由这种事态发展,重建与中国的良好关系是德国的利益所在;刚被任命为副总理的外长施泰因迈尔(社民党)曾公开抨击总理接见达赖;施罗德上周访华时不寻常地打破了政治礼仪,在北京面对记者时批评默克尔会见达赖是一个“错误”。
与此同时,中国抵制德国给法国造成可乘之机。
根据德国大使馆的一份报告,为惩罚德国,中国将加强与德国邻国的接触,巴黎“预计会利用德国留下的缺口”,11月底,法国总统萨科齐将访问中国,届时法国工业界将盘算获得更多合同。
德国《明镜》周刊拟文称“中国继续惩罚德国”,《日报》则愤愤不平的称中国利用“政治权力…..加剧欧洲之间的内斗”。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为何“中国继续惩罚德国”?起因在于9月份德国总理默克尔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坚持会见了达赖啦嘛。
但真正令德国政府及民众震惊的是“中国的愤怒超过预测”,在此次会见已过了两个月后,中国有把后续报复动作持续扩大之势,具体反映为此次原定12月份的财长访华计划被取消,德国各界正张大了惊诧的眼睛等着中国的下一步动作。
可能一般关注中国外交的人也会同样“震惊”。
一来达赖在西方国家被政要接见已非一次,最新例子是达赖刚刚访问过美国,还接受了美国国会的“金奖”,中国的反应尤其是后续反应远没此次强烈;二来德国是欧洲大国,在欧洲影响力非同寻常,而中国一般很少在外交上主动对抗如此级别的国家,以往中国也就拿海地、阿尔巴尼亚等小国出出气,最多也就“冷冻”一下加拿大这样的二流国家。
此次大动干戈,除了“杀鸡给猴看”,别无可解。
更何况杀的鸡越大,对猴的警吓效果就越好。
一向“韬光养晦”、与人为善的中国,看来有意把刀儿磨得响破天,拿德国这么一只硕大的“公鸡”开刀了。
1,杀的第一只鸡—-德国,吓的第一只猴—-日本
有消息说,达赖喇嘛此次出动,游兴颇佳,在美、德周游了一圈后,颇有继续周游欧洲之势,甚至有兴趣来日本一游。
如果让达赖成功访问欧洲其他国家和日本,多米诺骨牌效应更将使中国外交陷入极其被动的境地,中国会给国际社会留下“雷声大雨点小”的印象,美欧对达赖的道义支持将联成一片。
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后果,毕竟欧洲离中国太远,难以对中国今后处理西藏问题的国家主权行为构成实质性威胁。
但是如果让达赖访问日本并获政要接见则情况就严重了,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允许达赖访问尤其是政要高调接见至少意味着其公开对达赖的道义支持。
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这意味着中国周边又出现一个公开对达赖表示道义支持的大国,加上达赖的流亡地—印度,两个国家一东一西,在西藏问题上将对中国形成夹击之势,这将极大牵制中国在处理西藏问题时的外交、经济及军事资源,此其一。
其二,德国政府自默克尔上台后,鼓吹“价值观”外交,在外交政策上向美国靠拢,此次达赖访问德国就是默克尔坚持“价值观”外交的体现。
无独有偶,日本政府自安倍晋三上台后,也高举“普世价值观外交”的大旗,在印度访问时,安倍晋三就赤裸裸的提出了建立亚洲“自由国家同盟”的设想,一方面拉拢印度,另一方面把中国排除在外,引起中国外交界的极大不安。
现在福田内阁上台后,虽然福田本人对中国的“鸽派”色彩较浓,但其内阁的外交理念是否步安倍后尘,很难预料。
在这福田内阁的外交政策将明未明之时,中国有必要对其提个醒。
此次达赖访问德国就是个很好的时机,德国与日本基本上处于同一层级,通过敲打德国可以影响日本对达赖访问的态度,并顺势对日本安倍内阁留下的“普世价值观外交”理念敲敲警钟。
因为在对日关系上,中国可打的外交牌要远多于对德关系。
2,杀的第二只鸡—藏独,吓的第二只猴—-台独
中国政府对达赖喇嘛已有定性—-“鼓吹西藏独立的分裂分子”,尽管北京认识到其有温和的一面,与其代表举行了一系列会谈。
但是,当达赖喇嘛公开在国际上活动时,情况就两样。
达赖身上有宗教领袖和政治人物的双重属性,各国官员尤其是政要会见达赖,很容易被视作支持其政治立场的象征,10月份达赖访问美国时在中国藏区引起极大的反响,这使中国政府受到很大的震动。
因此,此次中国有意识的发酵达赖访德的后续效应,可视作封杀达赖及藏独势力国际活动空间的步骤之一。
中国政府还有可能增强对达赖及藏独势力的舆论批评,加强西藏地区的安全管理力度,进一步打击藏独势力在西藏地区的活动。
同时,由于达赖喇嘛身上的分裂主义的色彩,中国此次的“小题大做”,也是给国际社会一个强烈的信号:在关系到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中国将不会给任何国家和势力以任何幻想。
现在台海正处于多事之秋,随着台湾“中选委” 确定对明年台湾立委选举和公投采取一阶段领票作业,台湾2008年大选及“入”、“返”联公投已进入投票程序的操作准备阶段。
而中、美对公投尤其是“入联公投”有过明确的定性—法理台独,在公投的列车向前狂奔之际,此次对藏独的高调出击,也有对台独势力发出警告的意味:决不可忽视中国大陆政府在台独问题上的决心。
与中国高调报复德国相比,中国此次对美国却无多大反应,美国国力更为强大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也与中国在台海问题上有求于人不无关系,其中奥妙,耐人寻味。
基于中国特殊的历史发展教训,中国政府历来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外交的核心利益,这一基本立场应该利用不同的时机并辅以不同的手段向世界各国宣示,以做到在国际关系中对危机的预防性隔离。
应该说,中国此次对德国的报复行动,明显具有“杀鸡给猴看”的预防意味。
当然这也损害到中国本身的利益,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比起群“猴”纷纷向“鸡”仿效而带来的代价相比,还是值得的,尽管其效果有待观察。
自上世纪70年代后,以基辛格、布热津斯基等战略家为代表的外交现实主义思想,曾经一度占据着美国外交政策的主流地位,并一度成为西方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主流政策取向。
但这一状况,在经历了冷战结束、两次海湾战争、“9.11”事件后,已有所改变。
以价值观为主导的意识形态主义,又在美国对外政策上逐渐占据主流。
在美国的影响下,“人权高于主权”“民主先于国界”等“价值观”外交理念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的外交准则,尤其是战后一代领导人的纷纷执政更使这一理念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所接受。
作为一个在意识形态上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中国,应该对这一变化作出及时的应对,以避免在台湾、西藏等涉及国家主权的问题上给人以可趁之机。
作者:不会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