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6月25日电/由于历史的原因,时下海外华人青年多数属于第二代或第三代华人。对于成长在海外的这一代年轻华人,他们同时受到中西两种文化的熏陶和深刻影响,更凸显了这批“80后”华人青年所独有的风格和面貌。
他们积极参政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09年6月4日的清晨,英国剑桥大学学生张敬龙和他的竞选班子登上临时租用的一辆红色双层公交车,从位于伦敦东北部的家中出发,在附近的投票站投票之后,一路通过扩音器进行竞选宣传:
“我呼吁各界华人伸出援手,一同改写华人在欧洲的参政历史。我希望有选票的华人,不要放弃手中的一票,向英国政客展现华人的决心。”
这标志着首位参加欧洲议会选举的英籍华人青年张敬龙的欧洲议员竞选之路已经步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英国剑桥大学学生张敬龙
作为无党派的独立候选人,同时也是所有的参选者中最年轻的一位,这个“80后”的小伙子要同109个竞争对手争夺整个大伦敦地区的8个欧洲议会席位。
“我们华人在英国生活了150年,但至今英国国会和欧洲议会里没有一个华人。近年来,英国及欧洲的移民政策不断收紧,我们必须站起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谈到参选的原因,张敬龙显得信心十足。
在海外,与张敬龙一样选择走“仕途”的华人青年显然不止他一个。
在不久前结束的英国地方选举中,26岁的华人青年成德仁当选教区议员及区议员这两个席位。顷刻之间,成德仁成为英国最年轻的华人郡议员,加上2007年 获选的地方和地区议员身份,他的当选为华人在英国的政治史上增加了辉煌的一页,也为在英国参政的华人青年做出了榜样。
“80后”华人青年的华丽转身
如果说参加选举只是一个特例的话,那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发生的“火炬传递事件”,却造就了“四月青年”这样一个新名词。
时间倒回到2008年的4月19日——北京奥运会前夕。法国巴黎的共和国广场正举行一场主题为“支持北京奥运反对媒体不公”的游行示威集会。一名戴着眼镜的年轻华人在演讲台上正发表着慷慨激昂的演讲,他时而紧锁双眉,时而紧握双拳,眼光中透露着坚毅和信念。
他富有哲理和逻辑思辨的行文,地道的法语,播音员般圆润、激昂、优美的嗓音,流畅而又连珠炮般的语速,让在场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人为之欢呼,让法国人听得震惊和入神。他们怀疑,这是中国人吗?
其实他叫李洹,26岁,来自中国西安的一名学生,只是就读于里尔第二大学高等商学院的一名普通的硕士生。
这位典型的“80后”“四月青年”在谈到他发表演讲的动力和激情时说:“生活在这么一种舆论状态下,其动力和激情皆来自于自己是个中国人,在国外更爱 国。宁可让自己受委屈,也不能让祖国受委屈。”已经移民美国5年多的上海外文出版社原高级编辑商慧明曾经对“四月青年”有过这样的评价:“孩子们的这种自 信是和中国国力紧密联系的,他们已经明白,‘中国’和自己是骨肉相连的。”
似乎就在那么一夜之间,人们欣喜地发现,“四月青年”身上所具有的国家至上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激情让曾经被誉为“垮掉的一代”的“80后”华人青年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
“长江后浪推前浪”
无论出生在国内还是国外,“80后”华人出生的背景恰好赶上中国改革开放大幕揭开的时刻,较之前出生的人而言,“80后”的成长年代是一个社会相对稳定、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
由于父辈们的呵护,这一代华人基本可以算是生活富裕、衣食无忧。他们吃肯德基、麦当劳,穿耐克、阿迪达斯,推崇NBA和英超意甲,用iPod听说唱乐, 享受好莱坞大片的简单刺激……得益于中华民族重视教育的传统,他们有机会接受良好的西方教育,也造就了他们自信、独立,崇尚个人主义和自我奋斗的鲜明个 性。
可以说,从来没有这样一代华人青年生活在如此富足的条件之下——表面上看,他们中有些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已经西方化和物质化了。有些因为过度“西化”和崇尚物质,网络上早些年把他们称之为“叛逆的一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人们对“80后”华人青年的一些看法和偏见开始逐渐改变,尤其是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以及奥运圣火 护卫战中,“四月青年”们的血性表现,作为有力的中坚力量点燃了华人又一次的爱国热潮,充满活力地宣传了爱国、理性、思辨和正义的积极思想,改变了人们对 他们的看法。
一方面,父辈们通过自身的努力给他们创造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教育环境,而同时也将自己海外创业打拼的艰辛历程展现在他们面前,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励志图强的优良传统传承了下来。
而另一方面,“80后”的华人青年是一直亲眼见证着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崛起的一代,也是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特殊一代。这一代华人青年是幸运的,他 们在20多年的人生历程中目睹到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经历的是中国一步步走向大国崛起的历史进程。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继承使他们 保留了一颗“中国心”,而中国的日益强大和崛起也使得他们发现,祖(籍)国未来的发展可以成为他们依靠和仰仗的力量。
109年前,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曾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也许若干年后回顾历史,人们会发现,其实“80后”海外华人的崛起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的个体,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