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
一条持续拜访了离开城市的新隐士们,
他们在乡村自给自足,
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新的社群,
低欲望、全方位地探索可持续生活。
铁牛村新村民们
成都市区80公里开外的铁牛村,
50多位从一线城市搬来的“新村民”,
一起创业、抱团生活近5年。
他们自创乡村生态社区,
成员年龄跨度从60后到10后不等,
80后、90后占六成,
还有不少硕士、海归(专题)、大厂前员工。
▲
昆明八角地社区
2021年,36岁的昆明人张茜,
正式停掉自己长达12年的美术教育事业,
卖掉市区的房子,
搬进昆明东北角的八角地生活。
她和朋友租下整个村子,租期20年,
尝试在这建立中国第一个
以家庭为单位的永续社区。
50 m²的菜园,种了十几种蔬菜,
满足一家三口所需;
自建排污循环系统,
努力实现零垃圾、零排污的生活。
目前,全村已有2户新村民入住,
4户即将动工。
▲
八角地社区,张茜家位于村子最高处的西北角
2016年,
江措来到贵州荔波的茂兰自然保护区,
被这个纯朴封闭的山谷所打动,
在这里建立了“董岛部落”。
吸引了年轻人前往,
一个独特手工艺社群在这里逐渐形成。
▲
江措总穿一身黑衣、戴帽子,身后是董岛的岛民
▲
阿非(左)、八两和冰冰(中)、栗子(右)都在董岛开了自己的手工艺工作室
这些95后、00后的年轻人,
放弃了城市生活,
在这里捡破烂、盖楼、改造猪圈,
极少消费,
过着一种又快乐,
自给自足的简朴生活。
一起来看看3组新隐士的故事。
▲
施国平接受一条采访
2017年,刚刚参与完蒲江县明月村乡建工作的施国平,收到来自20公里外蒲江县西来镇政府的邀请:能否对西来镇铁牛村做一个整体发展规划?
▲
铁牛村俯瞰(典型的川西林盘)
从成都开车1小时15分钟,就进到了蒲江县下辖的西来镇铁牛村。面积9.6平方公里,9900亩柑橘果园,被1000多亩鱼塘划分开。整个村子1000来户人家,70%以种柑橘营生。
因为多年来单一物种种植,土壤越来越贫瘠,生物链破坏,村民需要持续地打药施化肥,才能保持柑橘的产量,水塘也因为大量养殖被污染了。
▲
施国平与团队在村里讨论规划设计
施国平带着团队,驻扎进了村子,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把村里因为村镇合并空置的一些房子,改造成青年公寓、食堂、工作站、社区中心,开始为整村规划做调研。
▲
明月村
10年前,施国平开始接触乡村,他在上海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承接了蒲江县明月村游客接待中心的设计任务,他进了村。
改完一栋房子,他又留下来做了明月村整体规划,5年下来,明月村从市级贫困村,变成了全国小有名气的文明村。
▲
施国平在果园
到了铁牛村,施国平想做的事变得不一样,“之前在乡村就是做项目,甲方乙方的关系;到了铁牛村,家人朋友和我自己,都投入到这个村子里来,一起实验如何真正在乡村生活下来。”
铁牛村整村规划的核心,是“农场式林盘”,以丑橘果园为主。
第一步,修复生态环境。2021年起,新村民租下了9亩柑橘园,挑战不打化学农药,不施化学肥料的生态种植。
▲
新老村民一起收获
曾经在新疆做有机种植的80后农场主来哥,当地种了几十年果树的老村民周叔担当顾问,与社区伙伴们一起从零开始,施生物肥料,用酵素改良土壤,防治病虫害。
“最开始村民都不相信,甜味素那些可以不管,不打药绝对不可能,虫子来了怎么办?”
实验的第一年就赶上柑橘的“大年”,今年2月,满满600多棵橘子树丰收。
▲
橘林下的白鹅
▲
生态多样性计划
橘树林下,腾出了空间,种一些固氮类的作物,让土壤变得更肥,引进乔木,生物多样性变得丰富。水塘因为不再接收化学肥料的污染,逐渐恢复了清澈。
今年,村子里的生态种植,计划从9亩扩大到36亩。
“希望慢慢地通过修复,乡村能回到40年前那种生态环境。”
▲
新老村民共同建造
落在村里黄金地段的,原本是村民活动中心,一栋2层楼的毛坯房子,空置许久。3位90后年轻建筑师,担纲了建筑改造的任务,最小的是1998年的李许。
▲
乡村研究院大楼室内
设计图出来之后,他们花了90天,喊上10个新村民,包括建筑师、设计师、花艺师,加上当地20个有经验的老工人,包括多年泥瓦匠、水电工,一起动手改造成了现在的社区融合中心。室内的软装部分,灯具、家具,都拿废弃木材直接加工组装。
▲
施国平与年轻建筑师在现场
几个年轻建筑师,原本只是从上海过来驻场,三个月工期结束就计划返回,但最后都选择了留下。
其中一个年轻人告诉他,在这里,从画图创意到最后实施,都是自己带着工人完成,第一次独当一面,快速成长了。一想到回城市工作,更像是“螺丝钉”,就果断选择留下了,还想亲手盖更多房子。
▲
铁牛妈妈的餐厅
▲
铁牛夜话第三回,在村民融合中心举办
50多个社区小伙伴,年龄跨度从60后到00后不等,而且已经有“村2代”出生。每个人背景、专业、年龄、阅历,都不一样。聚在一起(电视剧),在大自然中开发出了很多生活方式。
▲
田野里的树屋音乐会
田野里的树屋最近刚刚落成,大家就即兴地发起了一场田野音乐会。
▲
田野餐桌分享
▲
田野婚礼
还有田野餐桌,田野婚礼,社区有好几对伙伴,都是来这里参加婚礼,然后留下来的。
▲
学习搭建木头房子
▲
科科(右二)带领大家向老村民学习种菜
大家会把自己擅长的技能分享出来。比如施国平的太太,特别擅长做手工,做美食;农耕组的科科,会很耐心地带着很多城市里来的“农业小白”,一起从种出一颗干净的菜开始;还有的人特别擅长扫洒,这在乡村也是一项重要技能,因为没人“请阿姨”……
▲
学习用柴火灶烧饭
▲
在田野里,也要精致摆盘
村里生活的开销也不大,包吃包住:大家动手改造成了青年公寓,每天吃自己种的菜、社区小伙伴轮值做饭。
▲
新村民宁宁(左)在2月柑橘收获时
33岁的宁宁,曾在杭州阿里巴巴工作了5年,后来去上海创业5年,做了一个环保时尚品牌,但总觉得城市里的环保事业不够彻底。那时,她就常常下乡拜访村子里的好友范范。
2020年疫情开始的同期,或许是因为长期过度加班、晚睡晚起,她经历了一场免疫系统疾病,这成了“最后一颗稻草”,于是她决定搬去铁牛村定居,“把自己种到乡村的土壤里,重新生长”。
现在,身体早已恢复,我们在村子里见到她的时候,她就蹲在院子里手绘展板。酷暑当头,院子里不开空调,大家都只专注在手上的活儿。
▲
村子里的自然环境
乡村生活,也有不方便之处。被质疑最多的,是教育。
▲
施国平一家四口在乡村
▲
社区的伙伴给施国平儿子准备的生日礼物:各项技能体验券,包括当一天代理村长
施国平花了7年半,才最终决定把孩子接到村里,这个决定很难。
刚转学到镇上,今年13岁的老大除了英语,几乎门门功课倒数。“但是两学期不到,不仅学业赶上去了,生活变得更能自理,还成为了我们社区乐队的成员。”
▲
社区的新村民们
施国平说,“我们把这次回归乡村,回归自然和生活,当成’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同时阅人无数的一段旅程。学校教育之外,孩子们跟着新老村民在一块儿,参与日常劳作,重新结识朋友,去链接未知的土地,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学习。”
最近有一句话流行的话,“在大的时代奔腾里,小地方给我们安慰。”也有人预言,中国未来10年的发展,就在乡村。
▲
85后张茜
进山的想法,源于2019年,当时张茜陪女儿去读一个在山上的自然幼儿园,开始研究自然教育,也接触了朴门永续的系统。
也是那年,她帮母亲改造已经住了三四十年的老房子。在过程中意外地发现母亲是非常环保的人,她住在昆明市中心的公寓楼,一定要把所有洗菜水,一滴不剩地抬到阳台上去浇花。阳台上还有个小棚子,做厨余堆肥,再还到土里。
▲
八角地的冬与夏
当时张茜很惊讶,便用朴门的理念和方法,帮她母亲做了一些可持续的改造,通过这次机会,张茜第一次知道原来社区,其实有更多可能性,可以减少很多垃圾排放和市政排污,包括阳台可以种植蔬果,尽可能地自给自足。
张茜有了这个想法:想找一片土地,去尝试自给自足,营造可持续社区。花了近两年时间,找到这个村子。
▲
八角地位于昆明东北部
八角地,在昆明市的最北端,从市中心过来大概两个半小时车程,村子在4年前扶贫整体搬空了。整个八角地村是在一个环形的山腰上,海拔在2500米,不太冷也不会热,东边的大山,风景非常壮伟。
▲
改造后的家
2021年6月,她和朋友租下村子,租期20年,租金一共150万,头5年免租。整村有36个院子,每个院子根据面积大小,年平均租金在2000~4000元不等。她家是第一户进村的,去年11月份完成改造、装修,一家三口正式搬家。
▲
石板顶
这里天然就是生态村的标杆。当地人盖房子,就是利用了后山的材料:石板、石头、泥土,取出来分类,泥土砌成墙,石头垒成地基,页岩的石板,拿来做屋顶,再加几根木梁就建成了。所有的建筑都回土,从土里来,又可以回到土里。
▲
主屋二楼大通间
新家占地面积大概在300多平,改造的时候,遵循两个原则:材料可回土、可回收。
院子年久失修,部分地基已经下沉,花费最大就是在主体结构的修缮,30多万。
▲
厨房
其他的所有地板、家具、厨具、电器,都是旧的,基本都是之前卖掉房子、关掉工作室带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