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上官天乙:为中国小留学生呻吟几句

文章发布时间:July 28, 2004

发出带血的呐喊,小留学生问题登堂入室,杀奔加拿大华人社会来了。

早在三年前,温哥华社区学院一学生自杀,引起华人社会惊讶和同情。

然后是留学生自相残杀,赵巍被她的男朋友杀害。

而最近的多伦多华人小女孩张东跃失踪案,警方断定凶手是留学生陈敏。

从自杀发展到杀人,一些华人同胞显然感觉到自家安全受了威胁,丢了脸面,于是反应过度,态度也从同情质变为痛恨,从个别事件上纲为一般定性,大骂“留学垃圾”,有人甚至在互联网论坛发贴呼吁:“以后生活中再见了小留学生,看看周围没人上去就抽啊!”

另一方面,也有人网上指责张东跃父母为富不仁,做移民生意,出租房屋,平时与人纷争不断。

张家靠近学校,曾经接待过的一位房客(估计也是留学生)说,张家规定洗澡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干衣机只有下雨天才用,平时衣服要晾在外面。

欺负留学生初来乍到,诸事不懂,书房大小一个地下室房间收费420元,还说便宜,规定一次交纳6个月房租加上3个月定金,中途退房定金不退。

还有人透露,陈敏女朋友住张家的时候,有一次陈敏留宿,被赶了出去。

陈的女朋友和张母打了起来,被扇了好几个耳光。

陈敏叫来一帮同学,好像要打群架的样子。

对于张东跃事件,北美华文综合网站万维读者网和文学城都有讨论。

大家几乎唯一的共同点是痛惜张东跃无辜遇害,此外多是分歧和对立。

有骂“留学垃圾”的,也有指责张东跃父母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服谁。

前者一般是新老移民,后者包括留学生,加上一些新移民。

比如本人熟悉的天下论坛,表示“只同情小东跃”的“多伦多市委”网友就并无任何的留学背景,现在是美国IBM公司的高级“电脑民工”。

在下身为网民之一员,根红苗正的新移民,至今未发一言,一直在旁观战。

观来观去,观出一个问题:骂留学生的方面说,不管张家父母移民租房如何坑人,都不该因此怀恨在心,更不是加害张东跃的理由。

因为这首先是市场问题,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其次是法律问题,有纠纷甚至挨了打,该上法庭而不是自己动手。

对张家父母做派不以为然的,则一般认为结仇结怨者活该受到报应,虽然于理于法有所不合,也并非完全无缘无故。

双方各持己见,越讨论分歧越大,问题越严重,末了连自以为很懂理性法制的一方后来也按捺不住,怒火万丈,得出“留学垃圾”之类很不理性的结论,甚至鼓动仇视留学生群体,涉嫌行为非法。

照这样下去,将来难保不会接着出现更多的陈东岳刘东岳范东岳悲剧。

依俺之见,理性法制由于自身不够尽善尽美,并不能包治社会百病,否则人类社会制度就没有必要不断改进;一个大活人,也不可能事事处处时时做到合理合法,否则古往今来,也不会一直存在犯罪犯法甚至暴力革命的现象。

而且所谓合理常常是随个人立场变化的,张家父母有张家父母的理,陈敏也有陈敏的理。

以为只要有钱有势,合理合法,就可以放开手脚宰人欺负人占人便宜,未免太过自信。

而另一方面,在现代文明法制社会,意气用事,藐视法律,到头来还是自己吃亏。

真想避免类似张东岳事件的滋生蔓延,就不该进一步激化小留学生与本地华人之间的矛盾,而是双方各退一步,做些妥协。

处在张家父母那种位置的人,看在新移民和留学生某种意义上是自己衣食来源的份上,不妨尽量对他们多容忍多担待多照顾一点;小留学生正在成长成人,面对加拿大新环境的挑战,也应该学着担当起成人的责任感,多多了解和习惯法制社会的为人处事。

一个巴掌拍不响,两方面劲往一处使,和平和睦共存共荣才可能成为现实。

任何单方面的仗势欺人,我行我素,都可能激发对方的以牙还牙,招致两败俱伤的双输后果。

平心而论,孤立责怪小留学生群体,并不公允。

小留学生在加拿大遇害的,也不乏其人,他们该怪谁?1999年,武汉女孩陶琳来加拿大多伦多留学,2002年2月遭歹徒袭击,被割断喉咙。

同年,广东留学生ZHENYU在温哥华中枪死亡。

不只中国某些小留学生敢于破坏法制,胡作非为,法制之邦的青少年有时也同样无法无天。

1990年,美国佛罗里达州14岁的巴索尔开枪杀死学校英文老师。

2003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名14岁学生携带至少两把手枪上学,在餐厅打死校长后饮弹自尽。

不单小留学生会有出轨不法的举动,大留学生闯大祸的也不是没有。

1985年,北大毕业生卢刚到美国爱荷华大学学习空间物理,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

因为毕业后找工困难,情绪低落,他特别盼望自己的博士论文能获得物理系荣誉奖。

不料名落孙山,获奖的却是与他同一导师、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单林华。

卢刚因此对导师和校方怀恨在心。

1991年11月1日,一举开枪射杀5人,包括师兄弟单林华,该校副校长柯来瑞和物理系3位重量级教授。

据说柯来瑞出生在上海,父亲曾到中国传教。

她对待中国学生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每年感恩节和圣诞节总要请他们到自己家里作客。

有人说,小留学生出事,责任在父母不该让他们出国。

不过即便不出国在中国上中学大学,父母也不可能天天带在身边。

都十六七岁的半大小伙子了,父母想管也未必管得住。

中国前不久就刚刚发生过马家爵残杀同室同学的骇人听闻事件。

当年卢刚悲剧发生后,一些在美国留学的中国人急于跟他划清界限,纷纷指控他骄傲、孤僻、固执、小气,连聚餐该谁买可口可乐都要争执一番,好像一贯就是十恶不赦的坏蛋。

倒是那些地道美国人,胆敢说出卢刚也有的一些优点。

1991年11月4日,爱荷华大学28000师生停课一天,为安.柯来瑞副校长举行葬礼。

柯来瑞的3位兄弟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宣布以姐姐名义捐出一笔钱,成立国际学生心理学奖学基金,用来安慰和促进外国学生的心智建康。

柯家兄弟还宣读了一封致卢刚家人的信。

信中写道:

我们经历了突发的巨痛,我们在姐姐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候失去了她。

我们深以姐姐为荣,她有很大的影响力,受到每一个接触她的人的尊敬和热爱--她的家庭、邻居,她遍及各国学术界的同事、学生和亲属。

我们一家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不但和姐姐众多朋友一同承担悲痛,也一起分享着姐姐在世时留下的美好回忆。

当我们在悲痛和回忆中相聚一起的时候,也想到了你们一家人,并为你们祈祷。

因为这个周末你们肯定是十分悲痛和震惊的。

安最相信爱和宽恕。

我们在你们悲痛时写这封信,为的是要分担你们的悲伤,也盼你们和我们一起祈祷彼此相爱。

在这痛苦的时候,安是会希望我们大家的心都充满同情、宽容和爱的。

我们知道,在此时,比我们更悲痛的,只有你们一家。

请你们理解,我们愿和你们共同承受这悲伤。

这样。

我们就能从中一起得到安慰和支持。

安也会这样希望的。

诚挚的安.柯莱瑞博士的兄弟们弗兰克、麦克、保罗.柯莱瑞

Picture of guangtou1

guangtou1

Leave a Replay

订阅光头日记
推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