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人老人院”对我们大陆移民来说也许很抽象,也许只停留在对国内“敬老院”的认识水平,对我来说也是这样,不知“Nursing Home” 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于2005年在多伦多本地学院护理专业毕业后,很快在一家老人院找到护士工作。
从此我对老人院有了具体的认识,感受了这里的人情冷暖。
这家老人院的老人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子女没有太多精力或者根本不愿意照顾他们。
老人主要以意大利人为主,还有3个中国人,少量的葡萄牙人,印度人和俄罗斯人等。
这是一家新建的老人院,开放于2004年。
漂亮的建筑不是每一位老人都有心情去享受和欣赏的。
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亲情更重要一些吧,可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西方社会,老人们所期待的亲情会得到吗?
峰回路转 :难得一笑的老者
有一位老人在入院的一个星期后,儿子突然来为父亲办理出院手续,原因是家里为老人入院这事激烈地讨论了一个星期,意见各异。
但最终还是决定把老人接回家,请人到家里来照顾,这样至少不用让老人去适应新的环境,至少他每天还可以看到亲人们。
当老人得知这一消息时,他开心地笑了。
护理他的护工告诉我这是她看到的老人入院以来头一次笑。
恶意策划 :给糖尿病老人“加糖”的后人
有位意大利老太太有一段时间病情加重,儿女们似乎很开心,他们说父亲就是前一年的这段时间去世的,也许他们的母亲也会选择在那一天(9月26日)离去。
但令儿女们失望的是老人的状况逐渐好了起来,不但熬过了9月26日,而且过了他们预期的时间近一个月。
老人越来越精神了,儿女们很失望却无法直接表白,就很虚伪地对护理人员吹毛求疵,挑鼻子挑眼。
老人有糖尿病,但十几年来一直饮食控制,效果很好,可自从老人好转后,儿女们却经常带来糖果和冰淇淋给老人家,而不是老人要求的意大利热汤。
更有甚者,他们还要求厨房一天至少一次为老人提供冰淇淋,在医护人员对这些子女的劝说没有唤起他们任何良知的时候,医生不得不为老人开了降糖口服药和注射胰岛素的处方,还有一天四次监测血糖。
在儿女们的“精心策划”下,老人终于在3个月后离开了人世,我的心情除了沉重还是沉重。
死后难安:戒指唯亲的儿子
有些事情让人心感沉重,但是有时却让人“愤怒 ”了。
有位老先生突发心脏病死亡,很少来探望他的儿子来了。
可他并不关心父亲的死因和生前的状况。
从父亲的房间出来,他就问我他父亲还有没有钱或其他值钱的东西存放在护士站,我告之“没有”。
然后他又问可不可以帮忙把他父亲手指上的戒指摘下来,我吃了一惊,然后跟他说“你自己摘好了”。
他却说他已经试过了,手指已经僵了,摘不下来,他父亲的衣兜已经翻过,手表他已经摘下来了,就只剩这戒指没拿到。
我毫不客气地对他说我不能这样做,他的回答让我觉得恶心,也让我愤怒。
他竟说“那我就等到殡仪馆的人来帮我摘戒指好了,也许手指会断,不过没关系” 。
那只戒指不是什么价值连城的宝物,只是一只普通的金戒指,打工下来几天的收入都可以买一只比这更好的戒指,这个儿子竟为了戒指要折断老爸的手指头!
平凡生活:无奈之中也见真情
当然好的子女也是有的,一个老太太入院后两个儿子每天轮流来看她,陪她散步聊天。
有一天儿子走后没多久,老人家的抑郁症又犯了,哭哭啼啼轮番给两个儿子打电话,40 多分钟的电话粥之后,老人恢复了平静。
万般无奈把老人送到老人院的也不乏其人,那位中国老先生只有一个女儿,女儿白天上班,傍晚照顾自己家,晚上9-10点左右经常会带些老人爱吃的东西来。
女儿的经济条件并不算好,来看望老先生时常常叹气和流泪,可以看出女儿把父亲送到老人院的不忍心和其中的无奈。
与人打交道,接触的到处是人情。
孝敬老人,经常把老人接回家团聚的有之;老人吵着要回家,家属拒绝接,打电话让护士给加大镇静剂类药物剂量的有之;不愿看望老人,打来电话问候,显示的是多伦多的号码却虚伪地谎称自己在美国的有之;……太多的人情故事不能一一赘述。
在另一个老人院工作的朋友有一天感慨地说“将来我老了,坚决不去老人院!” 我在心里想:当我们老了,丧失判断力和决断能力的时候,很多事情我们自己做得了主吗?
(Ste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