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信息部(EIU)公布最新全球城市生活指数排名。
中国内地7个上榜城市的生活指数排名均告下跌。
北京由去年春排名第27位,大跌19级,至今年春的第46位;上海市年内则下滑了13级,至第49位。
广州市由第43位下滑至第68位;深圳由第63位下跌至第79位;厦门更下跌7级,至排名第10 0位。
中国香港也由去年的第5位跌至今年的第12位,是自97年以来,首次跌出全球十大。
经济学人信息部每半年对全球超过130个城市进行一次物价指数调查。
研究以美国纽约市为基准,指数定于100点,生活费用愈昂贵的城市,指数相对愈高。
调查显示,过去一年全球许多城市的本地物价水平虽然未有出现大变动,但由于压抑已久的消费需求及美元贬值等因素,一些传统上生活指数偏高的城市,例如香港、纽约等,皆被多个欧洲城市赶过头。
美元汇价疲弱令欧洲多个城市的生活指数大幅飙升,排名因而获提高。
在首25个排名城市中,仅香港、东京及大阪─神户属于非欧洲城市。
得以跻身榜前的巴黎及奥斯陆,超越传统生活指数较高的瑞士苏黎世,指数直逼东京与大阪,达130,成功跻身全球生活费最昂贵都市之列。
至于外汇坚挺的英镑,则让英国伦敦的排名,由一年前的第10位,晋级至第6位,与苏黎世看齐。
自2000年起,由于澳元持续强劲,澳洲物价稳健上升,令多个澳洲城市,例如悉尼、墨尔本等,成功跻身全球前20名,分别排列第14及18位。
在美元贬值及通缩影响下,美国城市排名明显下滑。
纽约市的排名由去年的第14位,跌落今年第27位,生活指数甚至不及澳洲的悉尼及墨尔本。
拉丁美洲绝大部分城市排名没有大变化,多数城市仍然处于接近榜尾位置,墨西哥城仍然是中南美洲生活费最昂贵的城市,生活指数为82。
中东地区受美元联系汇率影响,生活物价普遍下降,伊朗的德黑兰在2002年废除多元汇率后,物价持续三年低于纽约,今年更名列榜末,成为调查的130个城市中,生活费最便宜的一个,指数仅有34。
非洲地区方面,与美元挂钩的城市普遍受美元疲弱拖累,物价下降。
而与欧元挂钩的城市排名位置则全面上升,位于象牙海岸的阿比尚排名由36跳升至29,是非洲地区物价最高的城市,也是非洲及中东地区,唯一一个跻身全球前50名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