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温哥华太阳报》8月17日文章,原题:不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她们参加了周日上午的奥运会马拉松比赛。没人被浓雾和污染压垮。很多人摔倒在地,但与环境、温度或空气质量没有任何关系。
事实是,雅典比北京热,巴塞罗那比北京潮。有人常提污染问题,可是却没有运动员抱怨。天有些阴,空气有点潮,但谈不上热,对于马拉松运动来说,这可以称得上完美。
夺得冠军的罗马尼亚老将托梅斯库•迪塔说:“我一点也没感觉到(空气)问题,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谈这个。”
外面的人不只是谈这个,危言耸听在蔓延,人们担心中国无法顺利举办奥运会。
但是一个接一个,这些墙就这么倒了,话题和担忧也随之烟消云散。
8月15日,来自厄瓜多尔的宾客在北京奥运村参观游览
北京奥运会现在进入第二周,一切都进行顺利,感谢北京。这是一个八车道道路并不稀奇、志愿者人数绝对充足的城市,这是一届高效的奥运会。
令各届奥运会头疼的住宿、交通、场馆以及运动员安全等问题,在北京都得到了很好的处理。
运动员们说,这是他们见过的最好的奥运村。一周过去了,没人改变态度。交通问题曾给亚特兰大奥运会带来大麻烦。但在北京,我看到的是最完善、最高效和最便利的交通系统。
不管北京奥运会的交通规划是怎么做的,将来主办冬季和夏季奥运会的城市要做的,就是拷贝和粘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