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社记者纪军编译报导/这场悲剧的程度和媒体所报导的无数的逃生、幸存、英雄主义和悲惨的故事,深深打动了被称为80后的一代。现在,他们带着利他主义、乐观主义和蓬勃的活力,以一种年轻的方式做出了回应。
澳洲人报的长篇文章指出,到了2048年,这一代中国人也会作出自己的对比:我们在2008年大地震期间都做了些什么。
每天,在从四川省会成都开往震中山区的道路上,都有成排结队的志愿者车辆,车上挂着他们明亮的声援横幅:“四川人民,挺住;中国,加油!”高速公路收费站免收费用。想拥有好的形象和好的生意的中国企业,正紧随其后。
当一家大型国有银行发现在成都可以使用ATM提款机后,就立即向手机用户发出一个短信,承诺如果开户者正在提供志愿服务,将会提供免费保险。一旦中国移动发现其电话用户是从成都打出的电话,就会发出一个短信说,凡是用户在四川的,都免收漫游费。
志愿者在行动!他们用爱心为受灾群众撑起一片天
在现代的绵阳市政府办公大楼前的花园里,这个已遭到严重破坏的政府机关,现在已经变成救援救济总部。中国联通为灾民及亲属还是志愿者提供了20条免费电话线路,可以拨打任何地方。
报导说,每天要用几个小时对免费电话进行督导的中国联通工作人员张宏杰(音译)说,它最大的价值就是,当人们在长长的幸存者名单中找到自己亲人名字时,便急忙给家人打电话,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一名女子打电话给另一个城市的朋友说,她现在一无所有了,她感到非常孤单,她所认识的人都遇难了,她家的房子也倒塌了。
另一位在这名女子身后排队等着打电话的女士,就邀请她住在自己的家里,只要她喜欢,住多长时间都可以。
位于绵阳城边的九洲体育馆现在已成为该地区最大的难民营,挤满了约3万名灾民。这里是一个令人心碎的地方。所有人都睡在看台上,这些失去一切的人都有明显的物质需要。但更困难的是无法填补他们生命中所失去家庭成员、朋友、情侣和同事的空白。
在体育馆的墙壁上贴站一张手写的字条:“郑定奇(音译),快点跟你的妹妹任玲联系,她非常想念你。”字条上留着妹妹的手机号。
5月20日,一名志愿者正和低年级学生在课间手拉手去操场活动。当日,四川绵阳灾区九洲帐篷学校在绵阳地区最大的灾民安置点――九洲体育馆内正式开课。新华社
澳洲人报指出,所有这些服务都是由来自全中国各地的志愿者们提供的。从2500公里以外广东省来的志愿者们,正在灾区分发着他们从绵阳附近买来的面包。当地一家快餐店的工作人员在向数百名灾民发送着免费的米饭和鸡汤。
在绵阳硅谷地区的一家美容店里,有年轻人正在理发。志愿医护人员则在给他们的伤口敷药,一位来自重庆西南大学的心理专家在给他们提供心理辅导。
一个星期来,刘艳玲(音译)已经听到了太多的有关妇女和儿童的悲惨故事,尤其是“孩子经常告诉我,他们真的非常想回到学校,但它却不存在了。”
刘艳玲和她的志愿者小组搭起一面心形的留言墙,好让那些寻找亲人的灾民在上面贴上寻人启事,或留下他们的感受。这些留言,有的令人遗憾,有的让人乐观。现在,这些留言墙上出现了上千张留言条和图画。
5月19日,一名志愿者在给受灾群众分发食物。在绵阳九洲体育馆内外活跃着近千名志愿者,他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全心全意帮助受灾群众。新华社
“我亲爱的兄弟甘,我希望在通往天堂的路上,你一路平安。”“老师想念你们啊。”“所有这些都会过去,明天会更好。”“我感到幸福,我现在有书读了。”
就读在四川师范大学的21岁学生石坤,主修金融和心理学,他把他所学到的知识都用在了聚源中学。这所中学的两座教学楼在大地震中倒塌了,造成约400名儿童死亡。
一些孩子的尸体,现在仍埋在倒塌的教学楼废墟里。那些失去自己独生子女的家长们,每天仍来到已被白灰覆盖的现场进行悼念,与他人交谈着。
5月21日,来自红十字会的志愿人员石坤,正在现场对幸存者家庭的财政需要进行调查。一天前,在另外一个重灾区汉旺,石坤看到一位年长者仍在自己家的废墟中,一边哭一边挖着东西。“我告诉他,你们是不会被忘记的,”石坤说。
5月18日中午,首批来自重灾区北川县的20名重伤员被某陆航团4架直升机运送到彭山县,然后转运至眉山市的主要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北川县边远乡镇的重伤员将陆续被送往眉山救治。新华社
现在,石坤又在向东齐中学(音译)愤怒的家长们传递着同样的信息。他们孩子的尸体仍埋在废墟里。“我说,我们会与你们同在,我们分担你们的感受,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已经发生了,但我们不能被痛苦吞没。”
石坤说,这些家长中有许多人是基督教信徒,后来他们都过来当志愿者和救援人员,“他们的心充满了爱。”
澳洲人报的长篇文章最后指出,一天深夜,在成都为数不多仍开门营业的餐厅,出现了几位身穿迷彩服,带有中国红十字会标志的年轻人。显然,他们刚刚从灾区超赶回来,看起来很疲惫和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