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北美时报:多伦多中文教育向何处去

文章发布时间:August 10, 2006

走上多伦多街头,随便找个人问问,学中文是否很重要?十有八九你会得到肯定的答复。

如果再多问一句,学中文是不是很难?要是被问者不是刚刚从中国来的,十有八九他会朝你耸耸肩——哇,太难了。

这可能就是在多伦多这个地方人们如何看待学中文的最真实的写照。

其实不单单是在多伦多,在非中文的环境下人们学中文的情况大多如此。

在全世界范围内目前中文教育到底有多重要?或许列举几个事实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一些问题。

目前美国近3000所公私立高校中有约1/3设有中文科目,300多所中小学开设了中文课程。

加州高中生毕业考试几年前就首创应考中文科作为外语能力。

西部的犹他州更是颁布法令,要求全州的公立中学把中文作为必修课。

2004年中文已被列入英国中学外语教学课程,并且已经在一批中学进行试点。

英国政府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在英国公民中普及中文的学习。

2006年3月,法国教育部宣布正式设立汉语总督学一职,以向全法的中学推广汉语。

上世纪70年代曾在北京语言学院和北京大学留学、有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和语言知识以及20年普及汉语教育的经验的法国人白乐桑被任命为首位汉语总督学。

与美、英、法等国不同的是,加拿大华裔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遥遥领先,加拿大政府对中文教育也算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大多地区私立中文学校遍地开花,加之多伦多的华人对子女的中文教育也付出了很多心血,按说这里的中文教育应该不是个什么问题。

然而目前的现状仍不乐观,现有的中文教育成果与人们普遍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

公校中文教育:积重难返亟待改革

近日一位学生家长率先向公校中文教育发难。

五年前,她听说只要能收集到二十个学生家长的签名就可以向教育局申请开设中文课,便动员其他几个家长联名,因为学校里的孩子清一色来自中国大陆,所以给教育局的信中特别要求根据这个特点,教汉语拼音和简体字。

经过努力,教育局果真派了一个来自大陆的女老师开班授课,专教简体字。

然而让这个在大陆做过教师的家长失望的是,她很快就发现这个老师水平太差,板书连基本的横平竖直都做不到,写的字就象蚂蚁一样缩成一团趴在纸上,更要命的是发下来的材料错别字连篇,句子也不通顺。

她写信指出老师的错误。

这位老师居然自我介绍说过去在上海教高中,一年教语文,一年教英文。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大陆高中里同时教语文课与英文课几乎是不可能的。

何况这位家长本身就是做老师的,她知道这位同胞毫无疑问是个冒牌货。

一方面大家理解她谋生不容易,另一方面大家也对教育局在教师的选择上存有疑虑,难道教中文是什么人都做得了的吗?看来教育局在选择中文教师方面有问题。

接下来这位家长发现中文老师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很多人把这个工作当成一个跳板,一会儿来个大陆的,一会儿来个台湾的或者香港的,所以一会儿教简体字汉语拼音,一会儿教繁体字和注音符号。

老师们上课给人的感觉是有一搭没一搭,基本上都没有备课,没有教学大纲或计划,每个老师都从“人、大、小”等字教起,几年下来孩子什么也没学到。

这位家长表示,孩子们在讲英语的大环境中本来就缺乏学习中文的积极主动性,加上如此的中文教学方法让孩子们产生了厌烦、逆反的情绪,结果是所有人的努力就这样付之东流了。

一位在公立学校教中文多年的老师告诉记者,加拿大是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政府鼓励多元文化的并存和发展,从政治的角度讲,政府不会放弃对多元文化的发展与支持。

加拿大政府每年由于祖裔语言的教育经费有1100万元,其中用于开设中文教育课的经费占很大一部分。

目前多伦多公校里学中文的学生超过3万人。

这位教师承认,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公立学校中文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他坦言这是体制问题造成的。

政府将经费拨给教育局,教育局负责聘请中文教师到开设中文课的学校授课,钱花了,事情办了,至于结果如何好像他们并不关心,至少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是这样的。

多伦多第一中文学校校长刘濂认为,公立学校开设中文课的客观条件决定了它的教学结果。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在公立学校学了好几年什么都没学到,字没认几个,读读不懂,写写不了,白白浪费了工夫。

刘濂举例说,公立学校里教中文按年龄分班,不管你是什么背景,也不管你中文原有水平,按照年龄一刀切,这是违背语言教学规律的不科学作法,其结果可想而知。

他坚信这种现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的,但短时间内想有大的改变也不太现实。

私立学校:百花齐放与诸侯纷争

与公立学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私立中文学校的存在。

据不完全统计,大多地区不同规模的私立中文学校有100多所,也有人说这个数字300也挡不住。

100也好,300也罢,在非中文环境下有如此多的人热衷于中文教育,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如果我们检索一下中文报纸的广告就会发现在多伦多中文热并非徒有虚名。

在多伦多开办中文学校的人大体有三种,一种人是出于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不能容忍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在多伦多这个地方消失;第二种人则是完全出于对中文的热爱和对教书育人的兴趣;第三种人也是目前最多的一种,他们办学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想靠办学谋生。

在多伦多开办中文学校很少有人能得到来自政府或社会团体的经济支持,所以无论对谁来说都面临如何生存下去的问题。

以收取学费为办学唯一经费来源的学校生存尤为困难。

于是乎许多中文学校起起落落,也有一些开办时间不长便倒掉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真正坚持下来的学校并不多。

安省华文教育协会会长王筱蕙告诉记者,二十多年前,一批致力于中文教育的教师走到一起,组成了最早的非牟利社团安省华文教育协会。

参与者大多为非专任的华语教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中华文化情结,共同的理念与对华语教育的热心促使大家联合起来。

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大家各自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需要彼此分享。

会员中许多人已经坚持了许多年,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多伦多早期中文学校大多由来自于香港与台湾的华人创办,有些学校已经办了几十年,享有很好的声誉。

但随着大陆移民的不断增加,一大批由大陆移民创办的中文学校发展迅猛。

目前多伦多私立中文学校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竞争格局,文化背景的差异决定了新、老中文学校在办学方向、方法等诸多方面的不同,这种差异有时候甚至水火不相容。

很多人大概还记得这样一件事,2004年,安省约克郡教育局作出一项规定,即中文高中学分班由过去教授繁体字改为教授简体字,由此引发一些社区团体不同程度的反应,一部份学习繁体字的学生即时退学,当时一些老资历的华人社团致信要求约克郡教育局继续用繁体字教高中学分班,而另一些提倡普通话简体字教学的社团则纷纷表示支持约克郡教育局的改变。

表面看这是新老移民在繁简字体上的争论,深层的原因则还是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带来的差异。

王筱蕙说,比学习文字更重要的是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与研究。

中国文字的组成包括形、声、意三个部份,汉字是中华古老文化的载体,弃繁择简,将会严重影响海外新生代了解和学习祖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她认为文化才是最终吸引人们学习语言的动力。

王筱蕙的观点大抵能代表来自香港与台湾的华人教育者。

而来自大陆的教育者则更多表示, 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学习的目的是与人交流沟通,既然世界上有十三亿人是讲普通话认简体字,那么普通话简体字在海外华文教育中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同时很多人表示,识繁用简可能是更好的解决之道。

繁简之争可以看作是新老移民在中文教育上不同理念的一个缩影。

这样的差异使原本显得脆弱的海外中文教育变得更加复杂。

如果大家不放下架子加强彼此间沟通,而是关起门来各自为政,这样的局面尤其不利于海外中文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多伦多这样多元文化城市。

其实无论是坚守繁体还是推崇简体,都是以中国文化为本,在这个大前提下应该很容易解决彼此间的分歧。

家长诉苦 老师喊累 专家叫好

不用说大家也明白,在多伦多让孩子学中文绝不是孩子个人的事。

第一个要上场的肯定是家长。

据了解,尽管个自的出发点不尽相同,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学中文持赞同态度,当然也不排除一小部分家长的无所谓态度。

一位姓魏的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他的孩子在中国出生,两岁来了加拿大。

因为在家里一直讲中文,孩子的听和说都没太大问题,但一提到读和写就头疼不已。

一个暑假学了总共不到100个字,检查一下,总共记住9个。

他很苦恼,不知道学校和老师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一位姓周的学生家长说,他的孩子在加拿大出生,他把孩子送到家庭附近的一个私立中文学校,结果发现老师几乎是在按照国内的办法教孩子,用的居然是国内都已经淘汰的小学生课本,还在讲“我爱五星红旗”这样的课文,这样的教法孩子的学习兴趣怎么能调动起来呢?无奈他给孩子换了另一所中文学校。

他希望能有一个相应的组织负责考评中文学校的办学水平,将滥竽充数者清理出去,否则不知道会有多少孩子受害。

与公立学校几乎免费的中文教育不同,私立中文学校是要靠学费来维持学校运转的。

一位姓修的学生家长说,指望公立学校改革教学是件看不到希望的事,而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不能耽搁的,所以他宁可自己花钱也要让孩子在学中文的路上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他承认,与出钱比起来,家长出力是更痛苦和难以办到的事情。

孩子每周去一次学校,如果家长不花些时间来帮忙,孩子学的那几个字很容易就给老师还回去了。

与家长面临的种种苦恼比起来,多伦多的中文教育者们共同面对的现实是——累。

多伦多第一中文学校校长刘濂说,私立中文学校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公立学校的弊病,因人施教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对那些三四岁的孩子来说,如果错过了学语言的最佳时机是终生无法弥补的损失。

这样就要区分学生的背景、水平,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同时在选用教材方面也不能死板,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编写合适的配套教材,这对教育者的要求非常之高,工作量之大超出常人的想象。

一位多年从事中文教学的教师告诉记者,在多伦多教中文的老师要比在中国难得多。

中文对这里的孩子来说已经不是母语了,但又不能简单地把中文作为他们的第一外语去对待,因为他们与中文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

如何让他们对中华文化与汉字产生兴趣,如何提高他们快速识字的能力,这些都需要花时间深入探讨。

每个老师在教学上都有自己摸索出来的办法,如果能多些机会与同行交流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俗话说,小孩子学东西快,忘东西也快。

而对在多伦多学中文的学生来说,则是学的不快,忘的快。

她希望家长能配合学校教学,因为单靠每周在学校里的那两三个小时来学中文是不够的。

尽管目前多伦多的中文教育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业内人士十分看好中文教育的发展前景。

不久前英国语言专家大卫•葛拉多尔发表文章说,未来10年,新的“必学”语言可能是中文。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据有关专家分析,中文正逐渐跃升为全球仅次于英文的新强势语言。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教授肖立告诉记者,目前在美国已经有人出钱支持中文教育了。

美国新闻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默多克宣布,该集团将重金投资于美国的中文和中国文化教育。

首个中选的学校将获得为期三年的资助,以解决学校聘用教师和购买教材的资金来源。

美国的弗里曼基金会设立了专门的项目基金,用于资助美国学生利用假期到中国接受语言文化强化培训,以加深美国大学生对中文等东亚语言文化的了解。

他预测,不久的将来在多伦多也会有人出面支持中文教育。

据刘濂介绍,2003年12月,美国大学理事会宣布正式将中文列入AP课程。

AP的考试成绩既可以作为申请大学时的资历,也可以在进入大学后计算学分,从而节省大学学习的时间和学费。

首次AP中文考试将于2007年开始,目前全美几千所高中同时开设中文课,这对多伦多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目前非华裔子女学中文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对学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位从教多年的教师这样说,有那么多渴望子女学习中文的家长,有那么多以教中文为乐的教师,再加上一个十分难得的机遇,多伦多中文教育的明天可以期待。

(本报记者 汉斯)

Picture of guangtou1

guangtou1

Leave a Replay

订阅光头日记
推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