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间安省历时一个月的省选结果出台,自由党以42%的普选票数、71个省议员席位温居多数。
这样,麦坚迪领导下的安省自由党政府成为了70年来第一个赢得连任的自由党多数政府,一举击溃历史魔咒。
这个结果跟笔者在省选刚刚启动的9月3日(见本报文章)预测的一模一样,当时尽管多个民调以及主流媒体纷纷显示麦坚迪可能仅仅赢得少数政府,但是笔者综合安省多个指标断定麦坚迪会赢得多数。
应该说,民调之中有关麦坚迪赢得多数政府的预测来得很迟,直到选前三天的CTV民调才显示麦坚迪将组成一个多数政府。
麦坚迪为什么会赢得很多人“意料之外”的多数呢?安省在自由党的领导下果真会胸有成竹吗?
细数麦坚迪的赢面,正应了中国一举老话:以不变应百变。
麦坚迪赢在自由党为安省财政做出的贡献:2003年,保守党留给自由党的摊子确实太差,麦坚迪在评估之后不得不打破承诺,祭起纳税大旗,实是不得已而为之。
4年下来,财政情况大幅好转,安省省民实实在在感受到这一点。
相比之下,尽管在医院轮候时间过长,但是总要好过前保守党政府砍掉健保项目、让省民自己掏钱的做法。
就制造业失业太多的问题,一是和美国通用全球的竞争力下降有关,不是只在安省关一两个工厂的问题,通用在美国本土还正面临着劳工谈判的头疼问题;二是安省移民为安省经济做出贡献,移民替补的就业岗位仍然让安省失业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麦坚迪赢在其他党太软弱: 汉普顿大力关注弱势群体利益,比如要求提高最低工资,并重估健保税收问题。
但是这个举措既得罪有钱人,又得罪中产阶级。
有钱人担心最低工资上调太快影响本身利益,他们赞成麦坚迪提出的分年度逐渐提高到10.25元的方案,但是对于汉普顿的提议,加上如今美国经济衰退迹象明显,将必然牵扯到美国的三大贸易伙伴之一的加拿大、而重点又是安省,这样企业主将难以为继,他们不可能对汉普顿感冒。
麦坚迪的健保税虽然是打破承诺之举,但是征收的健保税数额极大,有效稳定了安省财政,并实质上对减少等候时间有大贡献,对中产阶层而言,健保税所征不多,是他们稳定生活的支柱之一。
相比之下,托利并没有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的经济政策和行政政策,很多说法只是声明要有所变化,但是如何变化以及细节如何,托利尽管比自由党还提前一个星期展开竞选旅程,但是直到选前的头一天都没有对此详尽说明。
保守党竞选政策软弱无力、苍白空洞,被媒体讥为没有实际“执政经验”,加上选举策略不当,导致托利不得不为教派之争反口,让媒体仅仅评价托利算是个“能讲自己真话的政客”而已。
麦坚迪赢在人们的偏执之中:正象汉普顿先生说的,这次选举的最大遗憾是教派学校拨款之争占据了太多眼球,其他民生问题等被无端“忽视”。
教派之争的结果让拥有大量投票权力的主流社会省民惶恐不安,象麦坚迪多次声称“安省的孩子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到公共教育之中接受同一个标准的教育”,省民体会到的言外之意是生怕安省出现“公共教育质量降低的局面”,以及对少数族裔教育力量大增后对北美现有社会价值观影响的担忧。
正象有不少有识之士选前强调如果不让别的5万多名其他族裔孩子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有什么理由能让天主教一家独美。
因此,要么取消对天主教的公共教育拨款,要么把蛋糕分摊给眼巴巴的其他人。
在保守党党领托利的当谷西区选区,人们选择了几年前也倾向于各个教派学校均分公教资金蛋糕但后来改变主意的现任教育厅长怀恩,而毅然抛弃了在这个选区出生长大、根基甚深的托利本人。
因此,投票的结果与其说是人们出于对公教质量下降的担忧,不如说是选民群起投票来确保北美价值观与生活习惯不受本质影响。
但是,麦坚迪赢得多数政府,并不意味着麦坚迪的未来之路就畅通无阻。
因为自由党得多数政府虽然可以确保政令畅通,但是人们对自由党在“科尔门”事件上企图掩盖不利事实的做法有所警惕。
因此,自由党要瞄准连续任期,不得不有所忌惮,正象麦坚迪本人说的“4年时间太短暂”。
麦坚迪政府在新的任期内会面临以下这些挑战:
(一)麦坚迪将吸取首个任期的经验教训,一是加强监管,杜绝象前任厅长科尔那样烂派发钱的问题授人以柄。
二是少做承诺,实实在在多做事情,承诺一项做到一项。
三是继续稳定增长财政收入,否则自由党争取连任第三个任期就有困难。
这些事情都不好做成,因为尽管保守党居于少数,但是并不是自由党可以一手遮天的,本次省选,全省省议员席位较上次增加达到107个,自由党席位增加3个达到71个,保守党增加2席达到26席,新民主党保持原样为10席,力量对比没有多大改变。
(二)振兴安省经济并不乐观,与安省地理相连经济相连的美国经济走向衰退,安省不可能独善其身。
靠低工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群的的移民经济结构,安省不可能为下一代带去更好的明天。
所以麦坚迪将大力思考安省的降级结构调整之路,省选之时他提出要在安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生化科技经济之路,眼光朝向下一代,为下一代的经济就业考虑,这是一个好办法,但是需费时日,不是一年两年能做到的。
而且,麦坚迪的经济结构调整之路到底有什么具体的措施细节、全球招商对策、智力研究投资政策及效果评估等等,都有待验证。
(三)振兴大城市,安省不可能做“壁上观”,麦坚迪在省选后期说过他支持大城市诸如多伦多提出的分享GST的方案,支持大城市是省、国家的经济发展火车头的观点。
但是现在的联邦政府明确说不会为大城市发展背书买单,因此,不管麦坚迪的此番话语是选举语言还是正象第九区市议员Maria Augimeri说的“相信他们之间有暗箱操作的秘密协定”,毕竟多伦多正面临着财政破产的紧迫关头,解决多伦多的问题已经不是多伦多一家的事情,麦坚迪将如何做,其他城市如密市等也将看在眼里等在心头。
(四)公教基金分配问题仍然有争议,公教基金的分配问题并非随着托利的反口而结束,只能说暂告一个段落,因为这个问题既然占据大量省选篇幅,已经使得议论发酵,在将来它必然会向纵深发展,麦坚迪是选择维护前保守党省长的方案保护天主教学校的现有地位、还是象托利声称地那样需要合理讨论加以改变,还是会有折衷方案出台来着手改变5万多少数族裔孩子的现实问题,都不是容易做的事情。
(五)解决贫困问题、改善环保等其他议题也将费时费力。
麦坚迪第一任时期曾经违背诺言,将关闭重污染工厂的承诺两度延期。
如今在绿党赢得比上次更多选票的实际政情之下,在民众普遍关注环保的现实情况下,在多伦多已经通过有关高标准环保议案的背景下,安省如果不有所实际作为,麦坚迪将面临第三度食言,而这样的食言,即使麦坚迪有招化解,但是要以牺牲更多政治资源为代价了。
在多伦多本地方面,自由党再次席卷大多地区,囊括所有席位。
多伦多的财政危机能否在省选后有所改观,笔者估计恐怕没有太多变化。
一是多伦多两税争论延后而押宝省选的局面并没有产生,麦坚迪没有对多伦多许下承诺,相反,麦坚迪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支持苗市长的“讨回一分钱GST” 的方案。
二是原本那些赞成延后讨论两税的议员变得更加愤怒,指责苗市长和麦坚迪有幕后交易,如果真有这样的交易,那么这个未明的“幕后交易”肯定无损于苗市长本人,因此,该征的税苗市长会继续挺进。
如此一来,多伦多议会继续分裂,遭殃的是多市的公共事业和多市居民。
三是麦坚迪的省选策略中并没有过多关注多伦多,着眼未来的经济结构调整没有强调多伦多的地位和作用,将重点实施的绿色科技举措也并没有因为多伦多通过高标准环保方案而强调多伦多的未来贡献,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案中忽略了大城市居民靠最低工资养家糊口的事实,反而绝对不赞成立即调高最低工资的议题。
麦坚迪对多伦多的一个正面评价,也仅仅是在后期才支持苗市长那个并不可能实现的“分享GST”方案。
多伦多如何解决紧迫的财政困难,以疏解即将大涨的公共交通和即将到来的冬季里的公共事业瓶颈,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反观保守党方面,托利本人选择到成长的旧区竞选,结果败走麦城,托利痛失议员席位,尽管托利败选后声称仍将“掌舵”保守党选择继续奋斗,尽管托利当选党领时间不长本来也可以继续,但可以预计不久之后托利将选择离开党领位置,一是因为此次保守党输得太惨;二是托利本人出尔反尔,犯了政客大忌,不太适合“搞政治”,痛失显示选举战略有问题;三是托利本人输掉所在选区的省议员位置,如果将来的政府中麦坚迪不给他一个阁员位置,那么托利连参政的机会都因此丧失;四是西方政治的精髓正是换人换政策、新人新政策,因此只要托利仍然统领保守党,那么那些在公交基金之争中恐惧之心并未消失的人们就不会支持保守党和托利本人。
据此估计,托利很可能还是选择重回他所熟悉的商界。
毕竟保守党连续两次大败,确实需要好好反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