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百亿人民币年产值的海沧PX项目,和厦门市民的环保顾虑之间,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会怎样选择?这原本是颇为困难的决定,但从近期的发展来看,何立峰的选项已经很清楚,陈由豪的海沧PX厂前景悲观。
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大陆地方政府官员几乎毫无例外都选择了经济发展,因为在GDP硬指标和摸不著、看不到的环保成就之间,何者对官途有利,不言自明。
这是中共环保总局原计画在八、九月间推出《环境评估条例》,但因遭遇地方势力抗衡,至今难产的原因。
在「防弹背心书记黄金高」一案闹得风风雨雨之后,主事者之一的何立峰从福州调到厦门,出任厦门市委书记,但随即又因「海沧PX项目」成为新闻焦点人物。
海沧PX项目原来进行得一帆风顺,二00四年国务院批准立项、二00五年环保总局通过了该案的环境影响评估、二00六年「国家发改委」将此项目列入「十一.五」规画,眼看一个年产值八百亿元人民币的工业项目就要列入政绩,何立峰对此项目的支持自是理所当然。
但今年开始发生变化,先有厦门市的全国政协委员赵玉芬,在今年三月间的政协会议中找到一○四名政协委员共同联署表示反对,后又有六月一、二两日,厦门市民为表示反对意见而上街游行,闹得满城风雨。
在此之后,厦门市府的态度开始民主了起来,先是发表一份客观的环境评估报告,然后又透过公开摇号的方式选出市民代表参与座谈。
最重要的,是大陆媒体对此的大量报导,其中《中国日报》的报导尤其具有指标性。
厦门海沧PX项目的开工与否,成为大陆媒体对外宣传的样板。
官途的考量,是对何立峰可能决定的重要判断。
如果何立峰选择继续与厦门民意对抗,不但费力,而且已经政治不正确。
另一方面,如果把海沧PX项目当成一个环保评估典范,演一出「在民意主导下否决海沧PX项目」的大戏,不但轻松许多,而且或许更有利於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