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社特约记者吴晓北、杨韵报导/一位接近薄熙来的人士对多维社说,不管人们怎么评介薄熙来,薄熙来外露的强硬作派,使他所到之处,不同于一般官僚,而是呈现出不同的政治形态。
你很难想象,薄熙来可以在出访时,大声斥责接待他的外交官;你也很难想象,他对毛泽东的仇视可以毫不掩饰。
一位重庆的官员对多维社说,“很难想象,薄熙来没有在原来所定的日子到重庆。
”
11月14日,中共重庆市委第三届二次全会召开,重庆市300多名官员出席,包括所有区县主要负责人。
原本,这是薄熙来与重庆市党政官员见面最好的日子,但薄熙来并没有露面。
汪洋在这次会上作了公开的告别:“人之将走,其言也善。
”与会者对这位有“阳光少帅”之称的市委书记报以热烈的掌声,很多人不理解汪洋这么短的时间(不到二年)就调离。
政治观察家对多维社说,“这正是薄熙来另择日子到重庆的原因。
”
消息人士说,薄熙来应在周内抵达重庆,最快在20日左右,最慢也在月底成行。
因为,与此相关的人事调整,正卡在薄熙来到重庆时间上。
与父亲的性格和观念并不一样
官场中许多人遵循这样的规则以求仕途顺畅:“说别人说过的话,走别人走过的路。
”不过,薄熙来的为官之道就“公然”违背上述“萧规”,以至,有关他的争议也源源不断。
被薄熙来视为师长的原辽宁大学校长冯玉忠,对薄熙来有自己的评价标准:薄熙来身上的理想主义色彩浓厚,追求完美,“他是所有静止社会的敌人。
”
1949年后,薄一波历任政务院委员兼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长、国家建设委员会主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
1956年,当选为中共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文革”中薄一波曾因所谓“61人叛徒集团案”遭受迫害。
1979年7月胡耀邦平反冤假错案,他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又被增补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1982年5月任国务委员,曾兼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同年9月和1987年11月,两度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上世纪60年代,在极“左”思潮的环境下,薄一波提出“政治挂帅要落脚到发展生产力”的思想,获得邓小平肯定。
1966年的全国工交会议上,薄一波的观点遭到围攻、责难,邓小平又站到了他的一方。
但薄一波一生有两件让人议论的事,一件是听了上级的指示写了反省书出狱,“文革”中为此被整得死去活来,后来得亏胡耀邦为他推倒罪名;但1987年元月,他以中顾委副主任的身份,违反组织原则,对胡耀邦搞突然袭击,将胡整垮,间接导致三年后的“六四”。
新出版的《太子党和共青团》一书指出,薄一波的这些劣迹,致使改革开放之后的民众对他少有正面评价,尽管有大批年轻女记者、女学生为薄熙来疯魔,但很多人带着对薄一波的糟糕印象而迁怒於薄熙来,尤其在一些高干中。
《太子党和共青团》也指出,其实,薄熙来与他父亲的性格和观念并不一样,不过,他攀登高位,在经济部门飞黄腾达,除了个人能力,应该说还是托庇於他父亲的。
10月16日,出席中共十七大的中央国家机关代表团进行开放式讨论,薄熙来回答记者提问。
不忘探望小学老师
薄熙来1949年7月生,常自称自己是“共和国同龄人”。
1968年1月参加工作,1980年10月加入中共。
薄熙来小学在北京实验二小就读,该校高干子弟非常多,刘少奇的女儿刘平平和薄熙来同班。
小熙来上学由解放军叔叔接送,离学校很远他就下了车,班主任关敏卿老师一次也没有看见过他坐小车来学校。
大陆媒体在介绍到这一段故事时阿谀说他“为了不搞特殊”–这不知怎麽能扯得上“不搞特殊”,充其量只能说薄熙来小小年纪,就懂得掩饰而已。
薄熙来每年春节仍不忘探望小学老师,时常托人为关老师带上礼物。
1999年,薄熙来的小学校庆,50多位同窗和老师欢聚一堂。
薄熙来居然还能记得43年前上小学的第一天,一个名字叫解敏的女同学给他搬了一张凳子。
聚会过后,这群年过五十的学生簇拥着老师回家,薄熙来说:“我出去几分钟,你们等着我。
”旋即抱回一个大蛋糕,亲自切开,把第一块蛋糕端给了关老师。
大连“半夜‘机’叫”
薄熙来曾在北京市二轻局五金机修厂做过工人。
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他考上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但很快就又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新闻专业攻读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
1984年,薄熙来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中共中央办公厅呆了几天,就主动要求到地方锻炼,他选择了到辽宁省金县工作,担任县委副书记,不久又升任书记。
金县就是现在的大连市金州区。
《大公报》孙志写道:很多人的观念中,高干子女到地方任职是沾了老子的光。
当时,金县相对落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薄熙来的革新面临重重障碍。
他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意见刚一提出,就受到重挫。
据说,薄熙来甚至遭遇地方势力的公开奚落。
当年,薄熙来拨通了父亲的电话,电话那头的父亲说:“要用实际行动证明一切!”父亲“重实干”的鞭策成为薄熙来的从政秘籍。
后来,薄熙来离开金州时,交出了他地方工作的第一张成绩单:金州的乡镇企业、计划生育、教育、体育、科普等十多个项目获评先进。
海滨城市大连有“北方香港”的美誉,说到扮靓这座魅力城市,薄熙来功不可没。
据说,薄熙来刚到大连的时候,一些机关内人浮於事,每天中午扑克牌声、麻将声不绝於耳。
谁打谁下台”,薄熙来下了道命令,没多久,麻将桌撤了,扑克牌声再也听不到了。
在大连还流传着“半夜‘机’叫”的故事。
在重要官员基本都配备了手机后,薄熙来发了条不成文的规定:晚上11点前不许关手机。
因为他白天忙於开会和调研,找人谈工作基本上都在下班以后,如果找不到人,这位市长十之八九要着急。
有一次,有个局长晚上没有接电话,结果第二天就被薄熙来“请”进市长办公室。
这个局长老实回答说昨天没接电话是因为已经睡觉了。
薄熙来马上说:“看来你的工作压力不大,那就多给你一些任务吧!”
1992年他任大连市代市长,第二年起去掉“代”字,开始进入中国民众的视野,崭露头角。
两年后他当选为大连市委副书记,1999年任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
他被市民誉为“大连三宝”之一,和足球、服装并列。
这一年9月,他因“在住房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杰出贡献”荣获当年的联合国人居奖。
薄熙来曾经针对有人预言他在下边不过是“镀金”,发誓要在大连干十年。
他倒没有食言,前后加起来,他在大连不止十年。
推销辽宁走向振兴
2007年1月16日,许多中共元老的子女前来吊唁薄一波,周恩来侄女周秉德、叶剑英女儿叶向真、任弼时女儿任远征、徐海东女儿徐文惠、左权女儿左太北等在灵堂前与薄熙来合影。
到新世纪来临,他终於又跃上一级台阶,2001年乌纱帽接二连三飞过来,让他应接不暇:1月当上辽宁省副省长、代省长,2月被选为省长,10月成为省委常委、副书记。
顺理成章,他在十六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
2001年1月,薄熙来一边梳理辽宁内部的各种关系,一方面,薄熙来又打出了他惯用的一套拳:摆开舞台,招商引资。
薄熙来带着上千辽宁商人,包了火车和飞机南下招商,带去的人中间,包括家家户户耳熟能详的喜剧明星赵本山。
薄熙来有他自己的想法:“要在辽宁投资,遇到麻烦找我;如果想开心一下,就去看本山的小品。
我们这次来,就是要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现辽宁,推销辽宁。
辽宁,是一个活跃的地方。
”
在“辽宁─广东商品展销经济合作洽谈会”的开幕仪式上,辽宁的一位代表打出这样一个牌子–“要发财找熙来”。
从金县副书记,一步步历练至辽宁省长,薄熙来在辽宁工作了20年。
2003年,“东北振兴”成为国家战略。
2007年“两会”上,身为商务部部长的薄熙来,以辽宁团代表身份回忆,辽宁那几年是做改革和脱困的文章,脱困是重点,要为广大的困难职工雪里送炭;而脱困又是伴随着改革,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使辽宁甩掉包袱、实现发展、走向振兴。
薄熙来主政辽宁期间,辽宁的GDP由4600多亿元增长到6000多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8%;全省各市、县大搞绿化,3年间植树20多亿株;高校也通过搬迁改造新增了300多万平方米的校舍。
因商务部长吕福源患病,2004年2月,中共高层调薄熙来进入温家宝内阁,接任商务部部长,登上北京的政治舞台。
“我不否认‘沾老子光’”
薄熙来是“太子党”这一点常常被人提起,薄熙来知道无法避讳,索性就自己抖开,说在前头,化被动为主动:“我不否认‘沾老子光’,而且还乐意告诉诸位,我曾沾的光使我终身受益!当我还是个正在认识社会和人生的中学生时,因为家庭牵连,我被关进了监狱。
五年的监狱生活,使我经受了磨难,锻炼了意志,学会了思考,懂得了公正、民主、法制对一个社会是多麽重要,温饱、自由、尊严对一个人是多麽重要。
命运在这五年里给予我的馈赠,并非人人都能得到的。
如果没有一个倒过霉的老子,我也得不到这份礼物。
”
从逻辑上说,这番话有转移论题之嫌,不过在逻辑思维普遍不严密的中国,倒相当有效。
到商务部上任之初,薄熙来被媒体称为“说英语的部长”,这与他的急性子不无关系。
在一次与美方的会谈中,美方的翻译不是很流利,在忍耐了一段时间之后,英语流利的薄熙来直言不讳地说,我们的时间非常紧张,在座的中方人员都能听得懂英语,你可以不用翻译了。
薄熙来的五种面孔
薄熙来在辽宁期间,尤其是在大连期间的作为,受到不少异议人士的揭露抨击。
尤其是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和“非法向境外提供国家机密”两项罪名,将在境外报导中共官场腐败黑幕的前香港《文汇报》记者姜维平判九年徒刑,最为人诟病。
当时大连市检察院一度以“证据不足”将大连国安局的起诉书驳回,但最后大连司法当局还是将姜定罪。
海外报刊指原因是姜“在太岁头上动了土”,得罪了“大连土皇帝前市长、今辽宁省长薄熙来”,甚至有人骂薄熙来是“军阀式政客”。
《薄熙来的五种面孔》,这是中国大陆《时代人物周报》一期封面人物特写的标题。
所说“五种面孔”,分别是“低调”“率直”“忙碌”“幽默”“念旧”。
文章写得十分肉麻:“俊朗的外表、优雅的谈吐、开放的作风使得他获得明星般的待遇。
他的能力更是令人侧目”,“上升势头强劲”,“魅力部长”云云。
与许多“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陆地方官员不同,薄熙来历来善於利用媒体塑造自己的形象,女作家陈祖芬曾为其撰写长篇报告文学,有人揭发,这是他“不惜让下属花八万元稿酬请着名作家陈祖芬为其树碑立传”,八万元在十多年前还是相当大的一笔钱;在一份时尚杂志举办的中国“时尚先生”评选中,薄熙来被列在候选人榜首,提名者认为薄熙来是“最具时尚眼光的中国官员”。
第95届广交会开幕,薄熙来在广州琶洲新馆视察时遭遇媒体“疯狂围堵”,现场几近失控。
他到北大去时,女生为之疯魔,引得北大毕业的异议作家余杰痛心疾首,很觉得校友这种表现丢脸。
当《亚洲周刊》将薄熙来与台北市长马英九这两位“帅哥”相提并论时,余杰更痛斥“这又是新一轮的造神运动”,“两人就本质而言,根本不具有可比性”。
老记者戴煌剖析了薄熙来由大连市长升任辽宁省长之时,大陆多家媒体绘声绘色描述的“万人送别”的动人情景:如果不是有人存心放风,普通老百姓和基层干警,怎会得知市长“在2001年1月17日上午”离开大连履新?如果不是经过精密的组织发动,当10时50分市长的车子到达高速公路入口时,怎会出现“等待已久的人群一下子沸腾起来,顿时锣鼓喧天,鼓乐齐鸣”?以中共对民众控制之严密,这类“非法聚会”岂能随便举行?在市政府门前,三、五个人聚会都会立刻被驱散甚至被逮捕,如此大规模的、成千上万人的聚会,如果说“上级部门”一无所知,那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没有理由怀疑美国商界的智商”
2004年5月,刚履新出任商务部长的薄熙来,陪同温家宝总理踏上欧洲五国之旅,一路上沉默寡言,在出席由商务部和欧盟委员会共同主办的贸易投资研讨会时终於开了口,“一发不可收拾”:中国是个大家庭,“在校的中学生就有两亿多人,这个家庭人丁兴旺,每天有22,000个新娘要出嫁、44,000个小宝宝出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伙食大为改善,每天要吃掉160万头猪、2,400万?鸡。
管理好这样的大家庭实属不易。
我们的总理不仅要让年青人有书读、让成年人有事干,还要照顾好2,000万幼儿园的小朋友和1,200多万80岁的老人。
”引得掌声四起,听众大笑。
应该承认,薄熙来能言擅辩的水平在中共高官中是少有的,这也是他迷住媒体记者的重要原因。
像“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这种话,他张嘴就来。
他的妙语连珠,比中共现在的政治局常委高出好几档,在前任领导人中也大概只有李瑞环差堪比肩。
他总是在为自己的行为和立场进行解释的时候,杀一个回马枪,争取主动。
例如,他在谈到与外国做生意、受到外国责难时说:“我们没有理由怀疑美国商界的智商。
如果和中国的生意做得不合算,他们是不会继续下去的。
”
他还说:“批评的一个最重要依据是中国从非洲拿石油,但是从统计角度来看,去年非洲全部出口的石油,中国只占了8.7%,欧洲占36%,美国占33%。
如果说进口8.7%都有掠夺资源之嫌,那36%和33%应该怎麽来看呢?”
又有一次,他说:“总的来说,中国企业还是比较恋家,我们总是习惯於把外资引进来,所以去年引进了600多亿美元,不太习惯走出去,所以去年对外投资也就是100多亿美元。
和西方的习惯是不一样的,西方习惯走出去,而且不仅走出去,还喜欢一屁股坐下来,一坐就是几十年、几百年。
”
硬着头皮解决“中国制造”风波
有媒体说:“在中国必须对其贸易伙伴不断指责不公正贸易行为作出回应的时候,薄熙来的个人魅力应该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
2007年夏天,“中国制造”的出口产品陷於空前的信誉危机。
尤其是食品,在欧美各国接连爆出麻烦。
商务部虽然不是直接责任人,但却首当其冲。
薄熙来跟着吴仪,硬着头皮解释、辩护说“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中国出口食品百分之九十九是合格的,但中国政府并不满足於此,因为食品哪怕是百分之一出了问题,也将是灾难性的”。
同时在国内也采取措施。
2007年8月24日,他表示到“今年年底,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会有大改观”。
薄熙来说,二十个“硬碰硬”的指标,十二个百分之百的概念,表明了中国政府的坚定决心和对中国消费者及全球消费者高度负责的一种态度。
相信这套组合拳打出去后,半年内中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会有很大的提升”。
薄熙来的妻子谷开来以“开来律师”而出名,谷开来父亲谷景生是“一二九运动”发动人之一,母亲范承秀为范仲淹的后代,抗战时期是太行山区着名的妇救会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