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综合实力还是向来不善张扬的行事风格,都无法构成“中国教训美国”的理由。
中美第四次战略经济对话已过去十余天,余音却依然袅袅。中国代表团在此次战略对话中的表现,正被一些外国媒体不断“拔高”。
自从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援引美国财长保尔森的话,称中国在批评美国政策上的声音确实越来越大之后,不少媒体纷纷挂出了醒目的标题:“美国财长保尔森:现在轮到中国教训美国了!”一时间,有关“中国教训美国”的相关报道和演绎版本充斥于西方各大媒体,不少国人也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
|
|
邱炯/漫画 |
实力决定无法“教训美国”
笔者认为,“中国教训美国”一说缺乏事实依据,是“中国威胁论”思维的现实反映。
诚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年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引起了一些国家的警觉或心理失衡。但中国一直主张在和平崛起的基础上实现共赢,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为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无论从官方到民间,都没有人说过要挑战美国称霸世界。西方人演绎的“中国教训美国”言论,源于西方人认为“中国盲目自信”的逻辑判断,而这种所谓的“中国盲目自信”,是基于中国取得的巨大的经济成就。但从实力上来说,这种成就目前并不足以撼动美国的主导地位,所谓“教训美国”更是无从谈起。
2007年美国GDP约为13.98万亿美元,中国约为3.01万亿美元,美国经济总量是中国的近5倍。从全球人均GDP排名看,2005年至2007年,中国分列第143位、128位和104位,而2007年美国人均GDP列第9位。此外,军事上,美国是惟一拥有“全球打击”军力的国家;教育上,美国拥有众多世界一流大学和雄厚的教育资源;科技上,美国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领跑者”;体育上,美国多年来保持世界第一体育强国的地位。
事实表明,在上述诸多领域,中美之间的差距都是很大的,无论中国的综合实力还是中国不善张扬的行事风格,都不构成“中国教训美国”的理由。
美国也要正视现实
其次,美国应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学界和官方的批评。
长期以来,美国陶醉于自信的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而固化了相对于不同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的优越感。它看上去已经习惯了教训、指责别国,因此才在感情上很难接受来自中国的批评。
包括这次战略经济对话前后,中国学界和官方对美国放任美元贬值、爆发次贷危机,并放任风险向全球蔓延、国际“热钱”对新兴经济体金融稳定的冲击、以及美国高筑金融业进入壁垒的批评,是基于美国对这些问题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经济恶化造成了人们对经济前景悲观的预期,而且这种悲观预期正不断得到“自我实现”。
美国经济出现问题伤害到了别国,此时美国至少应该有勇气接受别国的批评并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而不应把中国的批评视为“中国教训美国”。中美战略对话是基于一种坦诚的观点交流,美国财长保尔森也说过,“我们的双边关系无论在私底下还是在公开场合都相当坦白”。
国人自信当理性
与美国人需要正视现实相比,中国人自己也需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要有一种理性的自豪心,而不可心态过度膨胀。
有国外学者将“自豪”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当的自豪”,又称为“自信”;另一种是“傲慢的自豪”,又称为“自负”。我们所倡导的,应该是“正当的自豪”以及“理性的自信”。如果在仅有的一点成就面前,滋生出盲目自信和膨胀自负的心态,不仅不切实际,更容易被别人错误解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年均10%的经济增长速度,综合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倍增。然而,中国也听到了国际社会的不同声音,“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就是一个例子。面对来自国外的赞扬抑或指责,国人都应保持理性的心态。我们既没有别人所说的那样弱小,也没有别人所说的那么强大。面对“教训美国”的声音,我们尤其需要冷静和警惕。
(林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