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公/最近看到有关宁铂出家的消息,不禁又生出许多感慨。我自己觉得我同宁铂一直有一种关联,在此与大家分享。
记得是1978年还在西藏拉萨读中学时,有一天,班主任老师(也是语文老师,由湖南到西藏支边,是我印象最深的老师,后来也有联络。今年夏天回国,打电话到他家时,得知他于今年初逝世,我十分感伤)在班上给我们读有关宁铂的报告文学。当读到宁铂谈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时,班主任老师停下来问我们如何看牛郎织女相会。我是班上唯一回答这问题的。我说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甚远,远远超过一光年,他们一年相会一次是做不到的。班主任老师激动得大声叫好,说这正是宁铂的回答。他趁机引申到我的身上,说:“你也是江西人,你的名字里也有一个宁字,你在西藏又很突出,看你能不能也象宁铂那样”?当然我知道宁铂是那么高不可攀,而我只是一普通人,但从此宁铂的名字却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后来在大学读书时,也曾听过赣州的同学提过宁铂,他们说并没有觉得宁铂有报道的那么突出。
1993年左右,我当时在中山大学计算机系任教。一天我的一个研究生同学来电话说有一老总想投资有关计算机的项目,请我去Brain storming。在那里不期遇到宁铂。
当时他在中国科大教书,去深圳炒更做生意路过广州,不知什么人介绍他给这位老总。宁铂中等个,圆圆的脸,已开始发福。当有人介绍宁铂给我时,我心头一震,中学时的那段情景浮现眼前。但眼前的宁铂看起来同一般人切实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Brainstorming时,宁铂对计算机的外行但仍夸夸其谈令我感慨颇多。没想到这么大名鼎鼎的人今天也就如此。后来知道他从少年班毕业后留校任教,在专业上并没有什么后劲,未能免俗地过着当时一名普通大学教师的普通生活:教书、炒更、做生意等(当时我也如此 )。
也许媒体的报道对需要靠出名而做事业的人是最有效的途径,但对做学问却帮助不大。出名必带来压力,在压力下就很难有一个普通人的心态,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