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臣从移民加拿大那天起,注定要成为新闻人物。
2004年的10月17日,从虎臣与妻子和15岁的女儿一家三口乘坐CA991航班,于早上11时左右抵达温哥华。
当时他们3人共带了9大件行李。
出关后,发现装有重要文件和钱财的背袋不翼而飞,其中包括他省吃俭用,带来的21,783美元和20,025加元。
从虎臣被盗后,一家生活出现困难,中侨为从虎臣一家在道明银行开了一个捐款帐户。
一年之后,当从虎臣的名字逐渐被我们淡忘的时候,殊不知近日《环球华报》一篇题为《我的2005:梦与痛》的报导,再度将从虎臣从幕后推到台前。
该报记者在《从虎臣:再创神奇》这一节里这样写道:“如果要评选2005年新移民风云人物,这个人物非从虎臣莫属……如今,一无所有的他已经成为一个新商城的股东,这个位于列治文第三路商业旺地的新概念商城已经开始营业。
“在开始试营业的’第一商品城’,灯光明亮,各个摊位间隔宽敞,各式商品琳琅目,有赏心悦目的字画,有晶莹剔透的首饰,也有款式新颖的服装――这就是从虎臣创办的新概念商城。
从虎臣说,商城首期营业面积15000平方尺,60多个摊位已经租出百分之九十;第二期四万平方尺将于明年4月全面开业,届时将发出单项铺位生意200个,分为IT数码、精品服装、首饰饰品、快餐饮食四个专题分区……”
从虎臣一年前仍是一无所有,需要社区捐款支援才能维持生计,一年后却“创办”了一个拥有260个商铺的商场,成为这个新商场的股东,对于这个奇迹,《多伦多都市报》一篇题为《钱从哪里来?》的专栏文章对从先生的成功提出了质疑。
作者认为:假如从先生办商场的钱是从中国来的,即温哥华机场丢失的钱就不是他的全部家当;如果钱是从社会资助中来,社区就算真捐了几万元,也无法令从先生在短短数月里富有到买商场出租;如果是靠打工赚的钱,也没有可能这样急剧富有;如果是从银行贷款,一个来加拿大不到一年的新移民,银行怎能给他这么好这么大额度的信用呢?
《钱从哪里来》在本地中文网站一出现,点击率随即步步跃升,并迅速被加东加西各网站转载,不少网人在阅读后一再呼吁,希望媒体记者能追踪报导这件事情,搞清楚个中细节。
带着同样的疑问,记者专门与远在温哥华的从虎臣先生取得联系,透过从先生的解说,我们终于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层层剥开。
记者(以下简称为“记”):从先生,你好,请问《环球华报》的报导你看了吗?
从虎臣(以下简称为“从”):我还没有看到他们的报导,网上的文章我也没时间看。
以前一直是《明报》的记者在跟踪,因为当年是他们率先报导的,这次《环球华报》说要跟踪报导一下,我就给他们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估计误解由此产生。
记:2004年10月你遭遇机场被盗后,是不是所有的家财都失去了?
从:是的。
是所有。
那个事情不想再提了。
记:嗯。
当时记得媒体作了报导,中侨互助会还发动大家捐赠,最后总共捐了多少钱?
从:全部捐款是四、五千元,这是从中侨转到我手上的。
记:你的朋友有帮你吗?
从:我的遭遇被媒体报导后,我在国内的一些朋友,他们知道我的事情后,曾与我联系,还有人过来看望过我,包括多伦多我的同学,他们都很关心我。
记:当时你们一家是怎样安顿下来生活的呢?
从:事情发生后不到一星期,中侨行政总裁陶太(已去世)找到“大统华”,希望他们能帮助我们,这样我太太在到达加拿大一星期后就进入了“大统华”工作,后来我也在“大统华”当兼职美工,一星期去两次,我们两夫妻有了工作,生活才能安定下来。
记:我注意到报导里说,你的时间表是以三个月为单位的,每三个月都有不同的目标。
第一个三个月是打工,倒时差,了解本地情况;第二个三个月,是运行启动装修公司的准备;第三个三个月,成立装修公司,运行自己的生意;第四个三个月,开始策划商城的启动,未来的三个月,就是把整个商城全面运作起来。
对于这个发展速度,其实不但只读者会产生疑惑,我也疑惑,从你介绍的情况来看,你的经济和工作状况并不是十分好,三个月的时间怎么能产生这么大的变化呢?起步这么快,真的有些不可思议。
从:记者可能没表达清楚,哪有这么轻松啊。
刚开始那三个月,我没有任何朋友,连路都不认识。
太太有了工作后,为了上班方便,我就从DELTA搬到温哥华来,房子也是中侨协助找的,搬家的汽车也是他们派的。
我的房东姓李,是北京来的,他有30多套房子,他看我没有工作,就说,这样吧,这幢楼的卫生就交给你做好了,你会装修,把维修工作也负责起来。
记:这样有多少收入呢?
从:每个月搞卫生清洁400元,装修就不定了,几百元到一千元不等。
记:在“大统华”工作呢?
从:也是几百元左右。
记:这个收入离你做生意搞商场有很大的一段距离啊?
从:我不知道记者是怎么写的。
其实情况是这样的,2004年圣诞节的时候,我对陶太说想自己开办装修公司,当时我是这样想的,与其天天在家等工作,不如咬咬牙,办间装修公司,因为装修这个工作,不需要多少本钱,主要是技术活儿。
我从15岁就开始做木工,17岁当铁工,在国内做过装修,我不但有技术,也有管理的经验。
陶太听说我想创业,很支持。
她跟中侨的商务机构商谈,中侨决定协助我创业,包括注册公司,连手续费都是他们帮我岀的。
去年1月,装修公司执照批了下来,开始主要是帮房东维修房子,公司就我一人,什么活儿都干,这样干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了点积蓄,我问朋友借了些钱凑成三千元买了辆二手的VAN,有了车,一切就活起来。
记:这么说,你前三个月的收入也不是那么好。
从:是。
后来中侨又介绍我到烈治文NO.3工地去,这是个商业工地,有商业仓库,有商铺,老板是个很好的人,他说你不如帮我清理车场吧,把那里的垃圾都捡起来,我知道有活干很高兴,这样捡了一段时间,我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后来他们见我勤勤恳恳,就说从先生,我们把墙面和油漆都给你干吧,这样我就开始了装修工程,到了今年的5月,我再把整修地板和卫生间的活给接了,这样公司开始请人来干。
记:5月份你的公司应该开始盈利了吧?
从:那时营业额有两万多元,但因为我要的价格低,所以利润不高。
这个建筑物有10万尺,商铺大概占了4万尺。
我这个人爱琢磨,经常提些建议给业主,包括一些前期工程的洽谈,我都尽力去协助,因此很得他们的信任。
记:《环球华报》文章里提到的“第一商品城”也在这座建筑物内吗?
从:对,是其中的一部分。
业主是个很关心新移民的人,他们给我许多的帮助。
后来我想,如果我们能通过装修,建造一些商铺,吸引一些新移民,将他们带来的资金整合起来,这样既可以为他们解决就业机会,同时对商品城的建立和发展也有好处。
我将这个设想写成计划书,他们看了我的计划书后,认为这是个双赢的机会,一方面可以帮助新移民就业,另方面可以创造一个商业品牌,他们接受了这个计划,并邀请我加入他们的团队里。
记:哦,这就是你成为“第一商品城”股东的过程?你有投入资金吗?
从:准确地说,是他们投资,让我加入管理。
记:这就清楚很多了。
就是说,你在“第一商品城”所充当的是管理者的角色,主要是发挥你的技术,还有就是你的管理经验。
从:对。
记:你在“第一商品城”的职务是什么?受薪吗?
从:我的职务是总经理助理,不受薪。
记:那你怎么维持生活呢?
从:去年五月前我还做着三份工:装修公司一份,“大统华”美工一份,还有就是捡垃圾一份,现在主要靠装修公司,公司目前请了几个人。
记:根据你介绍的情况,你的公司盈利并不好,怎么能负担起请工的费用呢?
从:我是根据接到的工作来决定请多少人的,有工作,就有能力请人。
记:从我了解到的情况,你已经买了房子,是吗?
从:对,这是所近30年的老房子,旧公寓。
记:这么说你这一年赚到了买房子的钱啦?
从:哪里?我哪有那么富有!这是我国内一位朋友,他知道我的遭遇后,为我付了个首期。
其实我现在经济状况并不是那么好,可以说是泥菩萨过河,不过有了住的地方,有了工作,生活基本上是有了保障。
记:未来有什么设想?
从:我很感谢过去,以及现在曾帮助过我的同胞,感谢中侨的陶太,还有所有关心我的朋友。
通过人生这段遭遇,我深深感受到只要大家合力齐心,拧成一股绳,可以创造岀更辉煌的奇迹。
我的设想是,“第一商品城”完成二、三期工程后,将会把工程细化,按照不同商品的性质,譬如建成若干个品牌市场,如地毯市场,小商品市场,装修材料市场等等,相信在未来二、三年来,一个名副其实的商品城将会在这块土地上诞生。
记:对于关心你的读者,你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吗?
从:还是那句话,大家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永远都不会忘,我永远铭记,寻求报答。
记:很感谢你接受我的采访,将一些问题弄清楚。
从:我也感谢你的电话,如果有时间,请来温哥华做客。
(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