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衷:“说不定就给孩子找了个对象”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歌手张明敏浑厚深沉的声音在回荡。
60个出国留学生家长坐在一起,思念着他们远在国外的孩子。
“等了一个多月,我们一直都期待着这次聚会。
”留学生家长徐女士说,孩子出国几年了,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孩子。
他们就想通过这样的活动,认识更多的留学生家长。
当然,认识了家长,就等于给国外的孩子找到一个河南老乡,让他们在国外互相照顾。
如果可能,说不定还能成就一段姻缘。
聚会正式开始后家长们热情很高,介绍自己的情况时总不忘介绍一下自己的孩子。
一位姓周的母亲在发言时,说到动情处已是泣不成声。
她说,孩子29岁了,只会研究学问,自己的终身大事从不考虑。
她不想让女儿成为人们说的“灭绝师太”,想给女儿在郑州的留学生中,物色一个年龄相仿的如意郎君。
自豪: 孩子出国后学会了“单飞”
“以前,孩子去一趟郑州的二七广场摸不回家,还报警求助警察”。
任女士女儿在韩国留学,说起变化,她脸上立刻有了灿烂笑容。
之所以要送孩子出国,任女士就是想让孩子放下依赖心理,增强自理、自立能力。
自从女儿出国后,租房要靠自己,学习结束后还要打工。
两年之后,女儿已经自立自强。
任女士认为,孩子大了,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单飞,千万不要担心孩子不行,其实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很大,关键要看父母会不会开发。
担忧: 女儿都28岁了,还没男朋友
“每次通越洋电话,我俩都为这个话题闹得不欢而散。
”
郭女士的女儿去美国5年了,一提到女儿,郭女士自豪得很。
孩子是从清华大学出的国,现在在国外读生物学博士。
”
郭女士是位中学老师,但是一提到女儿的终身大事,愁云马上笼罩了她。
女儿28岁了,连个男朋友也没有。
每次国际长途,这个话题是母女两人通话的重要内容。
最近,这个话题常常让母女俩不欢而散。
上次打电话,郭女士让女儿抓紧时间找朋友,问女儿:“你也不找男朋友,万一哪天妈妈死了怎么办?”她说,女儿一听就着急了,说:“现在你又唠叨这个事情了,以前我上学的时候,你眼里只有你自己的学生,那个时候你怎么不管我?”郭女士哭了,自己当了30年的班主任,退休前,学生一直是她生活的重心。
那个时候的确对女儿关注太少,孩子也懂事,各方面都没有让她操过心。
自己一直以为孩子理解自己的工作,可……“我是个合格的教师,但不是个合格的母亲。
”
“她不出嫁我愁上愁”。
在场的许多父母都和郭女士一样,希望借这次聚会,认识一些留学孩子的家长,“说不定,这里面有适合我女儿的人。
”
争论:究竟是孩子回来,还是我们出去?
父母们培养了一个个优秀的儿女,有激动也有辛酸。
每一次精彩的讲话结束,都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扈女士说,很少有人关心他们这个群体,孩子在国外,他们独自在家守“空巢”,除了思念还是思念。
这次借搞联谊的机会,让她一下子结识了那么多留学生家长,以后没事的时候,可以经常走动走动。
“去国外吧?一大把年纪了,语言不通,国外生活一定很孤单;不去吧?孩子在国外也不安心。
”
“我们的孩子是继续留在国外好,还是回国好?”张女士的问题让在场的留学生家长出现短暂的沉默。
张女士只有一个女儿,4年前去了加拿大,女儿在那边拿到学位也找到了工作,还准备以后留在那里,等稳定后就把父母也接过去。
张女士认为,自己和老伴都到了这个年纪,语言不通,没有朋友,到国外生活一定孤单。
但孩子却不肯回国。
“我们慢慢老了,只有一个女儿,想和她一起生活就得出国,留在国内就没有人照顾。
”这个问题让张女士头疼不已。
李女士的孩子也在国外,孩子想留在国外也让她左右为难:“现在我们操孩子的心,20年后孩子就得操我们的心。
到时候究竟是孩子回来,还是我们出去?”
李女士有次去北京,看到某大学的家属楼里,大多数人家的孩子都出国了,净剩下些老头老太太,生病了互相搀扶着,“看上去真可怜”。
现场90%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成以后回国发展,也有10%的家长认为:国外的环境更适合孩子发展,他们会尊重孩子的意愿。
说这些的时候,他们脸上仍然有淡淡的失落。
(李书衡 望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