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苹果日报李平/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於3月5日举行,选出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由於温家宝总理连任,以及新任副总理人选,都早已在去年10月的中共十七大定案,高层人事异动相信不会有意外,反而,由新任政治局常委、将出任常务副总理的李克强主推的「大部制」,成为近期海内外传媒关注的焦点。
缺经验搞合并被质疑
所谓「大部制」,又称「大部门体制」、「大部委制」,就是将国务院那些行业相关、职能相近的部委合并,组建大交通部、大农业部、大衞生部等,现有的28个部委可能裁减四分一,相关机构、事业单位更要大幅裁减。
这是胡锦涛、温家宝主政以来最大型的政府改革,而负责实施这一改革的李克强,并没有在中央政府任职的资历,对各部委的职能、人事架构并不熟悉,因此,坊间不时有人质疑,李克强的经验、威望都不足以胜任。
大部制的改革,固然有部委设计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如何提高效率等技术性问题,但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於如何克服部门利益的阻碍,直接地说,就是李克强能否克服部长们的阻碍,让他们接受新的机制?这是场豪赌,胜负也将决定李克强能否树立威信、在五年后接替退休的温家宝出任总理。
迈向总理宝座第一击
裁减四分一部委及相关机构,意味要裁减超过100位部长、副部长,任务之重堪比2005年解放军裁军20万时裁减150多位将军。李克强能否完成迈向总理宝座的第一击,取决於三个因素:
其一,胡、温撑李,尽在不言中,但胡温到底能否号令诸侯、部长,还是真的政令不出中南海?其二,铁道部、交通部、民航局在今次雪灾中的表现,频频受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炮轰,但铁道部公开捍衞现有体制,李克强能否把握机会,将这些财大势雄的部、局压缩到大交通部内?其三,公众舆论对大部制的认识和支持,能否对部长们构成足够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