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度的“天”又又又变了。
疫情的资本寒冬之下,百度在二级市场的“故事”似乎也开始走向僵局。
继阿里和字节纷纷更换高管以求节流或开源之后,百度也上演了一出“大换高管”的好戏。
5月5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内部公开发送高管轮岗任职的邮件,将原来分管百度移动的VP沈抖调任ACG事业群,分管百度云和网盘。
掌管百度“钱袋子”的MEG事业群转交给了金融出身的战投部门的何俊杰,而原来百度云的负责人王海峰则取消ACG的兼任,只担任CTO。
从职位本身来看,沈抖从分管百度移动,与AIG平行的MEG事业群调任分管AIG下一层级的ACG事业群,颇有些被“降职”的意味。
毕竟,过去沈抖主管的MEG事业群,旗下可是有着公司的拳头产品百度App。
而沈抖本人,过去在百度内部的地位可不低,甚至曾经一度被视为创始人李彦宏的“接班人”,和蒋凡在阿里的“太子”地位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沈抖在3年前接管百度移动的MEG事业群时,更是雄心勃勃想要以百度App为核心流量入口,通过信息流和搜索覆盖智能小程序、托管界面和百家号三个子模块,像腾讯和阿里一样打造一个百度移动的生态商业版图。
这在2019年微信小程序尚未火热的时间节点上,确实可谓是抓住了一波先机。
然而,回归到今天2022年,不仅百度小程序没有打过微信小程序,就连百度搜索的地位也在不断被今日头条挑战。
字节、美团、滴滴和拼多多等互联网新秀已经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曾经的互联网超级大厂百度却似乎还没有找到自己在新时代中的位置。
公司管理层变动往往是组织架构变革及业务战略调整的“信号”。
随着沈抖调离MEG转接ACG,似乎也在宣告着过去3年百度生态变革的无疾而终。
昔日“太子”沈抖为何会被“降职”?
百度为何屡次更换高管,却依然从超级大厂不可避免地走向败落?
一切还要从十年前“最后的巅峰”开始寻找答案。
2
时间回转到十年前,沈抖初加入百度的2012年,此时的百度是互联网行业的超级大厂,位列“BAT”之首。
作为老牌搜索大厂,一直以技术为驱动的百度从2005年上市开始,围绕着PC时代互联网需求的高涨,不断扩张出涵盖地图、视频等热门赛道产品在内的多条业务线,可谓是称霸PC端。
到了2010年,唯一能够在搜索领域与百度一决高下的谷歌退出中国市场,百度的霸主地位再无可撼动,中文搜索进入了“百度时代”。
在百度称霸中文时,沈抖也没闲着,在广告搜索算法领域里“发光发热”。
自港科大博士毕业后,沈抖加入了微软专精于广告研发搜索等算法技术的软件实验室AdCenter,从事信息检索相关的研究工作,3年间获得金星奖2次,项目专利无数。
随后更是创办了社交舆情分析监控平台公司Buzzlabs,综合收集社交门户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反馈。
在2011年,随着Buzzlabs被美国头部广告公司CityGrid Media收购,沈抖一同前往收购方担任高级技术总监,针对广告和内容分发系统进行了核心算法的研发升级。
也正是受益于前期广告搜索算法研发经验的积累,2012年加入百度的沈抖直接担任研发部总监,负责广告投放整合系统BES的研发,其主要应用场景正是其后来分管事业群拳头产品——百度搜索的前身。
搜索作为百度的主要变现工具,在百度内部的超然地位自是毋庸置疑的。
而作为搜索产品变现主要途径的广告投放算法的负责人,沈抖在百度搜索变现上做出的贡献也是不容小觑。
毕竟,沈抖工作的本质,就是让广告商投放的产品能够精准触达需求人群。
换言之,沈抖可以说是百度集团里最懂如何满足金主需求的一批人。
乘着搜索和广告变现的东风,沈抖在公司内一路晋升。
只用了7年,沈抖就在百度“多连跳”,完成了从总监到研发负责人再到副总裁的多级晋升。
2019年,伴随着向海龙离开的离开,沈抖更是荣登“太子”宝座,成功升任高级副总裁,属实是吃到了搜索算法变现红利的人生赢家。
3
然而,虽然沈抖意气风发,但是百度却在技术的变迁中一次又一次与时代红利擦肩而过。
十年前,百度的市值可以与腾讯比肩,在技术水平上更胜腾讯一筹。
十年后,在腾讯布局生态圈一路高歌凯奏不断扩张之时,百度的市值却停滞不前,仅为腾讯的十分之一。
站在2022年的当下,提起阿里,你可以想到淘宝和天猫,以及支撑电商业务版图的支付宝和菜鸟。
提起腾讯,你可以想到QQ、微信,以及两大社交软件作为流量入口支撑的海量小程序和应用场景——QQ音乐、QQ邮箱、腾讯视频、腾讯游戏、腾讯电竞……
提起百度,除了被无数人吐槽过下载速度缓慢的百度网盘、被高德不断挤压生存空间的百度地图和被今日头条不断挑战地位的百度App以外,似乎再无其他让人耳熟能详的明星产品。
百度面临的不仅是明星产品数量过少的问题,还有产品间缺乏联动性带来的弱企业壁垒,而后者对一个重网络效应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阿里商业版图的布局在于线上线下新零售的联动,你可能不会用淘宝和天猫购物,但一定会用支付宝支付;你可能选择用微信支付不用支付宝买单,但一定会用菜鸟收快递;你可能不会用菜鸟收快递,但可能会用饿了么点外卖,或是有一天走入了一家盒马生鲜超市……
这些用电商和支付系统串联起来的生活场景,让用户避无可避地使用阿里的产品,创造了巨大的流量。
流量不死,企业就永远有生存的可能。
腾讯亦是如此,QQ和微信基本覆盖了国人的社交需求,而海量小程序、视频、游戏、音乐等应用场景更是进一步占据了用户的上网时间,进一步减少了用户接触其他流量平台的可能性。
而时至今日,百度的头部产品网盘、地图、百度App本身显然都已不再具备成为用户在上网时绕不开的产品的可能性。
在存储、出行和搜索领域,用户都有其他产品可以作为Plan-B。
这也是本次百度大换高管,将沈抖调离百度移动MEG事业群的核心原因。
毕竟,作为负责百度移动的高级副总裁,沈抖的规划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不同于PC传统互联网时代人们必须以网页作为搜索信息的入口,时至今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远不止网页本身。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端App市场的不断扩充,百度搜索霸主地位终究难掩流量不断流失的败局。
当时代抛弃你时,甚至不会跟你说一声再见。
4
从当下来看,面对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百度已然处于困局之中。
但实际上,在过去的十年里,百度从未坐以待毙,相反的是,百度高层变动频频,屡换高管探索企业未来的战略发展之路。
在沈抖荣登“太子”之位前,百度已经满怀希望地扶持过多位“太子”。
早在2013年,百度贴吧的首任产品经理,年仅29岁就担任百度副总裁的李明远就曾屡屡代表百度在各种互联网大会上阐述百度的战略规划。
李彦宏更是曾公开表示“李明远是百度自己培养出来的年轻管理者”,“亲口”承认了李明远在百度的“太子”地位。
然而,在2016年年底,李明远因涉“经济问题”主动引咎辞职,黯然“退位”。
作为曾经带领百度大客户部走向辉煌的高管,曾良也曾被寄予厚望,负责流量产品百度糯米,然而终究不抵大众点评的美团合并,战无可战的曾良因此错过“百度太子”的交椅。
2017年年初,李彦宏亲自从硅谷请回陆奇,并给了陆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地位——陆奇负责管理百度所有的业务群组,仅需向CEO李彦宏本人汇报,即使百度公司总监及以上级别的高管会议也是由陆奇主持,李彦宏本人仅负责列席旁听。
然而,陆奇的“摄政王”任职仅持续了486天,其推动的All in AI也中路折戟。
而在陆奇离职后不久,大量的百度高管也先后离开百度,其中更是有不少元老,比如曾经被视为公司“二把手”的向海龙、百度技术战略委员会主席王劲。
伴随着百度屡换高管的,是公司业务一轮又一轮的冲刺与半途而废,和为了探索新业务方向而不断被消耗的巨款。
最明显的,是为追赶移动互联网浪潮而斥19亿美金收购,但最终石沉大海的91手机助手。
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一直没有找准自己定位的百度确实在不断尝试自己的新方向,然而每一次都受限于或外部或内部的原因,浅尝辄止,屡败屡变,屡变屡败。
5
从传统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面临时代变革的不止百度一家,但BAT里掉队的,似乎只有百度一个。
4G兴起之后,阿里和腾讯都积极转型移动端,淘宝在张勇的带领下开创了双十一购物节,收割了一波波流量。
而百度,丝毫没有亮眼成绩。
那么,同经历技术变革,为什么屡屡换赛道不断试错的百度却始终停滞不前?
要知道,百度也曾涉猎过不少热门赛道,诸如模仿新浪微博的产品“百度说吧”,进军电商业务的“有啊”,仿照大众点评的产品“百度身边”……
然而,虽然曾经摸到过多个机会点,但在决策层快速变现的要求之下,新产品基本很少支撑一年以上,就连李明远亲自带队的“有啊”在百度的孵化期也没有超过2年。
新业务线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
公司追求快速产出变现的基因之下,新项目得不到足够的孵化期,长期发展战略也就无从谈起。
在技术出身的李彦宏的带领下,百度其实不缺技术能力,即使经历了十年败落,有着技术基因的百度,其AI和算法的水平依然在行业里处于领先地位。
然而,如何突破技术思维,认真打磨一款产品而不是单纯关注快速变现,是百度需要思考的。
高管变动频频的背后,其实还是百度对变现路径的焦虑。
赚惯了广告快钱的百度,或许还需要时间才能真正沉下心来,去迎接新的市场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