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份文件上,李鸿章将“李鸿章”三个字签成了“肃”字的模样,这三个字挤在一起,即虚弱无力,又辛酸悲苦。
晚清重臣李鸿章,以其风云变幻的一生成为晚清时期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本书透射李鸿章的内心世界,写他的宏图大志、精明狡猾,写他的委曲求全、铁腕毒辣,写他的风光得意、孤独脆弱;把一个时代的推动者,也是一个时代最大绊脚石的人生传奇写得酣畅淋漓。
这不仅仅是一部传记,更是将李鸿章作为一个符号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
锲而不舍,力促铁路在中国修建
在晚清历史上,中国机械制造,近代的采煤、铁路、电报、轮船运输、纺织等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及信息企业,无一不与李鸿章的推动、支持有关。
他所面临的,是资金的匮乏、人才的匮乏,在陌生事物面前的判断力,各种各样的阻碍以及整个知识体系所面临的软肋。
李鸿章修铁路的事情,可以说明洋务运动的艰难,也可以说明李鸿章的苦心孤诣以及坚忍不拔。
从某种程度上说,铁路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交通的范畴,它是人类改变生活观念的一个标志,是集人类想像力、创造力和挑战自然雄心为一体的里程碑。
早在1863年,正和太平军打仗的李鸿章就收到上海27家英法洋行老板的联名信,第一次提出要在上海和苏州之间修建铁路,洋人们说,如果修成这段铁路,清军可以利用它攻打太平军。
李鸿章把这个建议报告给了朝廷,朝廷根本就不予答复。
但李鸿章一直锲而不舍,1874年清廷组织著名的海防大讨论时,李鸿章再次提出要修建铁路,那本著名的《筹议海防折》中,李鸿章就曾阐述了应该修铁路的理由。
见朝廷一直无声无息,只好阳奉阴违,准备在唐山的煤矿区修一条十来里长的铁路。
就这条短短的铁路,也费了李鸿章九牛二虎之力。
1881年6月9日,这条十多里长的铁路终于完工了。
这一天,也是英国火车发明人乔治·史蒂芬的百岁诞辰。
李鸿章特地选定这一天来剪彩,真是用心良苦。
很快,流言蜚语来了,说火车行驶震动东陵,而且喷出的黑烟有伤庄稼。
结果朝廷下令,禁止使用火车头,运煤的车皮再次被驴马替代———中国第一条铁轨上出现了咄咄怪事,一大群驴拉着重重的车厢在铁轨上奔跑。
这一耽误,又是好几年过去了。
1880年,李鸿章的老部下刘铭传就任台湾第一任巡抚。
在任上,刘铭传上了一道《请筹造铁路折》,要求在台湾以及国内大兴铁路。
刘铭传的奏折,是李鸿章的授意。
这在清廷中重新激起轩然大波———赞成修铁路的主要是各地的封疆大臣,比如李鸿章、刘坤一、左宗棠等;反对势力主要来自朝中官员,尤其是满族官员。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鸿章来到了京城,面见慈禧时,李鸿章送了慈禧一件“小玩意”———在慈禧所住的北、中、南海,建一条小小的铁路,由法国商人全额赞助。
李鸿章真是用心良苦,这样的行为,实际上是对于朝廷决策者的一次铁路交通的启蒙教育。
不久,一条长1500米的微型铁路落成了,慈禧太后和大臣坐上了6节车厢的小火车,火车晃晃悠悠地在园内绕了一个大圈,比乘马车坐轿子更稳健快捷。
经过这一次切身体验,慈禧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5个月之后,清廷终于发布第一个关于兴办铁路的正式文件。
这一年,距李鸿章首次上书倡导修建铁路,整整过了14年。
在这14年中,李鸿章锲而不舍,力促铁路在中国的实施。
这样的耐心和执著不由让人叹息。
甲午战争失利,无奈出使日本
1894年8月1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
李鸿章被任命为清军的最高统帅。
战争从一开始就朝着李鸿章最不愿看到的局面直转而下。
那段时间,李鸿章不时地听到传来一个又一个晴天霹雳。
这种莫名其妙的溃败方式,让李鸿章比谁都苦涩,比谁都委屈,也比谁都愤懑。
他的朋友吴汝纶曾经回忆说:“平壤之败,李相国痛哭流涕,彻夜不寐……及旅顺失守,愤不欲生。
”
朝廷向日本提出了议和的倡议。
输光了的李鸿章愧于与日本人面对面,当恭亲王试探着让李鸿章前去日本议和时,李鸿章选定的人物,是在天津海关工作二十余年、对李鸿章忠心耿耿的德国人德璀琳。
在节节胜利的情况下,日本当然不想立即收兵,他们想占领东三省部分领土,以此来逼迫清国做出更大的让步。
更何况,中国政府此时派来的是一名洋人,很可能是来打探虚实的。
德璀琳灰溜溜地回到中国。
1895年2月1日,清政府又派张荫桓和邵友濂二人赴日,第二天,双方互换国书。
伊藤博文发现张荫桓和邵友濂所携带的国书文字中有“一切事件,电达总理衙门转奏裁决”内容,认定二人授权不足,拒绝与他们谈判。
伊藤博文问伍廷芳:“你方为什么不派遣重臣来呢?请问恭亲王为什么不能来敝国?”伍廷芳答道:“恭亲王位高权重,无法走开。
”“那么李鸿章中堂大人可以主持议和,贵国怎么不派他来?”伍廷芳随之反问:“我今天是和您闲谈,那我顺便问问,如果李中堂奉命前来议和,贵国愿意订约吗?”伊藤博文自然能够听出伍廷芳的弦外之音,回答得也是滴水不漏:“如果中堂前来,我国自然乐意接待,但还是符合国际惯例,必须拥有全权。
”
就在这次谈话前后,日军取得威海卫战役的胜利,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清政府失去了与日本人讨价还价的最后筹码,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1895 年2月22日,李鸿章奉旨进京。
此时,日本人再次向清政府表示,如果要和谈,不仅要清政府赔款和承认朝鲜独立,而且要求割地!慈禧气急败坏,借口肝气发作,对于议和一事,不愿表态,只是王顾左右而言他。
满朝大臣,一片义愤填膺,但具体到如何解决问题,一个个束手无策,并且,谁都不愿意背上遗臭万年的罪名,去接这个烫手山芋。
李鸿章自然也不愿意。
经办外交多年,李鸿章早尝够了“卖国贼”的滋味,所以,他一定要得到清政府的全权授权,才肯出使日本。
李鸿章为了寻求支持,确切了解各国列强的态度,再次奔走于各国使馆。
只可惜此时各国要么已与日本沆瀣一气,要么暗中打着自己的“小九九”,准备坐收渔翁之利。
李鸿章的求助行动并没有结果。
3月4日,光绪正式发出了全权证书,宣布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予以署名画押权。
14日,李鸿章等人启程直奔日本马关。
春帆楼被刺,“此血可以报国矣!”
在马关,李鸿章经历了人生当中最耻辱的时光。
当李鸿章在半个多月后带着枪伤以及耻辱离开这块土地时,他曾发誓决不踏入这块土地,并陷入了长久的孤独和愤懑之中。
对于个人所发的誓言,李鸿章做到了———一年之后,当李鸿章环游欧洲列国再次途经日本换船时,李鸿章死活也不肯上岸,只是在两船之间搭一个木板,然后在别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了过去。
李鸿章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表达着他的愤懑。
这样的誓言,看起来坚固无比,实际上却是那样的单薄脆弱。
1895年3月20日午后2时半,李鸿章一行登上马关议和之地春帆楼。
春帆楼上,放着一长方形会议桌,旁边,摆放着十多把椅子。
日方还特别在李鸿章的座位边安置了一只痰盂,大约是有意无意地提醒着大家,这位清国全权大臣已值暮年,垂垂老矣。
中日两国代表唇枪舌剑,谈判僵持不下。
恰在此时,一桩突发事件改变了谈判的进程。
3月24日下午4时,中日第三轮谈判结束后,满腹心事的李鸿章步出春帆楼,乘轿车返回驿馆。
谁知,就在李鸿章乘坐的汽车快到驿馆时,人群中突然窜出一名日本男子,在卫兵未及反应之时,朝李鸿章脸上就是一枪。
李鸿章左颊中弹,血染官服,倒在血泊之中。
过了一会,李鸿章苏醒过来。
李鸿章毕竟经历过大风大浪,面对此突发事件,异常镇静,除了安慰随行外,不忘叮嘱随员将换下来的血衣保存下来,不要洗掉血迹。
面对斑斑血迹的官服, 73岁的李鸿章算是找到了一点安慰,他一声长叹:“此血可以报国矣!”
李鸿章的伤口在左眼下一寸的位置。
子弹虽然留在了体内,但并没有伤到眼睛。
4月10日,李鸿章伤势稍好转之后,中日双方又就甲午战争展开第五次谈判。
中国的和约修正案送达日方。
由于李鸿章的伤势渐愈,亲自参加了会议。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
国人声讨:“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1901年,李鸿章78岁。
这一年,是李鸿章生命的最后一年。
李鸿章的话变得越来越少,他经常一个人坐在有假山的院落里,看着不远处的白云苍狗,独自发呆;有时候,他甚至像一条刚上岸的鱼一样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入侵,大清国宣布与各国进入战争状态。
李鸿章在南方得知这一消息之后,老泪纵横,用手杖触地:“内乱如何得止?如何得止?”李鸿章的悲伤让在场的官员动容失色,他们从未见过冷静铁血的李鸿章在情绪上会失去控制。
即使是在最伤痛最悲凉的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也只是无声泪下。
朝廷的电报一封接一封地到达南方,要求各省封疆大臣率兵北上共同灭洋。
朝廷下诏,将李鸿章由两广总督重新调任为大清国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职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慈禧的一纸任命是:“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
”
1900年7月17日,77岁的李鸿章在广州登船准备北上了。
李鸿章颤巍巍地在贴身侍卫的搀扶下走过跳板,然后在甲板上的藤椅上坐了下来。
所有的官员都静静地等候着他发布开船的命令,但李鸿章许久都没有开口,他只是闭着眼睛坐在那儿一动不动,仿佛睡着一般。
1900年8月15日,大清国都城沦陷,政府和朝廷逃亡。
9月29日,李鸿章到达天津。
李鸿章专程去了一下他曾经执政达二十多年的直隶衙门。
此时此刻,北洋大臣的办公地已是破败不堪,李鸿章蹒跚着步子,察看着废墟中的一切,内心沉痛无比。
10月11日,李鸿章到达北京。
由于心理压力巨大,李鸿章终于病倒了,他在拜会英、德公使后回贤良寺的路上受了风寒,一病不起,故作拖延以“漫天要价”的联军沉不住气了,他们唯恐朝廷再也没人来收拾这个烂摊子,一个耗尽“中国财力兵力”的“议和大纲”终于出笼。
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和庆亲王在“议和大纲”上签字。
国人声讨又起: “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签订《辛丑条约》,悲恸吐血
李鸿章已经开始咳血了。
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李鸿章想尽快地结束谈判,谈判结束的直接标志是联军撤出京城和皇室朝廷回京。
可是,“议和大纲”签字后,联军并没有撤军的迹象。
各国的态度是:必须把赔款的数额定下来。
此时的李鸿章已经没有力气与洋人争来争去了,他吐血已经吐到了“濒危”的程度,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李鸿章已没有精力面对面与洋人再论长短了。
李鸿章躺在病榻之上,指挥着下级官员把损失降到最低点———从一开始提出的10亿两白银降到4亿5000万两,分 39年还清,年息4厘;4亿5000万两,是对4亿5000万中国人所定的数字,“人均一两,以示侮辱”。
李鸿章接受了这个侮辱。
1901 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份文件上,李鸿章将“李鸿章”三个字签成了 “肃”字的模样,这三个字挤在一起,即虚弱无力,又辛酸悲苦。
很明显,李鸿章在此时想的是以自己在朝廷受封的身份“肃毅伯”来落下这个耻辱的款。
悲恸欲绝的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再一次大口大口地吐血。
医生诊断为:胃血管破裂。
李鸿章在病榻上上奏朝廷:
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
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
无法想像就要离世的李鸿章在写下“必多一次吃亏”这几个字时会是什么心情。
李鸿章毕生致力的“外修和好,内图富强”的愿望,到了生命的边缘阶段,算是彻底碎如齑粉了。
1901 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北京贤良寺魂飞魄散。
死之前,已经穿上寿衣卧于病榻上的李鸿章忽然睁大眼睛,嘴唇喃喃颤动,两行清泪缓缓滚出。
匆忙赶来的老部下周馥痛哭道:“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经手未了事,我辈可以办了,请放心去罢!”李鸿章“忽目张口动,欲语泪流”。
周馥“以手抹其目,且抹且呼”,其目遂瞑,须臾气绝。
终年78岁。
消息传来,慈禧的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感叹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