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读到一篇文章说,一位中国女士在美国做住院医时,由于她语言能力不过关,不幸被美国医院踢出大门。文章作者接着分析说,这个事件大概和种族歧视有关。
歧视?值得深思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说到美国的歧视,这是一个巨大的话题。与此话题有关的文章,一定是铺天盖地。虽然在美国所有的招工广告中,都会提到招工单位不会因为年龄、种族、性别等因素歧视申请者。可是,说归说,做归做,形形色色的歧视还是存在的。即便是美国人,也有被歧视的可能。比如,一个走路都费劲的黑人大胖子去申请工作,如果他和一个体态匀称的白人申请同一份工作,谁会被最终录取,就很值得人关注。
美国医院里的华人住院医有被解雇的吗?当然有。这和歧视华人有关吗?这很难说。我认识一位华人女子,年近50岁时她终于做上了美国住院医。她本以为挤进了医生这个行业,终会苦尽甜来。遗憾的是,在第一年的工作总结时,她就因语言能力不佳被清理出局。生气、惋惜、不解,各种各样的疑惑让这位女医生一筹莫展。愤怒中,她也想打歧视这张牌说事,可她自己心里底气又不足。为什么呢?和她一同做住院医的其他几位中国人,都稳稳当当地继续留在医院里,只有她被开除了。如果说医院歧视中国人,这个论点是不成立的。无奈,这位女士只好重新打鼓另开张,到另外一家医院再去谋职。
对华人就业者的语言能力持怀疑态度,而对华人百般挑剔的美国人是大有人在的。但这种不友好的态度,是否属于歧视之列,很值得深思。
从孙老师到孙校长
我最近采访美国马里兰州唯一的华裔小学校长孙凤仪女士时得知,多年前,在她申请第一份工作时,雇主就对她提出了一个非常苛刻而不友好的问题:“你是外国人,你怎么能保证可以教好语言能力需要改进的美国孩子呢?”孙女士当时申请的工作是语言病理老师的职位,这份工作是专门对付发音有问题的美国孩子的。就如同让美国人用汉语纠正中国孩子发音一样,孙女士当时遇到的挑战确实不小。结果呢,孙女士不仅最终胜任了这份工作,还越做越好。她的语言能力和管理能力终于折服了当年对她苛求的上司,在她担任语言老师期间,学校不仅推荐孙女士去攻读教育管理博士学位,还让她参与学校的一些管理工作。经过几年的知识装备后,孙老师最终变成了孙校长。
我在与孙校长做面对面的交谈时,这位22岁移民来美国的台湾名校毕业生提醒教育专业的留学生们,一定要好好修炼自己的语言能力。除此之外,她还建议,留学生们要尽量和美国同学或者美国房东增加交流机会,以便最大程度地了解美国文化。
以美国学校为例,语言障碍除了和语言能力有关,也和移民的知识背景有关。我在美国做助教时,就遇到过一件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十几年前,我在给美国大学生上生物课时,为了让学生详细了解离子浓度的具体概念,我用PH=4,那氢离子浓度等于多少这个问题,向美国学生提问。这么简单的问题,中国的初中生都会吧。可惜,在我教的那帮美国大一学生里,居然没有一个人能答上来。我的解释,他们听不懂。他们的无动于衷,也让我糊涂。课后,当我和学生们交谈时,我才知道,他们在中学根本就没学过这种教法。鸡同鸭讲,交流障碍将不可避免。他们是否会因此对我有偏见甚至是歧视我,我不得而知。
拿到避免歧视的门票
其实,不论是美国医生还是美国老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面对的都是活生生的美国人。和人直接打交道的职业,具备高超的语言能力是对就职者的基本要求。所以,在这样的职业中,华人移民为了减少被歧视的可能,一定要从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入手。想象一下,假如一位外国医生连说话都结结巴巴,美国病人该怎么信任他?美国院长该怎么提拔他?
当然,被美国人歧视,也有和语言能力无关的例子。笔者的老公在美国是医生,他也经历过类似的歧视事件。有一次,一位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国老兵患者,对中国医生持有特别不友好的态度。他不仅刻意回避中国医生,还骂骂咧咧地说他根本就不信任中国医生。这样的例子比较罕见,也很极端。这里所谓的歧视,和美国病人过去的生活经历紧密相关,而和外国医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幷没有太大的关联。
其实,在美国,形形色色的歧视就像空气一样,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却是无处不在的。想象一下,假如没有了歧视,这世界就变得太不真实了。
作为外国移民,如何摆脱被人歧视的窘境,却是个一言难尽的话题。笔者认为,对外国移民来说,尽快克服语言障碍,尽量多了解主流社会的文化,一定是避免歧视融入这个社会的第一张门票。
美国劳工部部长赵小兰女士曾经说过一段话:“在美国如果你做错一件事情,不用太担心,可以继续向前进。”身为外国移民,我们的英文能力不如讲母语的美国人,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实,而不是我们的错误。按照赵小兰的说法,即便做错事在美国都有弥补的可能,那暂时的语言障碍绝对不至于把我们击倒。有她这句话给美国华人打气,不管我们在异国是如何地跌跌撞撞,我们总归可以继续前行,直至进入那种无往不胜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