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第三届安省大专国语辩论季军赛和决赛

文章发布时间:March 29, 2008

环球时报环球网讯 希腊当地时间3月24日上午,神圣而庄严的奥运圣火采集仪式在希腊古奥林匹克遗址举行,就在仪式进行的过程中,3名“记者无疆界组织”成员举着黑色横幅冲向主席台,抗议所谓的中国人权问题。对于这件事,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周方银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这些人就是希望在他们认为“最佳”的时机,以最小的代价来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其实质是用破坏性的,而不是建设性的方式来追求所谓的“促进中国人权、新闻自由”的目的。

“我们数周前就计划采取行动”

那天上午,在圣火采集仪式进行了约十几分钟后,正当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向在场来宾和听众发表致辞时,一名男子突然冲向主席台,展开一个黑色的横幅。与此同时,显然是与他同伙的另外两人也在听众中亮出了相同的横幅。但他们随即就被在场的希腊警察带离现场,仪式照常进行。

据记者了解,第一个拿着横幅冲向主席台的男子名叫让-弗朗索瓦∙尤里亚,是“记者无疆界组织”的发言人。他与另外两名同是该组织成员的抗议者被 希腊警方拘留了10个小时,然后送交检查部门,受到“行为不端”的司法指控,但在缴纳保释金后获得释放。事后,尤里亚接受了德国之声的专访,在采访中他明 确表示:“我们数周前就计划采取这一行动”。 因为他们都持有圣火采集仪式的记者证,所以能通过由众多安保人员组成的严密警戒线。不仅如此,尤里亚还透露,他们将继续抗议下去。他说:“我们想利用点火 仪式安排许多活动,传递更多信息。现在奥运之火将在全世界途经许多城市,我们希望,这一路上将有许多示威活动。今后10天,奥运之火将到伦敦和巴黎,也许 这将是我们的采取下一步的地点。”

为吸引公众目光不择手段

这3名“记者无疆界组织”成员显然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公众的注意力。美国《华尔街日报》在报道这件事时就评论说:“北京曾希望历时130天的 全球奥运火炬接力活动将激发人们对奥运会的热情。然而,抗议者把火炬接力当作是吸引公众目光的绝好机会,希望借此引起外界对西藏和达尔富尔等问题的关 注。”更有报道说,甚至在圣火采集仪式开始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接受一家法国报纸的采访时,就曾有一名抗议者闯进去,要求国际奥委会将拉萨和珠峰从火炬 传递路线中除去。

“这几个人的所作所为破坏了采火仪式的神圣性,希腊人民对此感到反感。”发生这件事后,希腊新闻部的一位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而希腊籍 的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尼科劳更是指责说:“令我感到愤怒的是这些家伙对他们所在之处毫无尊敬之意,这件事情太不光彩了。”国际奥委会2008年奥运会协调委 员会副主席高斯帕也表示:“奥运会象征着最杰出的体育表现,象征着和平和友谊。尽管有人试图进行诋毁和破坏,我们还是希望奥运火炬能够作为奥运精神和奥运 理念的象征顺利完成传递。”

专家:除了破坏,他们什么也没做

“什么样的做法才算是真正地推进中国发展、帮助中国进步?当然是那些建设性的做法。”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周方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 时说,“记者无疆界组织这些成员的这种做法显然是破坏性的,而不是建设性的,他们不计后果,不承认任何责任。也就是说,除了把事情弄遭,他们什么也没 做。”周方银指出,这些人就是要在他们认为“最佳”的时机,以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这种做法“成本收益不对称”的特点对这些人有着巨大的吸引 力,这也注定了在北京奥运之前以及期间这类事情还会时有发生。

但周方银也表示,事实上中国没必要太在意这3位记者“闹场”的事件。一方面,这3位记者并不能代表所有西方记者,这样做也不表示整个西方民众就 认可他们的做法。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外界关注的目光越来越多,这类“很负面”的事情还会时有发生,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努力发出自己声音的 同时,也要学会以平常心来看待这样的事情。

奥运圣火仪式闹事者声称数周前便策划行动

一名“记者无疆界组织”成员在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发表讲话时打开横幅“闹场”。

奥运圣火仪式闹事者声称数周前便策划行动

闹事者被希腊警察制服,并被带离现场,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继续沉稳庄严地发表讲话。

周方银最后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稍微降低对北京奥运的期望值呢?不要指望把这场赛事办得完美无暇,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能 成功地把这样世界级的体育赛事办下来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从奥运历史来看,哪一次没有或多或少地出现过不同程度的‘闹场’事件呢?中国能主动承 认、暴露自己的‘不足’反而能获得更多的理解。也更能以坦然的心态去迎接奥运所带来的各种挑战

Picture of guangtou1

guangtou1

Leave a Replay

订阅光头日记
推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