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中国因素制造资本概念,“吃下”中国市场的庞大需求,然后转手向欧美市场融资进行矿山开发,开采的矿石则卖到中国收获暴利。这一精妙的“空手道”正是FMG成功的秘诀。
FMG是谁?它是怎样在短短5年间,从没有一块矿石,飞速成长为澳大利亚第三大矿业巨头?
充分利用中国因素制造资本概念,“吃下”中国市场的庞大需求,然后转手向欧美市场融资进行矿山开发,开采的矿石则卖到中国收获暴利。这一精妙的“空手道”正是其成功的秘诀。不懂汉语的FMG董事长安德鲁·弗利斯特,绝对是一个因成功利用“中国机会”而晋身澳大利亚首富的精明商人。
有关中资钢铁企业入股澳大利亚福特斯克金属集团(FMG)的传闻,并没有什么悬念,因为FMG就是一家应中国需求而生的企业,它生产的铁矿石100%运往中国,其执行董事史贵祥曾表示,“中国市场是我们存在的理由,没有中国的增长,就没有FMG。”
“中国订单”催生铁矿巨头
2003 年,安德鲁-弗利斯特以840万澳元收购了澳大利亚联合矿业加工公司47%的股份,并更名为福特斯克金属集团(FMG),然后提出了总投资18.5亿澳元、预定年产量4500万吨铁矿石的皮尔巴拉(Pilbara)铁矿和基础设施项目。这是安德鲁·弗利斯特第二次涉足实业投资,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他成立了一家名为阿纳康达镍业的公司,并向股东们给出了极高的预期,不过当他的“支票”没有兑现时,他被大股东一脚踢开。在这之前,他是一名骑着豪华摩托车出入并以收费高闻名的股票经纪人。
当时FMG全部市价不足2000万澳元,要撬动18.5亿澳元的投资项目,安德鲁·弗利斯特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找到投资人,不过,在找到投资人之前,他先找到了铁矿的买家。
安德鲁向中国各大钢企描绘FMG的美好未来,在铁矿石紧俏的大背景下,游说取得了良好效果。
2004 年10月,FMG宣布与河北文丰钢铁有限公司签署长期购货合同,约定在20年内FMG每年向文丰钢铁出售200万吨铁矿石,为此文丰钢铁向FMG支付了 1000万澳元的预付款。同月,FMG又与江苏丰立集团、江西萍乡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签署长期供货合同,合同同样规定中方企业需要提前预付大笔款项。
2005 年10月FMG和4家中国钢厂签订了750万吨铁矿石销售合同,11月和6家中国钢铁厂签订800万吨铁矿石销售协议,12月,FMG公司又向5家钢厂出售了500万吨铁矿石。在2006年3月FMG再次向6家中国钢厂签订了640万吨的销售协议,随后又向中国企业出售了300万吨。截至目前,FMG已经和35家中国钢铁企业签订了10年的供货合同。
至2006年7月,FMG把4500万吨的年产量,已经卖掉了88%。但直到2年后的2008年5月,FMG才挖出第一块铁矿石。
“中国需求”决定FMG未来
把那些尚未挖出来的铁矿石卖得七七八八之后,2006年7月,FMG的股价已经上涨到9澳元左右,而在2004年初,FMG股价不到0.1澳元。造成这惊人涨幅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2005年世界铁矿石价格突涨71.5%。在“中国需求”使FMG的长期订单异常值钱,FMG股价一路走高,2007年12月 21日达到历史高点62.86澳元(按照拆股前折合计算)。
2008年3月,在中国概念的支撑下,安德鲁?弗利斯特,这个从小在与世隔绝的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的农场中,放牧牛羊长大的男孩,以94.1亿澳元个人身家坐上2007年澳大利亚富豪头把交椅,这也是澳大利亚25年的评比历史上最高财富,而那时FMG还没有挖出第一块铁矿石。
自2008年5月向中国运出第一船铁矿后,FMG的股价继续上升,2008年6月份总市值358.32亿澳元,安德鲁的个人财富也上升到128.95亿澳元(持股36%)。
事实上,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FMG的处境变得异常艰难,原先的那种利用中国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强烈需求“卖期货”,再用手中的中国订单向欧美市场融资进行矿山开发的策略已失效。
今年一季度国内市场上的巴西现货矿价格同比跌幅超过40%,FMG的“期货”对中国企业吸引力日益降低,而欧美市场上资金紧张的局面限制了FMG再次融资的可能。对于现金的需求是如此强烈,FMG才会接受折价入股的条件—华菱入股FMG为每股2.37澳元,比当时市价折让了16%。